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不由想起十年前他第一次来李林甫时的情形,他们穿着破烂的军服,站在不远处的一面墙下,当时好像下着雨,可雨中依然有来来往往的马车,以李林甫宅为终点或者,可谓门庭若市,可现在,眼前的衰败让他怅然若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这种感觉。
马车很快驶过了李林甫旧宅,在嗣岐王的府宅前停了下来,内卫的行动十分迅速,一千士兵已经将嗣岐王府团团围住了,大门前,秦海阳和胡沛云二人刚刚抵达,他们见李庆安下了马车,一起上前施礼,“参见上将军!”
李庆安摆摆手,“不用多礼了,跟我进去看看。”
一群人走进了嗣岐王府内,嗣岐王叫李珍,早在李豫拿宗室开刀,没收他的田产后,便举家逃亡成都,眼下他是南唐的宗正寺卿,在成都有田有宅,日子还算过得逍遥。
但因为他逃走时比较仓促,大量的家财都来不及带走,他便将这些家财封死,等他将来回来时再享用,为防止贼人进来偷盗,他又命十几名信得过的家丁留守老宅,但正是这些所谓信得过的家丁做了内贼,刚开始还老实,但一年前一名家丁无意中发现了一口钱窖,在铜钱的诱惑下,家丁们开始偷盗府中财物,不仅钱窖内的两万贯钱被偷盗一空,内宅不少名贵物品也被偷走了,李庆安今天发现的豹皮就是这样被偷走。
好在这些家丁胆子较小,又拖儿带女,因此不敢做得过分,除了钱窖被偷光外,其余损失并不是很大,大部分房屋都保持着封存状态。
李庆安入主长安后,也曾经没收过一些宗室的房产财物,但主要集中在永福坊和崇仁坊,对于其他坊的大量宗室房宅还没有来得及清查。
他已经准备后天出发去江淮,今天无意中的一次发现,使他想起了这件大事,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必须在南唐覆灭前全部完成。
李庆安刚走进府宅,一名郎将便奔上来禀报:“上将军,弟兄们在后花园鱼池内发现了一条密道,似乎有地下暗室,都被大青石封死,请问上将军,要不要发掘?”
李庆安一怔,这倒没有想到,他本来只是想看看嗣岐王的房宅情况,却没料到竟会有意外收获,他立刻下令:“立刻发掘!”
李庆安也快步向后花园走去,他倒想看一看,昔日被称为富可敌国的岐王,他的儿子到底在地下室内藏了什么?
后花园占地广阔,足有十几亩大,亭台楼阁、假山池鱼,还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布置得十分奢华。
在花园正中间是一片占地约五亩的人工湖,与府外的河水想通,平时府中的看宅家丁做梦也想不到湖中还有名堂,但内卫的士兵们却经验十分丰富,他们进府时便截断了河水的流入,这样一来,河水只出不进,水位迅速下降,露出了假山下的一个地下室入口,用大青石封死了,就算那些家丁发现,也很难打开。
地下室入口地势稍高,当湖水流走一半时,入口周围便没有水了,一百多名士兵已经跳下水,正在用撬棒和绳子打开封门的青石。
只片刻时间,只听轰隆一声,青石坍塌了,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
PS:我承认,这些天在看鬼吹灯,所以情不自禁会出现一个黑黝黝的洞口,然后跑出一只粽子来,开个玩笑!
第六百六十六章 营救家眷
地下室的发掘结果令谁都不敢相信,黄金白银不多,值钱的珍宝也不多,大部分都是铜钱,所挖出来的铜钱堆积成一座小山,超过屋顶,很多都已经霉烂了,李庆安迅速估计一下,连同挖出的一些黄金白银,至少在二十万贯左右。
另外还有两大箱地契,绝大部分是江淮一带的良田,很多地契都已经发黄了,估计是岐王留下的财产。
此时正是下朝时间,政事堂的几名相国都闻讯赶来了嗣岐王府,他们每个人都被这堆如小山般的铜钱唬住了。
“我记得前几年已经在他庄园里挖出来了三十万贯钱啊!怎么还有这么多?”张筠万分惊讶道。
李庆安摇摇头道:“张相国,你还是小看这位王爷的财富了,我士兵说,地窖里面有很多大箱子的痕迹,估计装的是古玩财宝,已经被带走了,这些铜钱是不方便携带才留在这里。”
他又走上前,拍了拍装地契箱子,“这些地契也是,他心里明白,这些地契都会变成一张废纸,所以他也留在这里了。”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裴旻肃然问道:“殿下,你打算怎么处置这些田产财物?”
“我把大家请来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我建议把逃往南唐的宗室都列出清单来,将他们的田产财物全部没收,所得钱物一是用来兴修水利,其次用来办学,减轻朝廷的负担。”
李庆安心里也清楚,没收宗室财物未必会得到政事堂的支持,张筠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王缙犹犹豫豫也会答应,但其他人都是比较正直,不会一心奉承自己,所以他必须进行让步,把这些钱财用于民生中去,这样,他获得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尤其是颜真卿,如果仅仅是没收财物,他未必同意,但用于水利和办学,他同意的可能性就大多了,他的目光向颜真卿望去。
果然,一心办学的颜真卿首先表态支持了,“我支持赵王殿下的想法,这些宗室的财物也是取之于民,现在应该还之于民,用于水利和办学,我非常赞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