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已就此事和胡镛秘密商量了几次,已经有了初步计划,想到这,张焕微微一笑道:“辛阁老放心,河湟是我西凉军将士用血换来,绝不会拱手让给朝廷,请问第二件事是什么?”
辛云京一直在注视着张焕的表情,见他已明确表态不会让步,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便呵呵一笑,取出一封折子递给张焕道:“第二件事便是我们为支持都督扩军而采取的实际行动,昨日我们十几个陇右大族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五十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食,请都督笑纳,以后每年都会有钱粮支持。”
张焕霍地站了起来,这次河陇剧变后,他痛定思痛,决定用三五年时间打造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大军,想是这样想,要做到又谈何容易,他没有崔、裴等大世家数十年的积累,也没有朱泚那样拥有土地富饶且人口众多地蜀中。
虽然夺下河湟八郡广袤的土地,但大都是高寒之地,更适合养马,不适宜耕种,而朝廷只肯按陇右节度使的定制给他七万五千人的钱粮,其余的十二万五千人的招募和供养就得靠他自己来筹措钱粮,现在,加上在河湟被解放奴隶中募集得的八万军,他手中实际上已经有十八万大军,尚缺的二万军队他可以从河湟被解放的奴隶民团中征集,也可以想办法从关中、河东、蜀中购买青壮奴隶。
这些问题都不大,但如何解决每年供养十二万大军所需的粮食和军饷就成了他最头疼之事,屯田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也可以向别处购买,但钱呢?每年最少百万贯地钱从哪里来?
就算他尽夺金城、开阳、陇西三郡地税收也远远不够,当然,他可以开矿铸钱,也可以畜牧养殖、鼓励桑麻,发展与东方各郡的贸易,但这些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难以奏效,现在陇右大族肯倾力支持自己,这怎么不让他喜出望外。
他向辛云京深施一礼,“陇右世家地支持,张焕铭刻于心!”
卷六 陇右节度 第二百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二)
次日,当晨曦初露,第一抹淡淡的金光铺洒在金城郡巍峨的城墙上时,张焕带着妻儿在八百铁骑的护卫下出现在金城郡一里外的官道之上,此时,官道上已经感到了热浪袭人,空气中仿佛有一种透明的物资在流动,久在清凉庄园中生活的裴莹却一时不能适应,她拉开车帘,眉头微皱着对张焕道:“去病,今年的天气真是反常,现在才六月中旬,怎么就象大暑一般。”
“听老人说天气反常是兵灾的表现,或许这就映证了河湟之战。”张焕放慢马速和马车同行,他微微笑道:“你这么快就忘了吗?那年冬天河水不冻,结果不是回纥入侵?”
裴莹白了他一眼,“我当然没忘,那年冬天我在陇西郡坐船时,有个无赖硬搭我的船不算,还反客为主拿刀与我手下拼斗。”
张焕大笑,“拼斗的结果不就是你膝下多了一子吗?”
他声音略大,旁边几个亲兵紧绷着脸,却在拼命忍住笑意,裴莹脸一红,狠狠瞪了丈夫一眼,刷地将车帘拉上了,过了一会儿,她又将车帘拉开,对张焕似笑非笑道:“假如我这次回京,又在陇西郡遇到一个要搭船的人怎么办?”
“呵呵!那老张只好另娶新妇,重做一回新郎了。”
“你敢!”裴莹低声发狠道。
张焕仰天一笑,腿一夹。加快马速而去,裴莹望着丈夫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时,队伍前进地速度忽然慢了下来,张焕策马到最前面问道:“怎么回事?”
蔺九寒一指前方岔道,“从东面来了一队骑兵,好像有人要过来禀报。”
张焕见从东面来的一队骑兵正停在路旁。里面夹着几辆马车,正有一骑向这边奔来。待近了,他忽然认出,正是自己派到开阳郡接林师母的侍卫,那前面马车中就是师母吗?
侍卫奔近,在马上向张焕行一礼道:“禀报都督,属下已经将林夫人接来。”
张焕点点头,回头吩咐蔺九寒道:“你告诉夫人。就说我让她带孩子过来,见见我的师母。”
说完,他一纵马,驰到师母的马车前,这时杨玉娘已经下了马车,正悲伤地望着张焕,张焕翻身下马,上前跪倒在地。垂泪道:“徒儿特来给师母请罪!”
杨玉娘得到林德隆父子战死的消息,她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头发也变得灰白了,她急忙将张焕扶起,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忽然抱住张焕的头放声大哭。“十八郎,你师傅死了,你林大哥死了,知兵在蜀中也战死了,一家男人都死了,丢下我们孤儿寡母该怎么办啊!”
张焕地眼睛也红了,他急忙站起拉安慰她道:“师母放心,林大哥的儿子就是我地儿子,我一定会照顾好你们。”
这时,林知愚的妻子拉着儿子上前。将他摁在地上。“快!快给叔叔磕头。”
张焕叹了口气,一把将林知愚的儿子抱了起来。见他长得瘦弱,眉眼颇象林知愚,便问他道:“你叫什么名字?”
孩儿回头望了娘一眼,怯生生道:“我叫林果儿。”
“那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我想考进士。”
张焕点了点头,不愧是林知愚的儿子,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玉坠,给林果儿挂上,将他交还师母道:“我会请大儒来教授这孩子,一定会让他实现林大哥的夙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