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之内,张焕脸色严峻,他背着手来回地踱步,这件事来得很突然,不过,他也明白这是崔小芙下的手,赶在安西战役结束前再立新君,以便她重新开始执政,新君才两岁,也就是说她还要垂帘听政十六年,张焕冷冷一笑,她打的如意算盘确实不错,赶在自己回去之前让生米做成熟饭,他不由哼了一声,又问道:“裴相国可有派人来陇右?”
站在一旁的是他的几名心腹大将,而从中原赶来之人除了裴明远外,还有另外一人是从长安而来,他便是门下省左拾遗李须贺,也就是那个向往繁华大唐而不肯归国的日本留学生。
他是以回日本探亲为名私自前来安西,他带来了元载的一封信和大量关于皇帝驾崩的内幕消息。
见张焕发问,裴明远立刻躬身答道:“回禀都督,在皇上病重期间,裴相国曾派卢侍郎来陇右商议立新君一事,我们五人以事关重大为由,没有表态,同时已下令各地驻军戒备,以随时待命。”
张焕点了点头,“你们做得很好!”
他慢慢走帐门,望着帐外灰蒙蒙的天空,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打完这一仗,就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卷八 安西 第三百二十二章 安西战略(十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永安元年九月下旬,一支孤独的唐军在数百里荒凉的戈壁和山地间穿行,关英睁开疲惫而通红的眼睛,艰难地望着前方连绵不断的山岭,他们已经迷路了,向导阿明在穿越托云山口最后一座山梁时,不幸失足跌下了悬崖而粉身碎骨。
失去了向导并没有阻挡住唐军前进的决心,他们依靠一路上丝绸之路的遗迹和路边的白骨,毫不畏惧向北而行,但他们并不知道,从托云山口到碎叶不能直行,必须沿着边缘的戈壁滩弧线绕行,以避开山地的阻拦,而阿明生前画的草图却偏偏没有标出这一点,使唐军最终走上了歧途。
他们已经整整走了六天,才走出三百余里,这里的地形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一望无际的戈壁,而是连绵起伏的山地,这里气候干旱,没有森林和河流,在山间的盆地里大多是长满了灌木丛的砾石地,山上是光秃秃的一片,没有大树和绿色。
关英在压力和焦虑中病倒了,他的嘴唇燎起一串大泡,眼窝深陷、颧骨凸起,使得他原本就瘦小的脸庞几乎变成了一个骷髅头。
其他的唐军将士也是一样疲惫,尽管行军异常艰难,尽管他们看不见前路,但在唐军们疲惫的眼睛里都没有一点惧意。也没有人埋怨,他们是要去收复大唐整整失去了近四十年地碎叶军镇,一种为国报效的精神在支持着他们的意志。
大军下了山梁,来到一片平地上,关英停下战马,打手帘向远方眺望,远方依然是灰蒙蒙的群山和笼罩着山岭的雾气。天快就要黑了,一阵阵寒风刮起漫天的尘土向唐军袭来。
关英叹了口气。“大家就地驻营吧!明日再走。”
唐军们纷纷下马,大军便在两座山梁间的盆地里扎下几百座营帐,关英坐在一块大石上,用毯子将自己地身子紧紧裹住,现在最严峻的事情并不是迷路,而是他们快要断水了,已经三天没有看见一条河流。他已经拼命节俭,但还是只剩下半袋水,别地弟兄也可想而知了。
“关将军不要着急,大不了我们就喝马血,总归是天无绝人之路。”一名叫严云的都尉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关英摇了摇头,他忧虑地说道:“我真正担心的不是这个,我担心是迟迟赶不到碎叶,误了都督的军机啊!”
严云沉默了。他们已经行军六天了,按照原计划,他们应该接近碎叶城,但现在他们连去碎叶的路都还没有找到。
“火光!”一名士兵忽然指着远方大叫起来,紧接着许多士兵也跟着高喊起来,“是火光。天啊!我们有希望了。”
关英‘腾!’地站了起来,毯子滑落下地也顾不得拾起,他也看见了,在远方数里外的山梁上一团火在熊熊燃烧,也黑夜中是那么明亮,是那么让人充满希望。
“我去看一看!”严云十分诧异,对方应该看得见他们驻营,却并不惧怕,这是为何?
“严将军,不要吓着他们!”关英连忙在他身后大喊。
“放心吧!我有数。”严云带着一队士兵飞快地向火光处奔去。
约半个时辰后。士兵们抬着一名受伤男子飞奔而来。将他抬进营帐,请随队地军医治疗。这时,严云对快步来的关英笑道:“难怪他要点火,他原来是被狼围住了,在向我们求救呢!”
“他伤得重吗?”这是关英最关心的事情,这个人可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还好!他从石头上跳下,好像只摔断一条腿。”严云笑了笑,又补充道:“他说的是突厥语,我能听得懂。”
“我也能听懂呢!”关英急忙声辩道,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也会一点突厥话似的,他焦急的神态引起了周围唐军一阵会心的笑声。
关英挠了挠头笑骂道:“他祖母地,你们居然敢嘲笑主帅?”
哄笑声却更加响了,艰难行军六天,直到此时,唐军们才终于舒了一口气。
次日,那名被救的男子终于醒了,他叫做图尔克,就是热海旁边的贺猎城人,听说有人在这里找到了金子,他便和其他几个寻金人一起结伴而来,不料却遇到了狼群,其他同伴皆被狼群所噬,他被困于孤崖,幸得唐军所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