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的粮草已经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陈新甲和孙传庭已经给湖广巡抚方孔炤写去了信函,要求方孔炤开始陆续的运送粮草,保证大军的供给,陕西与四川的方向,陈新甲也写去了信函,要求陕西迅速文震亨以及四川总兵秦良玉,无比想办法拖延住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率领的流寇,至于说贺人龙,肩负的职责就更加的重要了,必须要守住新野和信阳两座城池,防止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联合。
该做的全部都做了,接下来就看孙传庭麾下大军的战斗力如何了。
看见孙传庭没有开口,陈新甲再次开口。
“本官也清楚,此次的战斗一定是残酷的,襄阳府城易守难攻,若不能够奋力进攻,不可能攻陷,故而所有的将士都要同心协力,凡是有临阵退缩、不服从指挥者,一律行军法,本官和孙大人、王监军可以轩斩后奏…”
陈新甲的这些话,让孙传庭有些吃惊,倒不是说先斩后奏,而是陈新甲怎么会牵涉到其中,陈新甲率领的是外围驻守的大军,不会参与到进攻城池的战斗之中。
还没有等到孙传庭开口,陈新甲就揭开了谜底。
“此番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由本官来指挥,孙大人负责指挥外围之战斗,保证大军粮草的供给,阻止流寇增援襄阳府城…”
孙传庭的脸色瞬间就有些红了。
他看了看陈新甲,颇有些迟疑的开口了。
“陈大人,这临阵换帅的事宜,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本官知道孙大人之想法,此事稍后商议。”
陈新甲脸色很是平静,这让孙传庭更加的忐忑,要知道陈新甲若是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是不可能临阵换帅的,这样做是大忌,再说陈新甲也没有真正指挥过重大的战斗,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一定是残酷的,这就需要统帅临机做出相应的调整。
当然陈新甲直接指挥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也就是承担了主要的责任。
陈新甲提出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总攻。
这一天日子很是特殊,是的好,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也就是说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的,到了腊月二十四都应该要歇息了,过年之后开始忙碌,陈新甲却在这个时间发起对流寇的进攻,可见其内心是有着很坚定的信心的。
后面的安排,孙传庭都不是特别注意了,他已经纠结到临阵换帅的事情之中。
诸多的总兵、副总兵和参将离开中军帐之后,陈新甲看着孙传庭开口了。
“孙大人,是不是在想着本官为什么会临阵换帅。”
陈新甲说这话,从怀里掏出来一份文书,递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有些疑惑的接过了文书,打开认真看了一会,脸色马上变化了。
脸色发白、身体微微颤抖的孙传庭,将文书还给了陈新甲。
“感谢陈大人帮忙周旋。”
原来这是杨嗣昌写来的文书,说明了朝廷之中对于攻打襄阳府城战斗的争论,以及皇上的盛怒,皇上本来是准备直接撤销孙传庭五省总督之职,命令押解到京城去的,好在杨嗣昌等人据理力争,让皇上放弃了这个决定,不过指挥襄阳府城的战斗,继续由孙传庭负责,显然是不合适了,若是短时间之内不能够攻下襄阳府城,那么孙传庭必定会遭遇到严惩,所以杨嗣昌建议由陈新甲来指挥攻打襄阳府城的战斗。
孙传庭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阻止流寇对襄阳府城的增援。
所有的准备事宜都铺开了,既然是总攻,那么相应的准备工作就更多了,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
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二日,大军的各级军官才知道进攻的时间从二十四日的卯时开始,进攻分为陆路和水路两个方向,以陆路为主,以水路为辅,参与进攻襄阳府城的军士,总人数达到了八万人。
当然,大帅也变成了陈新甲。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易察觉的变化
官绅一体纳粮收取商贸赋税兴办义学,郑勋睿一系列的举措,让南直隶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要知道这里是大明王朝的陪都,也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士大夫和商贾云集,做任何的决定以及任何的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郑勋睿依靠着自身的实力,硬生生的改变了南直隶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境况。
郑家军的重新编制,消息还是传出去了一些,不过南直隶显得很是平稳,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公开的议论,就连镇守太监方正化,都没有表现出来异议,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不一定是很正常的,但只要事情做成了,且地方上稳定,其他的就不算什么了。
地位颇为尴尬的是南京京营的军士,贺人龙带走了两万军士,前往河南等地剿灭流寇,剩余的四万的军士,显得很是多余,因为郑家军驻扎在南京的秣陵镇,南京京营的作用被无限度的削弱,南京城内的官吏以及士大夫等等,注意力早就集中到郑家军的上面。
洪门钱庄和洪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没有谁小觑,大家都知道其背后的势力。
而影响最大的还是官吏俸禄的变化,谁都知道大明朝廷官吏的俸禄低得可怜,依靠着俸禄过日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下面的吏员,就算是七品或者六品的京畿知县,都不要想着能够很好的养活家人,过上体面的日子,为了能够体面甚至奢侈的生活,官吏就要想方设法的捞银子和贪墨,这成为了惯例,所以名目繁多的冰敬和炭敬出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