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急的心里滴血,他快马加鞭,冲到了中军帐,命令中军抽调两万人抵御官军的进攻,其余所有人开始朝着后面撤离。
杨嗣昌没有亲自参与厮杀,他毕竟是文官,冲锋也就是做做样子,身边还有十来个亲兵护卫,真正指挥战斗的是左良玉与贺人龙。
看着官军取得胜利,拼命的追杀流寇,杨嗣昌感觉到脸颊冰凉,他抬手摸了摸,才发现自己的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
从来没有如此的酣畅淋漓,看着流寇拼命的撤退,看着诸多军士拼命的追杀。
人数上面处于绝对劣势的朝廷大军,迸发出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杀得流寇大败,这样的情形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传令兵前来请示,是不是继续追击流寇,杨嗣昌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命令全军出击。
除开镇守保定府城的五万大军,其余十万人全部追杀出去了。
这样的阵势是罕见的,杨嗣昌也是第一次见到,几十万的流寇与十万朝廷大军在保定府城之外展开厮杀,几十万的流寇拼命的后撤,十万朝廷大军拼命追杀。
尽管厮杀还在进行之中,不过杨嗣昌知道,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胜,这一场战斗的胜利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朝廷的危机自此就能够解除,杨嗣昌不是特别的清楚,那需要等到战斗结束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做出评估,不过他要感谢这些拼命厮杀的军士,要感谢诸多指挥战斗的军官。
杨嗣昌没有随着大军前去追杀,他克制了自身的情绪,他不是军士,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在战场上厮杀,他的任务是指挥作战,是激起所有军士的斗志,这方面,他已经做的非常的完美了。
追杀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朝廷大军追出去近三十里地,流寇已经溃不成军,一股脑的朝着后方逃离。
一直到天色微微有些黑的时候,左良玉与贺人龙才命令停止追杀。
一路上已经是尸横遍野,这是一场罕见的大胜,更加让左良玉与贺人龙兴奋的是,他们缴获到了大量的粮草,流寇拼命逃离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携带大量的粮草,甚至都没有机会烧毁这些粮草。
大军最为需要的就是粮草,尽管说目前的粮草还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可作为高级指挥官的左良玉与贺人龙,很清楚朝廷已经面临着粮食的危机,今后一段时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粮草供给大军。
盛夏季节,收拾战场是必须的,阵亡的军士,不管是朝廷大军还是流寇,都是必须要掩埋的,否则容易传染很多的疾病,这方面左良玉与贺人龙都很是清楚,他们命令军士打起了火把,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彻底打扫战场,朝廷大军阵亡的将士,统一集中起来,找到地方掩埋,至于说流寇,则是集中起来点火烧掉。
被斩杀的流寇人数太多了,想要分别聚拢烧掉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
缴获的粮草则是连夜运送到保定府城之内去,这些粮草必须要小心的保管起来。
见到杨嗣昌的时候,左良玉与贺人龙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尽管他们身上的血渍尚未清洗。
杨嗣昌脸色虽然平静,但身体微微颤抖,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皇上太需要了,朝廷太需要了。
翌日午时,战况终于清理出来了。
朝廷大军伤亡一万人左右,斩杀和生擒的流寇超过六万人。
早有思想准备的杨嗣昌,被这样的胜利成果惊呆了。
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就算是李自成麾下有百万的流寇,也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更何况李自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军士,且一部分的军士还驻守在河南与山西。
惊呆之后,杨嗣昌迅速察觉到了问题,这是一场皇上和朝廷期盼的大胜,如同一针强心剂,瞬间会刺激到很多人,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得知这场胜利之后,会不会马上进言,要求朝廷大军开始主动征伐流寇,直至彻底剿灭流寇。
这样的建议肯定是会出现的,但目前这样的建议,是自杀式的建议,提出此等建议之人该被杀头。
杨嗣昌决定亲自给朝廷写去奏折,在这份奏折里面,他要详细的说明情况,且建议朝廷大军固守保定府城,护卫京城的安全,对流寇的情况展开全方位的侦查,流寇大军失去了大量的粮草,不可能长时间在北直隶坚持,一旦流寇准备全面撤退的时候,朝廷大军才能够趁势追击。
第八百四十五章 都面临抉择
突如其来的惨败,让李自成无法承受,败退的大军狂推五十里地,官军停止追杀之后,大部分的义军军士都是胆战心惊,有些甚至在夜里尖叫。
最终的战果统计出来,义军损失近七万人。
李自成率领的是三十万大军,此役损失接近三成,这样的惨败无人能够接受。
惨败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李自成对自身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原来他认为凭着他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和刘宗敏率领的十万大军,就能够横扫北直隶,直至拿下京城,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过于的自信了,谁也想不到朝廷大军如此的凶悍。
顾君恩几次想要说到此事,李自成都拒绝了,他在等候刘宗敏的到来。
义军不可能在保定府久留,大量的粮草损失,让义军的粮食不足,等到刘宗敏前来保定府会和之后,李自成决定率领大军撤回山西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