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预示着开封府城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
军士还带来了贺人龙的消息,贺人龙率领近两万的军士,早已经从新野等地出,抄近路赶赴尉氏县,期盼能够在李自成之前赶到,在尉氏县布防,万一落在了李自成大军的后面,那么贺人龙就是拼命,也要提前抵达朱仙镇,在朱仙镇布下防御的阵形,阻止李自成进攻开封府城。
形势已经非常明确,孙传庭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监军王永吉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大军马上启程,星夜赶赴开封府城,必须按照兵部敕书的要求驰援开封府城。
作为主帅,孙传庭担心的事情更多,若是按照兵部的要求,大军驰援开封府城,张献忠会不会跟在后面杀过来,万一李自成放弃进攻开封府城,联合张献忠,掉转头来对付他麾下的十余万大军,如此就形成了前后遭遇夹击的战况,那样他很有可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
可不按照兵部敕书的要求驰援开封府城,一旦开封府城陷落,他孙传庭就等着进入大牢,甚至是被斩和传九边的结果了。
战打到这个份上,孙传庭痛苦不已,不久之前优势还握在他的手中,信心满满的准备彻底剿灭张献忠,转瞬间就生变化了。
留给孙传庭做决定的时间不多,也可以说孙传庭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够按照兵部敕书的要求做,他很清楚,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两个时辰之后,孙传庭做出了撤离郧阳府城、接到新野赶赴开封府城的命令。
大军撤离郧阳是四月十五日,孙传庭对张献忠的进攻,仅仅进行了八天的时间。
撤离郧阳的时候,孙传庭非常的小心,他命令中军改为前军、前军改为中军,前军护卫中军先撤离,接着才是中军撤离。
好在撤离的过程之中,张献忠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这让孙传庭略微放心了一些。
两天之后,十余万大军全部撤离了郧阳。
离开郧阳的时候,孙传庭手持单筒望远镜,久久的看着郧阳府城的方向,若不是身边的亲兵提醒,他心愿一直这样看下去。
孙传庭心有不甘,已经开始的战斗,且是占据优势的战斗,被迫放弃了,下一次征伐张献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而且大军离开郧阳之后,张献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他根本不知道。
隐隐的,孙传庭的感觉不是很好,他总觉得兵部的安排,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出,颇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味道,被流寇牵着鼻子走,静下心来思考,李自成大举进攻开封府城,不是太大的事情,只要能够从其他的地方抽调兵力守卫开封府城,就能够化解危机,没有必要要求他率领大军驰援的。
谁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是不是商议了其他的应对办法。
第七百零八章 不是一条心
贺人龙率领的两万军士昼夜兼程,朝着尉氏县的方向而去,他已经将驻守在信阳和邓州等地的军士全部都招回来,现如今军士驻扎在这些地方没有丝毫作用了。
贺人龙率领的这两万军士,几乎都是从南京京营抽调的军士,战斗素养还是不错的,军饷上也基本得到了保证,故而战斗力还可以,这一点在行军过程之中就很好的表露出来,大军采取了急行军的态势,基本没有谁掉队,也没有谁叫苦。
可有一点也是出乎了贺人龙预料的,那就是李自成大军的行军度,要知道李自成麾下的大军接近二十万人,这么多人行军,度不可能很快的,但仅仅过去了三天的时间,李自成行军接近三百里地,过了叶县,直扑襄城了,若是李自成一直按照这样的行军度,那么贺人龙就没有机会在李自成之前抵达尉氏县。
贺人龙给襄城和尉氏县守备衙门都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沿途阻止李自成的急行军,不过这样的命令没有丝毫意义,贺人龙自身也明白,守备衙门能够有两千左右的军士,就算是很不错了,用这点兵力来阻止李自成的近二十万的大军,塞牙缝都不够。
焦急的贺人龙,多次下达急行军的命令,这让其麾下的军士也有些顶不住了。
就连贺人龙自身,都感觉到难以坚持。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大军被快行军拖垮了,就算是抵达了尉氏县城,怎么打仗,怎么对付近二十万的流寇。
经过了仔细的思索,贺人龙做出了改变,大军不再赶赴尉氏县城,而是赶赴位于尉氏县城和开封府城之间的朱仙镇,在朱仙镇抵御李自成的大军。
贺人龙做出决定之后,派遣亲兵。将这个决定通报河南巡抚吴甡以及五省总督孙传庭。
既然贺人龙决定在朱仙镇阻止李自成的大军,那么孙传庭率领的大军,自然也是赶赴朱仙镇了。
进攻郧阳府城的官军一夜之间全部消失,阵地上完全安静下来了。
刘文秀和艾能奇走进书房的时候。看见了脸上带着笑容的张献忠。
刘文秀内心咯噔了一下,他隐隐明白了张献忠的想法,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口了。
“义父,官军撤离,闯王派来的信使也到了…”
“文秀。不用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想着让我决定出兵,跟随在官军的后面骚扰。”
应该说这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约定,一旦李自成开始进攻开封府城,导致官军的战役部署出现变化,那么张献忠也要跟着做出相应的动作,如今官军撤离了,肯定是去驰援开封府城了,那么张献忠就要率领大军跟随在官军后面厮杀。分散官军的注意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