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大军开始出征作战的时间是九月初五。
陈新甲考虑的是速战速决,能够在年内拿下襄阳府城,展开对张献忠麾下流寇的合围与追杀,为此他专门给四川总兵秦良玉写去了信函,要求秦良玉在夔州一带部署好防线,防止张献忠窜入到四川,至于说陕西方面,陈新甲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驻扎在陕西的郑家军,是流寇最为惧怕的军队,张献忠可没有胆量进入到陕西境内。
河南方向,有贺人龙驻守,同时山西大同、陕西榆林的边军也做好一切的准备,一旦河南境内出现巨大压力,或者张献忠往河南方向逃窜,那么山西大同、陕西榆林、河南以及湖广等地方的大军,包括孙传庭麾下的大军,全部都要进入到河南境内,针对流寇展开大规模的剿杀。
陈新甲与孙传庭商议的这个作战计划,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也集中了足够强悍的大军,若是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陈新甲有着极大的信心,他很清楚,只要作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哪怕尚未完全结束,他就能够进入内阁了。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陈新甲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改刚刚到湖广的态度,以低姿态和孙传庭商议,平复孙传庭内心的怨气,同时不断向监军王永吉示好,同时注意搞好与方孔炤、吴甡、刘良佐、左良玉和贺人龙之间的关系,此时的陈新甲,俨然成为了轴心,不断磨合与方方面面的关系。
中心确立,作战计划完备,如此情况之下,陈新甲相信能够彻底打败李自成和张献忠,最终彻底剿灭流寇。
第六百八十四章 误判?
十月中旬,南直隶的赋税全部收缴完毕,苏州各地的义学也全部兴办起来,按照郑勋睿的要求,徐望华在南直隶其余的府州县也开始逐步推开义学的事宜。
南直隶的商贸交易,已经很少看到黄金白银,大都是洪门钱庄的票额和票根,各地官府将收缴到的黄金白银等悉数都存入到洪门钱庄,换来的是票根与票额,官吏的俸禄以及郑家军将士拿到的全部都是洪门钱庄的票根与票额,这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南直隶的整个形势朝着有利于郑勋睿的方向,在有序的发展。
郑勋睿最为关注的还是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心态,应该说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南直隶各地没有出现太多的波动,当然小范围之内的闹事和聚会还是存在的,面对这些小规模的骚动,郑勋睿全部采取镇压的方式,丝毫不手软,镇压的方式是严惩首恶,查抄其家产,其余附和之人给与不同程度的处罚,但自始至终没有杀人,最多也就是发配和流放。
通过在南直隶驱逐东林党人,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事宜,郑勋睿对读书人所谓的风骨感受颇多,趋利避害乃是人之本性,太多的读书人嘴上说的冠冕堂皇,骨子里是贪生怕死的,比寻常百姓还不如。
淮北的漕粮运输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两百万石漕粮的运输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尽管有人建议缩减漕粮的运输数量,不过郑勋睿没有同意,漕运总督甘学阔与已经离任的南京户部尚书王铎的态度一样,基本不管什么什么,漕运总督府实际负责的是理漕参政黄辉旭和督催参政马士英。
郑勋睿曾经想着让凤阳巡抚史可法出任漕运总督,不过因为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来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战部署,牵涉到了凤阳府,为了从大局出发,暂时没有调整,再说甘学阔只要愿意顶着漕运总督的职衔。短时间之内也可以不调整。
郑勋睿所关心的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事宜,看起来进展很是不错的。
陈新甲和孙传庭率领的十余万大军,九月初从武昌府出发之后,直插襄阳府城。期间的战斗厮杀很是顺利,占据整个襄阳府的张献忠,节节收缩,让出了襄阳府不少的城池,将大军集中在襄阳府城的周边。这些城池被陈新甲和孙传庭一一收复。
按照调查署的预计,最多到年底,陈新甲和孙传庭就可以完成对襄阳府城的包围,那个时候真正的决战才会到来。
河南方向,巡抚吴甡与总兵贺人龙进展也很是顺利,他们占领了南阳府的新野县城以及汝宁府的信阳城池,李自成同样将兵力退缩集中到南阳和汝宁几个主要的城池。
陈新甲和孙传庭等人屡传捷报,几乎都是作战取得胜利,作战过程之中剿灭了上万的流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按照他们的预计,最多到崇祯十四年的三月,就基本可以彻底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流寇了。
皇上和朝廷同样感觉到欢欣鼓舞,最大的表现就是原计划只是征收一年的剿饷,还要继续征收下去,只到彻底的剿灭流寇。
就连南直隶的一些官吏,也认为陈新甲和孙传庭此次剿灭流寇,能够获得重大的胜利,李自成和张献忠几乎没有什么出路了。
不过郑勋睿可不会看这些表面现象,朝廷大军谎报军情夸大战功比比皆是。根据陈新甲和孙传庭的奏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无数次小规模的战斗,剿灭流寇达到了万人以上。那就是每一天都要斩杀流寇两百人左右,可仔细分析朝廷的邸报,真正的战斗,只是在拿下几座城池的时候进行,而且流寇大都是主动放弃这些城池的。
若是这样的战斗就能够剿灭流寇万人以上,那岂不是说流寇没有丝毫的战斗力。朝廷大军神勇到无法用言语来诉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