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的夹击之下,流寇肯定难以坚持,也只有消灭了这一股的后顾之忧,两路大军才能够放心的前往开封府城,否则大军与流寇处于犬牙交错的状态,战斗厮杀的局面难以控制。
迅做出了决定之后,贺人龙命令另外的一路斥候,将朱仙镇的具体情况,马上禀报快要抵达朱仙镇的孙传庭,同时将自身的打算也禀报给孙传庭,只要两路大军真正做到了联合作战,前后夹击流寇,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朱仙镇战斗的最终胜利。
只要能够剿灭流寇的有生力量,那也是巨大的胜利。
认真思索之后,贺人龙要求身边的谋士,写出来了简单的书信,主要是这次联合作战过于的关键了,若是斥候见到了孙传庭大人之后,说不清楚那就麻烦了,贻误战机不说,还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李自成率领大部分的义军,绕过官道,从右翼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前进的时候,刘宗敏就特别关注对面官军的情况,他派遣的斥候,不仅是从正面观察,也从侧翼去侦查,按照李自成和顾君恩的估计,一旦贺人龙现义军已经绕过朱仙镇,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的时候,贺人龙就难以坚持了,毕竟守卫朱仙镇已经失去了意义。
一天多的时间过去,十五万大军昼夜兼程,完全离开了朱仙镇。
可是对面的官军,却没有任何的动作,这让刘宗敏也感觉到奇怪,他本来是想着主动起进攻的,此刻贺人龙的内心一定非常的焦虑,趁着这个时候进攻,至少能够保证不失败,不过思量再三,刘宗敏还是放弃了主动进攻的考虑,毕竟贺人龙异常的骁勇,主动进攻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他率领的近三万的义军,都是精锐,还不如等到贺人龙难以坚持了,或者是主动撤离朱仙镇的时候,展开厮杀。
一个奇怪的局面出现了,在朱仙镇对峙的两路大军,都没有什么动静,而在开封府城的方向,已经传出来警报,部分的流寇已经抵达开封府城近郊,开封府城已经进入到全面戒备的状态,所有的城门都关闭了。
斥候带来消息的时候,刘宗敏反而不着急了,只要贺人龙能够忍得住,他无所谓,反正就在朱仙镇耗时间,等到闯王拿下开封府城的消息传来,贺人龙不可能继续坚持。
不过刘宗敏很快就失去了镇定。
李自成和顾君恩离开的时候,专门嘱托刘宗敏,必须要高度关注尉氏县城以及许州方向的动静,看看是不是有增援的官军,若是出现大量增援的官军,一方面要迅的禀报,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率领义军尽快的撤离朱仙镇,避免遭遇到官军的前后夹击。
刘宗敏派遣的斥候,果然侦查到尉氏县城方向有异动了。
斥候尚未侦查到准确的消息,但是在官道上面现了官军派遣的斥候,而且人数不少。
这让刘宗敏迅的警觉了,按说贺人龙这个时候是不大可能派遣大量的斥候到尉氏县城去侦查的,那样做没有任何的必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增援的官军派遣出来的斥候,这说明增援的官军距离尉氏县城不是很远了。
按照李自成和顾君恩的安排,刘宗敏这个时候应该率领义军迅的撤离朱仙镇,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
不过刘宗敏没有马上做出撤离的决定,刚刚抵达朱仙镇的那一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那是一次不服气的失败,若是有机会,刘宗敏想着与贺人龙好好的厮杀。
刘宗敏同样将自己关在中军帐里面,仔细的分析地图。
尉氏县城距离诛仙大约七十多里地,按照官军的度,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且斥候在靠近尉氏县城的地方,现的不过是斥候,这说明官军距离尉氏县城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算起来,官军真正抵达朱仙镇,可能在一天多左右的时间。
刘宗敏早就想着进攻对面的官军,增援官军的到来,让他下定了决心,就算是撤离朱仙镇,也要和官军好好的厮杀一番,接下来大大方方的撤离,与义军大部队在开封府城之外会和,等到义军真正的拿下开封府城之后,扭过头来与官军大规模厮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宗敏迅开始了部署,他决定在翌日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朱仙镇之战(8)
寅时,流寇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动,纷纷开始在阵地前沿集结。
贺人龙迅下达了命令,所有军士都进入阵地,准备迎战流寇,既然孙传庭已经率领前军前来支援了,那么流寇也很有可能探知到消息,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流寇要么就是想办法迅的撤离,要么就是突然的展开厮杀,争取能够冲开一条血路,撤往开封府城。
贺人龙当然不会允许流寇轻松的撤离。
弓弩全部都架设起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是倾尽全力一战的时候了。
按照行程计算,贺人龙认为孙传庭率领的增援的前军,今日就可以抵达朱仙镇,到时候两路大军会和,前后夹击流寇,一定能够取得重大胜利。
卯时,厮杀在预料中展开。
隆隆的鼓声响起,刘宗敏先派遣步卒进攻,步卒手持盾牌,猫着身子前进。
贺人龙的脸上露出了冷笑,流寇显然想着依托步卒来破除他的弓弩阵。
贺人龙不在乎,只要弓弩能够大规模杀伤流寇的步卒,也是值得的,至于说接下来骑兵之间的较量,他麾下的骑兵早就做好了准备,不会让前方的流寇前进一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