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见多识广,看了郑勋睿的奏折,张凤翼也是大吃一惊,他想不到郑勋睿居然会调整这么多的军官,上至副将、下至把总,一共六千多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主动提出来要求,恳求到辽东去驻守边关,与后金鞑子决一死战的。
稍稍思索之后,张凤翼决定去专门拜访内阁次辅徐光启,顺便也看看徐光启的身体如何。
带着奏折来找徐光启,本来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奏折首先应该呈奏内阁,看看内阁是什么意见,不过徐光启提前打过招呼。
张凤翼说及情况的时候,徐光启一直都是逼着眼睛的。
张凤翼说完之后,徐光启睁开了眼睛。
“张大人,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下官觉得,这样的调整幅度太大了,恐怕在朝中引发议论,若是有人弹劾,下官担心郑大人难以应对。”
“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张大人,边军的情况,你我都是清楚的,且不说大同、榆林和宁夏卫等地,就说辽东,朝廷耗费无数的钱财,投入到辽东,可是屡屡遭遇败绩,就连本官耗费心神打造的登莱新兵,也毁于一旦,这些情况,难道是突然出现的吗,本官看绝不会的,清扬虽然年轻,可已经发现其中根本问题,这样的中流砥柱,若是得不到支持,将来还有谁能够支撑大明的江山啊…”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徐光启的脸色更加苍白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附上兵部的建议。”
徐光启暗暗摇头。
“张大人尚未明白啊,榆林总兵何耀武,就那么自裁的,事情怎么会这么简单,清扬年轻,朝中没有什么根基,本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若是本官去了,朝廷之中还有谁能够支持清扬,清扬所做的事情,本官已经察觉到了,绝非朝中很多大人可以做出来的,到延安府不到一年时间,彻底稳定了局面,陕西巡抚吴甡大人,有过好多的奏折,本官料定,清扬在榆林肯定会做出大事情来,而且不要多长的时间。”
张凤翼的脸色显得凝重了,稍稍思索了一会,斩钉截铁的开口了。
“下官明白了,郑大人的奏折,下官一力承担下来,兵部这就草拟敕书,呈报内阁审签,至于说其中理由,下官会专门给内阁说明的。”
徐光启点点头,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
第一百六十章 家中来人
郑勋睿正在等候朝廷回复的时候,郑家一百护卫押送玉蜀黍和甘薯种子,来到了延绥镇。
这让郑勋睿大为吃惊,从江宁县到延绥镇,几千里地,路上充满了危险,想不到护院押送种子,送到了延绥镇,更让他吃惊的是,弟弟郑凯华和二姐夫赵单羽和三姐夫梁兴力也跟着来到延绥镇了。
巡抚衙门,厢房。
见到了郑勋睿,郑凯华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哥哥,二姐夫、三姐夫和我都参加了县试,没有能够考上,我们在家中合计了,决定来到延绥镇,跟着你做事情了。”
也只有郑凯华才会开口这么说,赵单羽和梁兴力不会开口。
郑勋睿苦笑,他很清楚,自己成为延绥巡抚,在家乡一定是轰动的,人家看的巡抚都是封疆大吏,权力大的不得了,根本不会在乎他这个巡抚,不过是四品官员,所以郑凯华等人,都是想着来谋一份前程的,最不济也能够将学籍转到陕西来,参加这边的县试、府试和院试,那样比在江宁县简单很多,毕竟北方的学识水平,远不能够和南方比较。
可郑凯华等人根本不知道,榆林镇处于危险的地带,陕西、山西、河南以及山东等地,都不平静。
“父亲是什么意见,大家都出来了,家里怎么办。”
“父亲说了,我在家里不行,没有什么前途,还不如出来跟着哥哥,也好有一个前途。”
郑勋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郑福贵的想法,两个儿子要是都有出息了,那脸上也是有光的,看到谁都是昂着头,再说他已经是殿试状元,郑家在江宁县也成为了士大夫家族,受到众人的尊敬,这个时候要是让郑凯华留在家里吃老本,时间长了,也许就培养出来一个废物。
至于说赵单羽和梁兴力,科举基本没有什么希望了,这么大的年纪,县试都不能够通过,靠着科举谋求前程的道路,完全断绝,还不如出来跟着他,也许有机会谋求到前程。
要求三人都回去,这是不现实的,而且三人回去之后,情绪肯定是不好的,高高兴兴的来,什么都没有得到,灰溜溜的回去,会遭遇到他人的讥笑。
不过在榆林镇,想要自保,想要有前途,那就必须要强壮起来。
郑勋睿的身边缺乏心腹,几年时间过去了,他身边总是那几个人,很难发现有其他的人才,因为他呆的地方不一样,而且流动性很强,几乎难以发现人才,再说他才刚刚开始起步,也不可能发现那么多的人才。
“二姐夫,三姐夫,弟弟,你们是不是下定决心了,不后悔来到延绥镇。”
郑凯华准备开口回答的时候,赵单羽拉了一下他的袖子。
三人都是点头,没有说话。
“好,既然你们下定决心了,那就要听从我的安排,而且要吃苦,在这里没有什么读书人,你们到这里来,也不可能做什么读书人,我这里不需要太多的读书人,你们都没有功名,若是不能够立下功劳,谋求一官半职是非常困难的,你们若是能够立下功劳,我可以保举你们到国子监读书,有了贡监的身份,那个时候,你们的前途才能够真正出现改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