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皇上不忌讳,那是不可能的,但我行得正,不管是皇上还是朝中的大人,都是无可奈何的,但若是我举荐周大人出任内阁首辅了,你想想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内阁首辅是周大人,我控制了淮北等地的局势,更是直接控制了漕运,皇上会怎么想,朝中的大人会怎么看,到时候怕是不用他们在后面暗算,周大人和我之中的一人,就要遭受到算计和惩处了。”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凯华的脸色已经发白了。
尚未等到郑勋睿说完,他就忍不住开口了。
“哥哥,其实我在江宁县就听到一些议论了,说是哥哥是效仿唐朝的藩镇割据…”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壮大自身的实力。”
郑凯华的脸色有些发白,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自身有了足够的实力,就算是皇上想着如何,那都是不行的。
很快,郑凯华的神色变得凝重,多年经商,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闲暇的时候,也看过不少的书籍,特别是在郑家开始兴旺起来的时候。
“哥哥的意思,我明白了,岳父大人的事情,我不会再说了。”
“你明白就好,回去之后,好好京营家族的生意,做的越大越好,做生意的同时,多注意结交一些关系,特别是那些有实力的商贾和士大夫,前往不要去理睬东林党人复社和应社的读书人。”
一天之后,郑勋睿再次在总督府后院设宴,这一次完全是家宴,郑凯华梁兴力郑玉华赵单羽和郑晓玲全部都参加了,包括诸多的侄儿,郑锦宏和玉环也参加了,也包括三伯郑福海的小儿子郑凯涛。
当然也少不了文坤。
这次的宴会上面,郑勋睿表明了观点,包括为什么会提拔文坤,包括对梁兴力和赵单羽的评价等等,郑勋睿说的很是直接,没有遮遮掩掩,他在家族之中的地位已经是至高无上,说话没有必要那么客气,很多时候实话实说,对于家族的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利的。
郑勋睿的话语,让所有人震撼,包括文曼珊等人,文曼珊等人是知道的,郑勋睿非常注重亲情,时时刻刻都想着家人,多年来的所作所为,也表现出来这一点,但在照顾家人的同时,郑勋睿还是注重原则的,不会一味的纵容家人,也看重每个人的能力,有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情。
这一次的宴会,在郑家和文家都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也是这一次的宴会之后,两个大家族的人,都明白了郑勋睿的良苦用心。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协议算什么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大明朝廷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动,这让皇太极忍不住了,尽管他明白想要大明朝廷出现内讧乱起来的计划,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可若是这样等下去,万一若干年之后,大明朝廷没有任何的异动,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光。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明北方流寇再次壮大的消息传到了沈阳。
敏锐的皇太极,很快就发现了机会。
崇祯九年入关劫掠,结果是大清国遭遇到了失败,崇祯十一年初,郑家军趁着大清国勇士攻打朝鲜的时候,突然占领了复州等地,让皇太极的计划泡汤,可以说在大清国成立之后,面对大明王朝的战斗,就没有得到以前那番的辉煌,这是皇太极无法忍受的。
大清国的将士,一切都是依靠武力来说话的,皇太极登基成为大清国的皇帝,大部分的缘由还是在战场上的厮杀,当然也有内部的很多较量,但登基当皇帝了,并不意味着位置就非常的牢固了,若是长时间没有什么作为,内部还是会有其他的声音。
大清国地处北边,不过九月的时间,就已经是寒气袭人,这样的地方,想要大规模的发展,可能性不是很大,大清国真正的目的还是在南方和中原,只有推翻了大明王朝,彻底占据了南方和中原,大清国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
协议签订的时间不长,大清国也没有真正的付出什么东西,相反因为辽东的互市,大清国得到了粮食以及盐铁方面的补充,可以说是养精蓄锐。
这个时候入关,展示大清国的威力,机会是合适的,并且能够劫掠大量的钱粮和人口。
至于说签订的协议,在皇太极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也不需要遵守。
代善豪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阿巴泰阿拜阿达礼杜度等人悉数集中在大政殿的左侧。
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集中在大政殿的右侧。
这两帮人之间,地位不可能一样,代善等人是仰着头的,不会与范文程等人主动说话。而且他们相互交谈的时候,也都是用满语说话,多铎对范文程更是不屑,曾经因为抢夺范文程的夫人遭遇到皇太极的训斥和惩戒,多铎内心对范文程有着很大的意见。按照满八旗的规矩,旗主看上下属的妻妾,那是可以直接迎娶的。
这两帮人之间也不可能调和,范文程等人是汉人,地位一般,按照道理说见到代善等人,是必须要低眉顺眼的,可惜满人权贵实在不将他们汉人当作人看,那也就不可能有相当融洽的关系了。
皇太极在正黄旗甲喇章京杨古利一等梅勒章京图赖,以及一等侍卫索尼等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大政殿。
看这个阵势,谁都知道是要商议大事情的,但不可能是非常机密的事宜,大清国机密的事宜,汉人之中除开范文程,其余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