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对家人的维护,下官没有亲眼看见,不过在福建的时候,也听说了很多,其实在天启七年的时候,郑芝龙就准备归顺朝廷的,只是因为他的弟弟郑芝虎和郑芝豹认为朝廷没有诚意,郑芝龙就果断的拒绝了,如此重大的事情,身为领头人物的郑芝龙,没有很好的决断,听从两个弟弟的建议,下官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下官说到的这些事情,基本勾勒出来了郑芝龙的形象,也就是说,北直隶甚至是京城遭遇到危险了,郑芝龙不一定会理睬,但若是家人遭遇到危险了,郑芝龙一定会高度的关注,甚至为此屈服也是很有可能的。”
…
熊文灿的分析,让众人明白了,原来郑勋睿正是抓住了郑勋睿此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出了专门的安排。
既然郑芝龙是如此的性格,那么通过直接进攻安海镇的方式,来迫使郑芝龙投降的举措,就是上策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稳定福建的局势,同时可以直接掌控福建、浙江以及广东等地的海上贸易。
熊文灿说完之后,郑勋睿开口了。
“诸位都明白了为什么如此安排,不过安排部署如何的正确都不是最为关键的,不折不扣的完成作战部署,不出现任何的意外才是最为主要的,郑芝龙接到了我写的信函,却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福建省各地也没有反应,这足以证明了郑芝龙的自负,福建靠着大海,却远离京城和南京,郑芝龙的视野有限,不知道北方和南方生的那么多的大事情,如此的大局观,如此的气量,想要长期维系下去几乎不可能,就算是郑家军不动进攻,遇见其他的力量,郑芝龙同样无法维持。”
“郑家军进入福建作战,不能够旷日持久,更不能够让整个的福建都乱起来,那样我们难以承受后果,没有进攻福建的时候,郑芝龙只是我们的威胁,若是进攻福建不能够战决,那么郑芝龙就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对手和敌人,而且是难缠的对手。”
“郑锦宏指挥了无数次的战斗,有能力指挥好这关键的一战,我所担心的是郑芝龙麾下的水师,一旦郑芝龙决定投降,那么他麾下的水师是不是完全服从命令,会不会出现下一个刘香,这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实话实说,在海上作战能力方面,郑家军参将丁宝坤是比不上郑芝龙的,且我郑家军之中,还没有杰出的海上作战的指挥官。”
郑勋睿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不要说郑家军,就连整个的大明,几乎都没有什么出色的海上作战的指挥官,最为厉害的郑芝龙,是海盗出身。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众人都是明白的。
第八百一十五章 自负的代价(1)
行军的顺利乎了郑锦宏的想象。看到
大军在官道上一路疾驰,尽管说声势骇人,尽管说引了不小的动静,尽管说官道上的百姓和商贾感觉到吃惊,但官府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像这件事情压根就没有出现一般,且官道上的百姓看见郑家军的红色的军服,除开纷纷躲避,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表现了。
大军进入到泉州之后,更加奇特的景象出现了,官道上的商贾和百姓看见急匆匆的大军之后,竟然没有任何的表现。
郑勋睿可不笨,他很快就想到了郑芝龙,要说和南方其他地方比较,福建军队的人数算不少的,除开卫所军队,还有近二十万的水师部队,这些人不可能完全封闭在营地里面,总是有出来露面的机会,或许百姓将郑家军当作了福建卫所的大军,也许是当作了郑芝龙所属的大军,管他,只要大军能够顺利的行军。
当然从这里面,郑锦宏也悟出了另外的一层含义,那就是郑芝龙虽然身为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却并没有彻底融入到福建官场之中,至少郑芝龙与福建官场有一定的距离,这才可能导致大军在官道上大摇大摆的行军,郑芝龙与各级官府都没有反应的现象。
郑芝龙的自负,在这个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郑锦宏真的是不明白,郑芝龙怎么说也是作战骁勇的,身经百战的,也算是大明出色的将领了,却出现了如此低级的错误,福建境内的各级官府对于如此庞大的军队都不是很在意。
仅仅两天多的时间,大军就进入到了泉州辖下的晋江,朝着目的地安海镇而去。
尽管行军的度飞快,不过郑锦宏还是关注了沿途的情形,这成为了他的习惯,从这些观察之中,可以略微的体察到当地的民情。
福建各地的百姓。总体来说还是安逸的,福建的气候与北方的气候不一样,与南京也有所区别,气候暖和很多。沿途看到的大部分百姓,已经穿着短衫,不过富庶的程度与南京是无法比较的,沿路甚至能够看到面带彩色的百姓。
官道两边的村庄,不少的房屋都是吊脚楼的方式。这也源于福建特殊的气候,暖和的气候导致福建的昆虫数量繁多,包括诸多的毒蛇,这些昆虫夜晚异常的活跃,老百姓为了夜晚能够安然的入睡,只能够让房屋远离地面了。
大军进入到晋江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晋江官道两边的不少村镇,修建的房屋比其他地方好很多,有些地方甚至能够看见较为豪华的宅院。
这也让郑锦宏开始警惕起来。原来以为晋江的安海镇才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现在看来,郑芝龙对晋江其他地方也是比较关照的,至少这里不少的百姓跟随郑芝龙都得到了好处,这说明郑芝龙在整个的晋江也有一定的势力范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