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明白了,这就前往新丰仓!”
他行一礼便退下去了,申济慢慢走到大帐前,望着二里外映照在阳光下坚固雍京城,申济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他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一念之仁失去了机会,应该在那天晚上进城,那就没有现在的无奈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集结!”
军营内咚咚咚的巨鼓声响起了,分布在三面的十五万大军奉命向东集结,两个时辰后,大军集结完毕,开始浩浩荡荡向东撤军。
雍京城头上,数万守军望着申济大军集结,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紧张起来,难道申济要集中大军,独攻一面吗?
但随着申济大军向东撤离,城头上的守军顿时欢呼起来,欢呼声响彻雍京上空。
皇宫内,申太后已经整整两夜没有合眼,她一闭上眼,就看见雍京失陷,无数军队冲进城内烧杀抢掠,整个雍京和皇宫都被大火吞没,熊熊烈焰中只有申济那张狰狞而扭曲的脸在飘动。
她每天都在盼望援军到来的消息,可每天都没有能等到,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疲惫和焦虑使她觉得自己要发疯了。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太后!太后,好消息!”
申太后蓦地站起身,忽然一阵头昏眼花,她又重重地跌倒在软榻上,身旁的两名宫女连忙一把扶住她,“娘娘,你不要紧吧!”
申太后摆摆手,嘶哑着声音道:“没事,快让他进来,什么好消息?哀家想知道。”
宫女快步走到门口道:“太后让你进去。”
一名宦官快步走进来跪下,“太后,好消息!”
“说吧!什么好消息?”
“回禀太后,申济已经向东撤军,据说已经撤出二十里外,没有停留,还在继续向东撤军。”
“这……这是怎么回事?”
“奴才问了黄大将军,他说,可能是东面出了什么事?申济被迫撤军。”
东面出事?是自己的援军到了,还是楚军已经打进关中?申太后的眉头皱成一团,她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关中大战(中)
夜色中,一队二万余人的骑兵正沿着官道疾速赶往新丰粮仓,这是申济的精锐骑兵,粮仓的安危也关系到这支骑兵的切身利益,他们自身战马的草料只能维持一天,如果新丰粮仓真出了什么事,他们的战马明天就要断粮,这让主将陈健心中充满了焦虑。
陈健今年约四十岁,在皇甫玄德时代他是凤翔总管,是整个关中地区仅次于申济的军方高官,他是依附申家而获得高升,他姐姐便是申济的前妻,在三年前已经病逝,但申济并没有因此而忽视他,而是继续重用,他现在是申济的左膀右臂。
虽然申济并没有告诉他潼关已经被楚军攻破,但陈健还是猜到了一点端倪,他是军中大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有两万军守潼关的危险,尤其在冬天,黄河失去防御作用后,这种危险更加直接。
他也劝过申济,但申济心中已经被夺权占满了,听不见任何建议,而现在,陈健也估计申济心中充满了后悔,所以他才不对自己说潼关已失,他丢不起这个面子。
潼关若被楚军攻破,连陈健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必须要在三更前赶到新丰仓!”
随着命令下达,二万骑兵加快了速度,向新丰粮仓方向疾奔而去。
此时他们已经过了新丰县城,距离新丰粮仓约还有四十里,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冬小麦已经长出一点点绿茬,在寒冷的冬天里静静等待着春天来临。
骑兵队过了一座小桥,小桥旁有一座驿站,是新丰驿,驿站内养有马匹,也有客房,是保证通信畅通和官差们住宿休息的重要设施,听说军队到来,驿丞便带着两名随从拎着几篮酒食等候在大路旁了。
远远看见主将陈健到来,驿丞便迎了上去,“将军,这是驿站准备的一点酒食,请将军就食。”
两名随从拎过篮子,篮子里是五十个白馒头和切好的酱牛肉,还有两壶酒。
陈健抱拳施一礼,命令亲兵收下,他又问驿丞,“这两天有什么异常?”
“有一点,今天下午跑来十几名逃兵,把驿站里的一点银子也抢走了,听他们说,好像是从冯翊郡那边逃回来,说楚军从冯翊郡进入关中了。
陈健点点头,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是楚军攻进了关中,申济还不肯说,他以为能瞒得过自己吗?
他又问:“那新丰仓那边有什么动静?”
“据说那边防御森严,那些逃兵想去偷粮食,还被射死几个。”
“多谢了!”
陈健一颗心放下,他立刻喝令道:“全军再加快速度,进新丰仓休息。”
两万骑兵疾速向新丰仓奔驰而去,驿丞望着他们走远,脸上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
————————
过了驿站没多久,便是一座低缓的丘陵,丘陵山坡很矮,最高处也就十几丈,但这片丘陵占地却很广,延绵十几里,过了这片丘陵再走二十里,便是新丰仓了。
丘陵上覆盖着浓密的森林,此时是隆冬时节,树叶凋零,整片森林显得萧瑟而苍凉,寒风从森林内穿过,发出怵人的吼声,但两万铁骑没有心思去体验森林中的怪啸恐惧,他们加快速度,要穿过这片延绵十几里的山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