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下达了死命令,必须要守住,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所有人都战死了,他就直接顶上。
多尔衮怒斥身边的亲兵,不愿意撤离城墙。
惨烈的厮杀从午时延续到了申时,两个时辰过去。
双方的伤亡都是惨重的,李自成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多尔衮也趁着这个时候喘息一下,开始再一次的排兵布阵,他甚至开始埋怨,宁远距离山海关不到一百里地,就算是蜗牛这个时候也爬过来了,皇太极率领的援军为什么还没有到。
八旗军伤亡已经超过五千人,更加关键的是士气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
大顺军的伤亡应该超过万人了,不过从双方兵力对比来说,这点伤亡对于大顺军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申时一刻,进攻再次开始,这一次大顺军的气势很猛,参与冲锋的有数万人,从城墙上看下去 密密麻麻都是人。
城墙上面守卫的军士,已经有人颤抖。
多尔衮脸色铁青,拔出了腰间的钢刀。
“凡是有人退却,杀无赦,我要是退却,你们同样可以杀了我…”
惨烈厮杀再次开始。
…
天色终于慢慢黑下来了。
多尔衮松了一口气,他终于要解脱了,天黑之后,大顺军是无法攻城的,就算是野外的战斗,天黑之后都很少进行。
刚才接近两个时辰的战斗,八旗军的伤亡超过万人了,这是很少有的损失,要知道对面是大顺军,不是郑家军。
多尔衮也感觉到奇怪,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为什么尚未抵达山海关。
等到他下了城墙之后,才发现皇太极已经进入到山海关了。
看着神色肃穆的皇太极,多尔衮瞬间明白意思了,原来皇太极早就抵达山海关,但是没有派遣大军驰援,而是让多尔衮率领军士拼死抵抗。
皇太极这样做当然有道理,若是驰援的大军全部都到城墙上面去增援了,能够很顺利打退大顺军的进攻,可想着彻底击败大顺军,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皇太极率领的大军,精神气正足,翌日一大早杀出山海关,冲击大顺军的军营,定能够一举击垮大顺军,要知道皇太极率领的有满八旗之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军士。
多尔衮没有怨言,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第八百六十七章 怎么也想不到
近四十万大军,整整一天的时间,没有能够拿下山海关,李自成怎么也想不明白,想想进攻北直隶和京城的时候,麾下的军士是多么的勇猛,可这才多长的时间,半个多月,面对山海关居然攻不下来,李自成内心的郁闷之气无处发泄。
李自成对吴三桂恨得咬牙切齿,若不是出现这个变故,此刻他在京城的皇宫,应该是登基做皇帝了,崇祯皇帝已经自缢身亡,天下没有皇帝,他李自成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正好登基做皇帝,顾君恩、刘宗敏和李过等人都劝过他马上登基,不过李自成可不想马马虎虎的登基,他需要做足准备,是知道关键时刻,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黑夜来临的时候,李自成独自在中军帐,身边的亲兵已经遭受了好几次的训斥,其中一人差点被拖出去杀掉,就连刘宗敏也不敢进入中军帐打扰,大概也是预料到了李自成内心郁闷,这个时候就不要去找无趣了。
八旗军的骁勇,李自成也听说过,不过他们之间一直都没有交战,进入京城的时候,八旗军已经成为了李自成心目之中主要的对手之一,但他没有想着这么快就与八旗军作战,在他看来,稳固北直隶和京城的局势,牢牢守卫山海关,等到一切都恢复稳定之后,才是与八旗军决战厮杀的时候,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南方的郑家军按兵不动。
事情不会按照李自成想到的发展,仓促之间,大顺军和八旗军开始了厮杀。
此番战斗的重要性,李自成自然是明白的,大顺军能够拿下山海关,京城就安全了,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京城肯定守不住。
进入皇宫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体会到无上威严的李自成,这个时候有些后悔了。若是能够招募吴三桂,局势哪里会发展到这一步。
四月二十二日,卯时。
大顺军排成了一字长蛇阵,准备开始进攻山海关。
尽管有着近四十万的大军。但不可能全部都参与冲锋的,毕竟山海关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一次能够容纳两万人冲锋,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头了。
李自成已经下达了命令,今日之内一定要拿下山海关。
就在李自成准备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奇异的一幕出现了。
山海关的大门竟然打开了。
难道说守卫山海关的八旗军准备投降了吗。
李自成和刘宗敏都出现了短暂的迟疑。
就在这个时候,隆隆的鼓声响起来了,大地开始震颤。
八旗军的重装骑兵出动了,他们整齐的从城门出来,不紧不慢的在城门前方排成了进攻的阵势,一股骇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八旗军的重装骑兵很少出动,人数也不是很多,不过杀伤力是巨大的,不到关键时刻,八旗军一般不会出动重装骑兵。他们的轻骑兵足够骁勇了。
鼓声突然变得急促,重装骑兵开始朝着大顺军摆好的阵势冲过来了。
李自成做梦都没有想到,会看见八旗军重装骑兵的冲锋,更加让他想不到的是,皇太极冲锋在重装骑兵的最前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