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军衙,立刻派人去安排李琮的新住处,又写了一封信,命人带给龟兹王,向他索要侍女仆人,李琮的这点要求,李庆安还是能够满足,他刚刚安排完,便有士兵来禀报:“严先生来了!”
严先生就是严庄了,他一直住在碎叶,没想到他也赶来了,李庆安立刻迎了出来,只见严庄拄着拐杖,慢慢走上了台阶。
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严庄已经渐渐能够独立行走了,只是还不能跑,走路也是一拐一拐,但比起从前瘫软在床上,却又好得多了。
李庆安见他居然能上台阶了,便笑道:“先生将拐杖扔了试试看?”
严庄也笑道:“扔了拐杖其实也能走,只是姿势太难看,拄着拐杖面子上要好看得多。”
李庆安将他请进屋,又给他倒了一杯茶,问他道:“先生是怎么过来的?”
严庄笑道:“封常清从碎叶调来了五万石粮食,我便随运粮车一起来了。”
他喝了一口茶,沉吟一下道:“上次大将军写信来说敦煌之事,我想了很久,倒有了一个方案。”
第三百零七章 漫天开价
“先生请说!”李庆安拎起茶壶。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严庄喝了一口茶,这才缓缓道:“我这个方案就落在庆王李琮的身上。”
李庆安有些醒悟,便笑道:“先生的意思是说,让庆王去敦煌!”
“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沙州能成为庆王的长驻地,那大将军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驻兵沙州,当然,如果庆王关注的重点是河西,那沙州还是属于河西,可如果庆王关注安西,那沙州实际上就属于安西了。”
李庆安背着手来回踱步,严庄的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扯虎皮当大旗,庆王就是这虎皮,他的官职是陇右道诸藩安抚使,那河西及陇右的各家胡藩都属于他的安抚范围,长驻龟兹对河西陇右就难以过问了,如果常驻敦煌,那名义上各边都可以兼顾到,确实是个好办法,至于庆王肯不肯去敦煌。李庆安并不担心,有阎凯在,庆王就是自己的一个工具。
“这件事暂时不急,等吐蕃战役打响了再说,你最好能创造一些契机,让李琮去敦煌师出有名。”
“属下明白,属下会安排此事,另外属下想和大将军商量一下粮食问题。”
严庄在碎叶主要就是掌管各种军需物资,其中粮食是他职权中的重中之重,现在李庆安对粮食也格外敏感,严庄这一说,李庆安也担心起来。
“粮食怎么了?”
严庄微微叹口气道:“碎叶有屯粮二十万石,我以为中原来的移民要几个月后才来,没想到他们已经大量到了,粮食不足啊!”
“已经到了多少?”
李庆安眉头一皱道,他确实把移民这件事忘了,移民绝大多数都是走北庭到碎叶,由数百名官员沿途接待。
“我来之前,已经到了九千三百户,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到来,如果两个月内增加到三万户,那我们至少要留五万石粮食用于安置移民。”
“如果是十万户呢?”
李庆安心知肚明,河东大灾,朝廷已经将移民安西作为解决灾情的办法,仅进关中的三十万灾民都要转移安西,这可远不止三万户。
“如果是陆续到来还能承受,如果是二个月内集中到来。碎叶的二十万石粮食只能用于安置移民。”
李庆安起身披起外衣道:“给我备车!”
这时,门外有亲卫禀报:“大将军,大食使者求见!”
自己正要去找他,他却主动上门了,这最好不过了,李庆安倒不急了,他坐下端起茶碗道:“带他到客房等候,我处理一下政务便来。”
……
贵客房中,曼苏尔有些心情忐忑地喝着茶,尽管他在长安和唐朝皇帝签了和约,但进入了安西,他便慢慢回过味了,恐怕和唐朝皇帝签约只是个形式,真正能不能放人还得看李庆安的态度,在长安他没有和李庆安搞好关系,这令他略略有些后悔。
一杯茶喝完,没有见李庆安的影子,亲卫很勤快地又给他上了一杯茶,曼苏尔耐着性子再喝完一杯茶,还是不见李庆安的影子,他终于有些按耐不住了。便起身向门外走去,一名老者正在院子里慢慢吞吞地扫地。
“请问,你们大将军……”
曼苏尔没有信心再问下去了,那老者头都不抬一下,语言不通啊!无奈,曼苏尔只得又回来坐下,拈起一块细点要吃,忽然他想到什么,将细点放在鼻子上闻了闻,隐隐有一股猪油的味道,吓得他连忙放下,这时院子外响起了脚步声。
曼苏尔一阵惊喜,连忙站了起来,不料进来的却是刚才倒茶的亲兵,亲兵歉意地笑了笑,又给他倒了一杯茶,曼苏尔叹了口气,失望地坐了下来,这个亲兵也是语言不通。
亲兵倒了水又出去了,曼苏尔心中沮丧,又端起茶慢慢喝了几口,他忽然若有所感,一抬头,只见李庆安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正笑眯眯地望着他。
“啊!”曼苏尔连忙站了起来,手按在胸前给他行了一礼。
李庆安拱拱手笑道:“抱歉了,正好有人来汇报军务,耽误了一会儿,让殿下久等了。”
或许是李庆安熟悉大食的缘故。曼苏尔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连忙笑道:“大将军客气了,是我来得唐突,打扰大将军公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