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豫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为了维护他最起码的帝王威信,也为了从皇亲国戚手中夺回一些利益,他不得不找人开刀了。
恰好这时,渭南县有数百名小地主和他们佃农来京告状,霍国公主纵容家奴强占数百顷土地,尤其这里面还包括李庆安的四十顷永业田,他现在的财政拮据之极,也有求于李庆安,李豫便决定用这个无权无势的老公主来开刀。
片刻,左相王珙、刑部尚书李砚和户部侍郎裴旻三人匆匆来到御书房,“臣等参见陛下!”
“相国们平身,赐座。”
“谢陛下!”
宦官们搬来了几只坐墩,三人坐了下来,李泌也在一旁坐了,这时,李豫那拿出京兆少尹崔光远的奏折,对三人道:“这是杨相国转来的奏折,崔光远反应渭南县有数百民众控告霍国长公主纵奴占地,朕已经派人去暗访,事情完全属实,朕决心以此事为案例,进行严厉惩处。”
旁边李泌笑着补充道:“而且这三百顷土地中,有四十顷是安西节度使李庆安的永业田,如果圣上不过问,便开启了侵占大臣永业田的恶劣先例。”
三个重臣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朝廷的财政状态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圣上只能拿一些宗室开刀,霍国公主正好撞上了。
其实这三个重臣都是李豫的忠心支持者,李豫找他们来,也是想对他们说实话。
裴旻沉吟一下道:“臣想知道,陛下打算走多远,是想惩处霍国公主,还是想惩处他的家奴,做一个姿态。”
旁边李砚也道:“臣也这个意思,陛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李豫摆了摆手,让几个宦官退下去,他对三人道:“朕已经查过,霍国公主在关中有三十个庄园,至少有三千顷土地,仓库中的粮食至少有百万石以上,家中金银铜钱更是数不胜数,朕想用强占土地之罪严惩霍国公主,以解朕的燃眉之急。”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王珙开口道:“可是这件事牵涉到了李庆安,事情恐怕就有点复杂了。”
“朕知道,就让李庆安来和朕一起分担这件事的压力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朝廷借钱
李庆安从河中回到碎叶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他一直在家中静静地养伤,左肩的伤势在他回碎叶的途中又出现了反复,化脓流血,伤势有些恶化了,回到碎叶后才发现,他被那一箭伤了筋骨,多亏他身体强壮才勉强抗住,换一个人,左肩必定是残废了。
在安西军首席军医的强制命令下,李庆安被迫在家中休息了一个月,不过这一个月也让他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一个父亲的喜悦。
天刚亮,李庆安便起床了,悄悄去探望他的两个孩子,五个月大的女儿和三个月大的儿子,两个孩子睡得都很香甜,李庆安轻轻摸了摸他们粉嫩的小脸蛋,便蹑手蹑脚离开了,唯恐惊醒了孩子们的睡梦。
李庆安随即来到书房,如诗已经开窗通过风了,桌子上的花瓶里放了一束开得正艳的梅花,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地清新。
他在桌前坐了下来,翻一翻半夜里送来的安西杂报,这是他每天的习惯,杂报总是半夜里印刷出来,然后立刻送来,以保证他每天都能看到。
安西杂报是在李庆安的指示下在开办,仿照朝廷的开元杂报,为官办报纸,主要是刊登一些军政大事,也有许多中原的消息,这些消息都是内务府的情报,从中挑选出一些不涉及机密的事件刊登出来,增加阅读性。
尽管很多消息都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李庆安仍然喜欢看这些琐碎的新闻,只要是发生在中原事情,他都有强烈的兴趣。
不过今天却让李庆安有些意外,昨天晚上的杂报并没有送来,放在桌上的依然是前天的杂报,他又翻了翻旁边的茶几,除了几份报告外,没有应该在昨晚送来的杂报。
“大哥,在找什么?”
如诗端了一碗燕窝快步走了进来,问道:“是在找杂报吗?”
“是啊!怎么没有?”
如诗把燕窝放在李庆安面前,笑着摇摇头道:“昨晚没有送来。”
“怎么回事?”李庆安有些糊涂,就算他不在碎叶,杂报也会天天送来,从来就没有断过,今天怎么会没有了。
“我已经让海棠去问了,应该马上就有消息。”
她说完,门口便响起了一个丫鬟的禀报声,“三夫人!”
是如诗的丫鬟海棠回来了,如诗连忙开了门,只见门口站着一名丫鬟,手中拿着一份刚刚印刷出来的报纸,李庆安一眼便认出来了,应该就是昨晚的报纸。
“三夫人,老爷,报纸刚刚才送来,送报人说,昨晚印好的报纸全部作废了,这是今天四更时才开印的,所以晚了。”
“那他有没有说,为什么要作废?”
丫鬟摇摇头,“我问了,他不知道。”
李庆安接过报纸,果然是刚印刷出来,还飘着淡淡的墨香,他想了想,便写了一张纸条,让如诗交给丫鬟,道:“你把这个给张校尉,让他去问问原因。”
丫鬟去了,如诗又倒了一杯茶,也不打扰他,便悄悄离开了,李庆安换了一个舒服的坐姿,一边喝茶,一边看今天的报纸,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后背,使他的左肩感到格外地舒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