“哼,总是想着自身的安危,那样就不用做什么事情了。”
龚鼎孳的鄙视,让吴昌时的脸色变化了,他准备站起身来反驳龚鼎孳。
张溥挥挥手,跟着开口了。
“不要争论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张采和杨彝都很着急,他们在凤阳和扬州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有些难以稳控局面,希望我们能够想到好的办法,解决目前被动的状况,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才提出来这等建议的,甘大人的确有些畏首畏尾,也不知道想些什么,依照我如今的判断,淮北依旧是被郑勋睿掌控的。”
吴昌时看了看张溥和龚鼎孳,脸上的神情再次变得淡漠,或许他已经察觉到了郑勋睿的厉害,打算从长计议的,可惜张溥沉不住气,来到淮北的时间不长,就想着要动手了,甘学阔态度消极肯定是有原因的,至少众人需要知晓其中的原因,就连身为漕运总督的甘学阔都没有想着马上动手,其余人贸然动手,会不会让淮北变得动荡起来。
吴昌时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其实五人之中,他的心机是最为深沉的。
看见吴昌时不继续开口,张溥做总结了。
“这个办法我看可行,明日我给甘大人禀报,不管甘大人是不是支持,我们都是要这样做的,我们到淮北来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什么都不做,让失态继续恶化下去,那我们就辜负了皇上的重托,也无法给钱士升大人和侯询大人交代。”
看见张溥做出最后的决定,龚鼎孳的脸上带着舒心的微笑,吴昌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发难
春假刚过,理漕参政张溥便提出来漕运的事宜,这让漕运总督甘学阔有些吃惊,其实甘学阔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皇上和朝廷已经决定要彻底剿灭流寇,大军已经铺开架势,这样的时刻,漕运必须要畅通,偏偏北方遭遇到了灾荒,本来这些年都是灾荒连连,朝廷之中的大人都感觉到疲惫和麻木了,可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大军征伐,需要大量的粮草,漕运要是不济,耽误了征伐的事宜,甘学阔无法承受后果。
甘学阔左思右想,甚至都决定与郑勋睿私下里交谈,是不是自己妥协了,让漕运能够恢复正常的运转,偏偏这个时候,张溥提出了漕运的事宜。
甘学阔对张溥等人不是很感冒,他总是觉得张溥等人就是一张嘴,说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可真正的落实下来,根本没有太大的本事,他身为漕运总督,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的人,而是真正能够做事情的人。
张溥张采杨彝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到淮北上任之后,局面愈发的复杂,凤阳府和扬州府都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这就算是郑勋睿在背后捣鬼吧,可甘学阔满怀期盼的将卫漕兵丁交给张溥等人打理,谁知道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卫漕兵丁是怨声载道,这个时候甘学阔才明白,张溥等人不是做实事的主儿,要他们在都察院这样的地方很不错,能够依靠着嘴皮子成名,真正要求张溥等人大力民生方面的事宜,那就是找错人了。
这让甘学阔非常的失望,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不是正确的,让张溥等人来辅佐。让淮北大乱了怎么办,漕运不能够恢复,承担最大责任的还是他这个漕运总督。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甘学阔毕竟是做过巡抚的人,知道做事情的难度。想想郑勋睿担任漕运总督的时候,北方也遭遇到不大不小的灾荒,可因为漕运的畅通,大量的漕粮和其他商品运送到京城和北方,维持了京城和北方的稳定,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够班里好的事情,这需要的是真正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之下,张溥主动提出漕运的事宜。甘学阔还是想着好好的听一听,看看张溥究竟能够提出来什么样的建议,以至于张溥建议淮安知府吴伟业同知顾梦麟陈子龙以及以同知兼任山阴县知县的龚鼎孳等人都参与,他也同意了。
毕竟漕运牵涉到淮安府和山阴县,知府和知县都参与也是正常的。
春假刚过,甘学阔不想做的那么正式,将商议的地点放在了东林书屋。
甘学阔进入到东林书屋的时候,理漕参政张溥督催参政马士英押运参政粟建成淮安府知府吴伟业同知顾梦麟陈子龙,山阴县知县龚鼎孳,以及巡漕郎中吴昌时等人。都在书屋等候。
不过甘学阔感觉到了,屋里的气氛很不好,除开张溥吴昌时和龚鼎孳脸上看得见兴奋的神情。其余人的面容都是麻木的,而且书屋里面没有谁开口说话,气氛隐隐有些紧张。
甘学阔也是暗暗叹气,张溥与吴伟业之间的矛盾,他也是清楚的,这个时候在一间屋子里面,不可能有很好的气氛,相互之间没有掐架就算是很不错了。
甘学阔进入书屋的时候,所有人都站起身来。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
“春假刚过。诸位不必如此的严肃,本官召集诸位来议事。选择在东林书屋,就是不想你们紧张,诸位和本官一道,受皇上和朝廷的重托,打理漕运的事宜,就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才是。”
甘学阔说出来这句话,本来是想着缓和一下气氛的,不过看看众人的神色,依旧是原来的样子,他也知道仅仅凭着几句话,就想着让大家其乐融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