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出现内乱,大明军队趁虚而入,那个时候恐怕就是大清国覆灭的时候。
对于这一点,范文程看的非常清楚,可短时间之内,他不会提出来这方面的担忧,因为皇太极暂时没有现这方面的问题。
皇太极的确是一代枭雄,可惜在维持生计以及民生建设方面,不是特别的擅长,皇太极一直都是以征伐起家的,包括先皇努尔哈赤,他们在民生建设方面,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一旦缺乏了钱粮,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劫掠的方式获取。
虽说成立大清国之后,皇太极将部分的精力放置到民生方面,让大清国逐渐的稳定下来,可皇太极真正的重心,还是放在了辽东、辽南等地,皇太极重点想到的,还是要征服中原、彻底推翻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出了一个奇才,此奇才如今是大明的皇上,如此意味着大清国统领中原的希望逐渐失去了,且今后能够保住大清国的希望都越来越渺茫。
皇太极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到民生方面,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范文程整体的看法都是悲观的。
大清国已经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苗头,诸多的满人权贵对汉人的仇视达到了高峰时期,时不时有汉人遭遇到打骂,甚至被斩杀,皇太极曾经专门制定了规矩,不准满人权贵随意的斩杀家中的奴仆,可惜在八旗军在辽东惨败之后,皇太极对于大清国各地出现的欺辱满人的现象,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了。
这样的行为,是在彻底动摇大清国的根本。
范文程看出来了,他相信皇太极也看出来了,只不过为了平息满人权贵的愤怒,皇太极选择了暂时的纵容,这种暂时的纵容,很有可能开启动摇大清国根本的序幕。
范文程已经感觉到了寒心和颓废,尽管想到了这些事情,可他一直都是闭口不言,以前那种踊跃的为皇太极出谋划策的激情,一去不复返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范文程还是非常小心的,除开必须要到大政殿去上朝,其余的时候他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他知道很多的事情不可能瞒过皇太极,他更是清楚不能够让皇太极疑心,不能够让皇太极震怒,否则他这个汉人,在大清国五立锥之地,在大明王朝更是不可能被原谅的罪人。
第九百三十八章 巴达维亚的消息
瑞元三年的春节,京城格外的热闹,庙会里面人山人海,各种杂耍和小吃鳞次栉比,近二十年的时间过去,这次的春节,京城的百姓是安安心心庆贺的。紫禁城里面没有那么轻松,需要考虑和筹划的事情很多,就连郑勋睿都感觉有些疲惫了,科举考试的事宜,商贸的事宜,征伐大清国的事宜,统一草原的问题,更加主要的是让大明王朝强盛富庶的问题等等。
大明各地都恢复了平静,流寇以及八旗军造成的伤害正在慢慢的淡去,尽管说天灾还是一定程度的存在,不过有了各级官府的大力抚恤,灾害也不是很大问题了。
平静之后的展,度是很快的,但这种迅的展,不代表大明各地今后就会总是如此迅的展,大灾大难之后,地方上恢复的度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老百姓只要稳定下来,一定会勤勤恳恳的做事情,期盼能够过上好日子。
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各地的展,是由衷高兴的,但郑勋睿很是冷静,他知道如今的展,不过是表面情况,老百姓之所以能够稳定下来,主要还是老天的关照,瑞元二年没有遭遇太多的天灾,粮食基本都丰收了,老百姓有饭吃了,心也就定下来了。
大明王朝真正的想着要展,还是要展商贸,依靠农业来支撑,不可能有着长足的展,可商贸又是需要依托产业的,现如今的商贸,集中在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日用生活品方面,且都是零星的,南方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作坊,主要生产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等商品,不过各级的官府对于这些大型的作坊,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官吏甚至认为大型的作坊不应该鼓励和提倡。因为作坊里面做事情的人太多,都是青壮,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就连一些大型作坊的老板。都很是担心,害怕因为作坊的人太多,影响到每年的春耕和秋收。
郑勋睿对大型作坊是极力的鼓励和支持的,甚至在春节期间都下了圣旨,要求各级官府务必要大力支持各类大型和小型的作坊。﹝皇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更是要实际予以支持。
从赋税的角度考虑,海外贸易已经成为大明的半壁江山,这一点内阁所有大臣都感受到了,按照郑勋睿的要求,每一个月户部会上奏赋税收支的情况,其中主要就是海外贸易和商贸的赋税,农业赋税的时间固定,每年的四月和十月,其余时间是没有的。
朝廷的开销同样是巨大的,官吏的俸禄以及郑家军的军饷。这种开销的份额,根本不是崇祯年间可以想象的事情。
皇家银行的作用也完全展露出来,大明宝钞已经更名为纸币,不过下面的人还是习惯性的称呼其为宝钞,皇家银行已经完全掌握了行纸币的权力,更多的行家里手进入到皇家银行,不断测算应该行的纸笔的数量。
郑勋睿要求大明的纸币不仅仅是6地上流行,还要到海外去,这就让文曼珊等人加强了与海外驻扎的郑家军的联系,而所谓驻扎在海外的郑家军。主要就是台湾与巴达维亚的郑家军了,统领这些军士的是郑家军副总兵洪欣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