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传奇_风中的失落【完结】(246)

  “清扬,我就知道你会照顾我的。”

  “不要太乐观了,这大半年的时间,就是关键时刻,要是能够熬过来,前途一片光明,要是不能够熬过去,你我都准备灰溜溜的回到京城去。”

  接下来,郑勋睿详细介绍了延安府州县的官吏,马祝葵、孙启萌、刘世杰、李攀龙都官员都是不错的,只是主动思考的能力差了一些,能力最强的是鄜州知州黄辉旭,其次就是绥德州知州罗昌洛和葭州知州李长顺了,毕竟是进士,学识还是强很多的。

  至于说巡检司的情况,郑勋睿也详细介绍了,肤施县巡检司军士的素质是不错的,遇见紧急情况了,能够很好的应对,此外就是清涧县巡检司的力量很是不错,李攀龙五月被朝廷正式任命为清涧县知县以后,狠抓了巡检司的建设,让军士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按照郑勋睿的安排,延安府重点防御的分为三块,神木和府谷为一块,保留了守备衙门,清涧为一块,负责葭州、绥德、米脂和吴堡等地的协调防御,肤施县为一块,负责协调其他的地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开销。

  杨廷枢到来之后,这样的防御整形会做出一些调整,神木和府谷一块的防御将要撤销,榆林卫可以直接负责,而且能够涵盖葭州和米脂,如此延安府境内的防御,仅仅保留两个重点,那就是清涧县和肤施县,如此能够涵盖到所有的地方。

  郑勋睿和杨廷枢足**谈了一天的时间,介绍了所有的情况,杨廷枢的能力也是很强的,而且知道朝廷之中的很多事情,从南直隶也能够得到帮助,应该说这些对郑勋睿和延安府都是很有利的。

  翌日,郑勋睿离开了肤施县,前往榆林卫。

  杨廷枢送出去了很远,包括马祝葵、孙启萌和刘世杰等人,至于说沿途的延川、清涧、绥德、米脂等地的官吏,都是全部出州城或者县城相送的,郑勋睿在延安府一年左右的时间,让这里的面貌彻底改变,诸多的官吏是心服口服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榆林边镇

  郑勋睿想到解决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互市,当然他的这个互市,和朝廷的理解有所不同,那就是互市由官府直接掌控,进行交易,暂时不准民间的互市,官府从中获取了收入之后,拿银子购买粮食,满足庆阳府、延安府和榆林镇所需要的粮食。

  这是他认真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做法,和朝廷的规矩有些不符,毕竟朝廷之中的大人,对互市的建议,是让商贾操控,而且是建议彻底免掉商贸赋税的。

  郑勋睿可不会这样干,他不是傻瓜,既然身为延绥巡抚,那么这里就是他说了算。

  榆林卫驻扎的地方,和蒙古部落互市,有着天然的优势。

  草原部落缺少粮食,缺少盐铁,多的就是黄金白银珠宝,此外郑勋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胆的购买战马,手中有粮食,拿来交换,绝无问题,高价的粮食,得到了黄金白银,再从南方大规模的购买粮食。

  玉蜀黍和甘薯,在草原上一定是宝贝,前来互市的蒙古部落会蜂拥而至。

  蒙古遭遇了雪灾,正在深渊挣扎,这个时候的互市,就是敲竹杠的时候,郑勋睿不会客气,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

  郑勋睿来到延绥镇,驻扎在巡抚衙门。

  郑锦宏早就打好了前站,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从米脂县进入榆林镇,郑勋睿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仿佛又进入到了一个原始的部落,或者说是一个乞丐部落。

  榆林镇的面积不大,但是位置非常重要,是朝廷的边镇,这里的所营堡,悉数有榆林卫节制,而延绥巡抚则是直接节制榆林卫,是他们的顶头上司,长期以来,榆林镇负责防御蒙古部落,和山西大同的重要性一样,都是朝廷高度重视的地方,只不过后来由于辽东的军情变化,朝廷的注意力都到辽东去了,相对忽略了榆林和大同等地方。

  榆林镇的卫、所、营、堡等等,完全实行的是军户制度,这是朝廷一直坚持的,从来没有出现过改变,尽管其他很多地方都实行雇佣兵制度了,可是榆林和大同等地,依旧没有改变,这里的军户,不能够离开,必须一辈子驻守。

  郑勋睿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上他没有看见很体面的人,甚至没有看见衣服穿的很完整的人,全部都是破破烂烂的,最令他震撼的是,在归德堡的时候,看见田间里面劳作的几个人,年岁已经很大了,几乎都是直不起腰来了,询问之下,这些人居然是归德堡的军士,这样的军士能够有什么战斗力,要是蒙古部落真的杀过来了,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其他看见的一些情形就不用说了,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一边衣不蔽体,带着小孩,对于身体敏感部位时常显露出来,一点不在乎,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羞耻。

  这样的情形,是对军户制度最大的讽刺。

  谁都知道军户制度难以为继了,延绥连年大旱,几乎是颗粒无收,军户承担的赋税,远远高于农户,农户无法维持,都要造反了,更不用说军户了,更为要命的是,军户拿不到俸禄,可怜的一点俸禄,还要被克扣。

  按照朝廷的规矩,边军每月的军饷是一两五钱银子,其中一两银子可以折合粮食一石,余下的五钱银子,可以拿到手,按照这样的办法计算,军户还是能够养活家人的,可惜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且不说一两银子根本买不到一石粮食,就说粮食的来源,也是依靠屯军种地获取的,若是受灾了,根本不可能有粮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