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信的战马在王宫前停下,一名校尉翻身下马,飞奔上台阶取出一封信对守卫道:“请禀报都督,李将军派我们有大事禀报!”守卫见事态紧急,不敢拖延,立刻转身跑进了王宫。
张焕在这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宫殿里住得并不习惯,不仅仅是它过于陈旧,往日的金碧辉煌已经斑驳褪色,而是在这些大殿里充满了太多的杀戮历史,墙上大片尚未刷去的乌黑色血污令人触目惊心,尽管他已经见过了无数的死亡,但这座宫殿里带来的压抑感还是令他心情烦躁,尤其到了夜里,他的身边仿佛充满了冤魂的凄哭和求诉,醒来是一种无尽的孤独,就仿佛少年夜里惊醒后所面对的漫漫长夜。
他在这里只住了三天,此刻他正收拾行装,准备回到军营大帐中去,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分外回响。
张焕站直了身子,心中有一种不详之感。
“都督,李志远将军急件。”亲兵跑进房内,将信交给了张焕。
不用看信,张焕便已经明白,恐怕是郭士奇所说的事发了,果然,信中一开头便直接说明了,唐军先锋在蒲类县遭遇了葛逻禄人的黑手,死伤两千余人。
但越往下看,张焕的表情也就越加严肃,最后他收了信,慢慢走到了院子里。
五万葛逻禄军,事情比他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几天时间便占据了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在纷乱的安西局势中插了一足,这是葛逻禄人倾巢出动了,张焕忽然意识到,此时的葛逻禄人已经不是吐蕃人扶植起来扰乱回纥后方的土狗,它已经演变成了一头狼,成了安西棋局中的第四个博弈者,如果自己稍为大意,极可能就会被这条恶狼咬伤,从而饮恨退出安西的博弈,张焕的眉头皱成一团,突来的事变打乱了他的安西计划。
接战,这已经是别无选择之举,张焕沉吟片刻便毅然决定调整战略,暂时放弃南下的计划,集中兵力对付葛逻禄人。
他转身便下令道:“传我的命令,立刻发八百里加急到陇右,命胡镛再增加五万兵力至星星峡。”
走了两步他又接着下令道:“命刘帅率三千军守高昌,杨启功率二千军守蒲昌,其余大军立即起兵,返回伊吾。”
卷八 安西 第三百章 葛逻禄人(二)
颉干迦斯得到张焕出星星峡的消息,已经是十天之后的事了,愤怒、着急、焦虑、无奈,种种情绪在这位回纥主帅的心中交替变换,他已经明白过来,张焕其实早就到了星星峡,否则他不会将时机捏拿着这么巧,就在自己与吐蕃大军对峙之时,他便突然下手了。
此时的颉干迦斯已经深陷与吐蕃交战的泥沼之中,面对唐军的杀出,他亦无可奈何,一方面,他立刻派人返回漠北向可汗请求援助,另一方面,他尽可能地封锁消息,不让士兵们知道后路已断,他只希望张焕的进军步伐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但事情并没有象他想的那样发展,在随后的半个月里,一个又一个的消息流星般地向他报来:‘唐军南下’;‘唐军夺取蒲昌县,蒲昌守军悉数阵亡’;‘唐军兵临高昌,守将投降。’
尤其是最后一个消息,使颉干迦斯几乎就要连夜撤军,就在他与手下大将商量对策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张焕的大军离开高昌北上,返回了北庭,颉干迦斯在迷惑了一夜后,终于反应过来,这一定是葛逻禄人出兵了。
乱局,整个安西、北庭地区陷入了纷繁的乱局之中,在安西是回纥军与吐蕃军的对峙,在北庭是唐军与葛逻禄人的较量,还有在南面的吐火罗,数万尚未撤离的大食军在虎视眈眈。
其间还交织着突骑施人的利益、白服突厥人地利益、沙陀人的利益以及数百个大大小小民族的切身利益。
回纥军与吐蕃军依旧在焉耆与龟兹之间对峙,谁也不愿轻易出手。相比之下,北庭的战争却直接、迅捷得多。
六月中下旬,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刻,火辣辣的骄阳直射大地,仲夏到了最艰难的日子,压迫人地暑热,热得无情。干热的风狂暴地横扫着西域大地。
这一天黄昏,张焕地大军终于抵达了伊吾。从六月初出发去高昌到六月二十五日回到伊吾,整整二十余天,唐军几乎走了一个圆,又回到了起点。
伊吾县也就是伊吾郡的郡治所在,县城很狭窄,城墙单薄矮小。县内只有数百户人家,大部分居民都散居各处,以放牧为生,张焕的基地便设在县东南方约三里的一处湖畔,绿草茵茵的草场上扎着数千顶帐篷,一眼望不见边际,延绵十几里,其中。放置粮草物资的后营被一圈营栅包围,这里驻防着重兵,唐军行军千里而战,后勤保障直接就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就在大军开始归营之时,张焕忽然发现,后营栅栏外密密麻麻地停放着马车。似乎也是刚刚才来,他好奇心大起,调转马头便向数里外地后营驰去。
亲兵们也纷纷跟了上前,片刻,张焕便来到了后营处,这里已经围观了许多士兵,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见都督前来,众士兵纷纷闪开一条路。
张换到了近前才看清楚,每一辆大车上都盖着厚厚地粗布。而且这种马车长约四丈、宽两丈、高也是两丈。一般的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而它却有六个轮子。轮子又宽又厚,极为适合在草原或沙漠中行驶,足足有千辆之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