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在地图上面画出了这么多的符号,就一直在思考,若是图赖得到了杜度和孔有德被打败的情报,会做什么样的选择,认真想想,无非有三种选择,其一是继续朝着山东等方向进军,其二是率领大军迅速进入保定府驰援杜度和孔有德,其三是率领大军迅速返回延庆州城,与多尔衮会和。”
“第一种选择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图赖可不是傻瓜,明知杜度和孔有德被打败,还会去冒险,第二种选择有极小的可能,但依照常理来判断,图赖也不会如此选择,那么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就最大了。”
“我认为图赖会做出第三种的选择,也就是率领四万大军朝着延庆州城的方向前进,与多尔衮会和,与多尔衮会和是最安全的做法。”
“至于说行军的路线,大家注意青县这个地方。”
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地图上面,此刻大家才发现,原来在吴桥和景州意外,青县也被郑勋睿用红笔特别勾画出来了。
“清县是距离图赖、耿仲明和另外一路后金鞑子最近的地方,后金鞑子在青县集中,就能够迅速的离开河间府,进入到顺天府,接着一路的急行军赶赴延庆州城。”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青县,我们要出其不意的占领青县,在这里等候后金鞑子和汉军的到来。”
“大城距离青县只有八十里地,距离不远,我们大可做好一切的准备,牢牢的占据青县。”
郑勋睿的手指指向了地图上面青县的位置。
“若是我预料不错,最先抵达青县的应该是耿仲明及其麾下的汉军,其次是静海方向的一万后金鞑子,最后才会是图赖及其麾下的两万后金鞑子。”
“图赖作战很是谨慎,当初就是率领四万大军进攻河间府府州县城池的,只是在杜度的要求之下才分兵,就算是分兵,自身也是率领两万后金鞑子进攻城池,若是得知杜度和孔有德被打败,图赖会更加的谨慎,要求大军集中大一处地方,整体行军。”
“郑家军将士午时出发,今日之内必须拿下青县,目前的作战部署如此安排,斥候进一步去侦查。”
第五百五十八章 急转直下
更加坚定战略部署之后,多尔衮开始了准备,他最为担心的还是粮草的问题,十五万大军作战,需要太多的粮草,根据他的作战部署,六万大军围困延庆州城,四万大军佯攻大明京城,五万大军横扫北直隶,这样算起来,真正能够筹集粮草的就是杜度率领的五万大军,而且其中还有两万的汉军,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满八旗军士作战,因为移动速度快,因为几乎都是骑兵,故而没有大量携带粮草的习惯,都是打到什么地方,就地筹集粮草。
如今看来大军的粮草尚无什么问题,杜度前不久还专门运送了一批的粮草,可多尔衮必须要未雨绸缪,要求杜度和图赖劫掠更加多的粮草,这样做可能要杜度等人放弃一部分的利益,那就是不要想着总是劫掠钱财和人口,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粮草方面。
多尔衮给杜度写去的信函之中,已经详细告知了作战的思路,并且要求杜度尽量多的筹集粮草,以备大军的需要,信函是用满文写的,这表明了任务的重要,相信杜度看见信函之后,一定会遵照执行的。
回到延庆州城,情况没有丝毫的变化,尚可喜认真执行了多尔衮的命令,每日里都是派遣汉军不断巡逻,每个营房里面的军士多次进进出出,驻守在城内的明军的确被迷惑了,没有任何的行动。
多尔衮很是满意,接着询问尚可喜,是否收到了来自于保定与河间的文书,尚可喜摇头说没有任何的文书,甚至没有口信。
这让多尔衮感觉到奇怪了,保定府城距离延庆州城不过五百余里地,已经好些天的时间过去了,按说杜度应该有文书送来了,最不济也应该有口信带过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杜度作战异常的顺利。忙于去劫掠钱财和粮草,以至于忘记应该要及时禀报情况了。
多尔衮计算了时间,他在昌平州城的时候,派遣斥候给杜度送去信函。斥候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最多两天之内就会有消息,杜度见到了文书,不可能没有行动,而且一定会回信。让斥候迅速带回来。
两天时间过去,依旧没有丝毫的音讯,这让多尔衮有些着急了。
他感觉到了不对,前后的时间计算下来,已经有五天的时间,杜度没有任何的音讯,这不正常,尽管分兵作战之后,杜度是单独指挥作战的,多尔衮不会干涉杜度的作战指挥。但禀报战情是杜度的职责,身为大清国的安平贝勒,杜度应该明白其中道理。
一丝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说杜度遇见什么麻烦了,按理说应该不会的,北直隶一带的明军,几乎都集中在京城和延庆州城两个地方,其他地方也就是少量的一些明军,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前来增援的白杆兵。已经被他打败,主帅秦良玉都被生擒了。
但事实摆在眼前,杜度就是没有任何的音讯,就连派出去的斥候。也没有回来。
作为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敏感的察觉到,可能出问题了,至于说出现了什么问题,多尔衮不敢多想。
就在多尔衮准备派遣大量斥候前往保定府的时候。令他惊恐的事情出现了。
两百多八旗军士回来了,这些军士是跟随杜度出去作战的镶白旗的军士,他们的状况非常惨,衣服破烂的如乞丐,脸上也是菜色加上惊恐的神情,看不见一丝的血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