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的唐军见巨石战有了效果,顿时士气大振,他们也开始收起弓箭,改用巨石攻击,一百余唐军高举盾牌形成一面长长的盾墙,有效地抵挡住城下射来的箭雨,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开始从城头砸下,堵住了前进地道路,使得离城门只剩七八步远地葛逻禄人寸步难行。
骨头断裂的‘咔嚓’声、被砸中时地痛苦惨叫声、身躯被石头砸断的剁肉声,交织在一起,城墙下仿佛变成为人间地狱,开始有人往回逃了。
施洋贴靠在一面城垛后,从墙洞中紧紧地注视着护城河对岸约五十步外的十几名骑马之人,他早就注意到了,从进攻到现在这十几骑始终没有动过,他们中间应该有今晚葛逻禄人的首领,可是,这十几人中到底谁是他们的首领呢?五十步外,他分辨不出他们的脸。
施洋略一思索,立刻向怀中摸去,他记得怀中应该有一封书信,是他升为队正的任命书,找到了,施洋将信取出,又抽出一支箭,将箭头咬去,直接把信穿在箭杆上,他立刻张弓搭箭,‘嗖!’地将箭信平射出去,箭信宛如一羽白鸽掠过夜色,准确地飘落在十几骑黑影的面前。
这时,施洋手中的弓箭已经换成了他的钢弩,他将一支弩箭放入箭槽中,慢慢举起,钢弩搭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瞄准了那封白色的箭信……
城下,一名亲兵翻身下马,上前拾起了城上射来的箭信,“大酋长,是一封信!”
亲兵连忙将信双手递给了阿瑟兰,阿瑟兰叹了口气,天已经快亮了,眼看要成功,可惜唐军的巨石阵却让他的偷袭最终成了泡影,他随手接过信,扭头喊道:“点一个火把来!”
就在他扭头的瞬间,一支弩箭闪电般射到了,‘噗!’地一箭射穿了他的脖子,一阵剧烈的疼痛使阿瑟兰张大了嘴,手一松、信飘落下地,他轰然从马上摔落下来。
天已经亮了,城墙下在堆起了五尺高的乱石中到处是成堆的尸块,血肉模糊,一千多葛逻禄人葬身在乱石阵下,离城洞最近的一人已只剩下一步之遥,却被砸扁在一块巨石之下,大队葛逻禄人在天亮前便已经撤离了,他的大酋长中箭落马、生死不知。
施洋带着十几名士兵在城外视察他们的战果,经过一夜的苦战,大部分人都已经疲惫不堪,连战俘们都回营睡觉去了,今天将放假一天。
“队正!你看。”一名士兵忽然指着西方大叫,施洋回头,只见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是骑兵,一支骑兵正向这边疾驰而来,几名士兵惊慌失措地转身要逃,施洋却一把拦住了他们,“不要慌,看清楚再说!”
骑兵越来越近,这时,城上已经欢呼起来,是唐军的骑兵,施洋看见了一面金黄色的大唐龙旗在队伍的上空高高飘扬。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八章 疑踪惊现
唐军三千人的骑兵队是碎叶都督曹汉臣亲自率领,他是今天凌晨抵达朱雀城视察时得到玄武城的急报,惊骇之下,曹汉臣连城门都没有进便赶赴玄武城救援,整个碎叶也只有他一人知道施洋的真实身份,大唐皇帝陛下的义子,却又是碎叶军下的一名小兵,说起来都是不可思议之事,三个月前,当曹汉臣想以金龙道的功绩提升施洋为校尉时,却意外地收到了皇帝陛下的秘密手谕,命令他施洋的任何功绩都要打折计功,并严禁他泄露施洋的真实身份,曹汉臣是军人出身,他能理解陛下的一片苦心,只有在风雨中长大的树才会更加粗壮茂盛。
曹汉臣率军飞驰到了玄武城前,老远他紧张的心便安定下来,城头依然飘扬着大唐军旗,玄武城无恙,这时,施洋和其他两名队正一起上前行礼,“参见大将军。”
“你们干得漂亮!”曹汉臣马鞭一指城墙下的辉煌战绩赞道。
施洋抢先一步上前沉声道:“回禀大将军,这是三百名弟兄浴血奋战的结果,还有三千战俘拼死相助,我们才击退四千葛逻禄人的进攻。”
‘三百人?’曹汉臣一怔,他扫了一圈便问道:“你们的方校尉呢?他到哪里去了?”
“回禀大将军,方校尉三天前率人去乌兹曼山采石,尚未归来。”黄队正和杨队正一起上前道:“这次击退葛逻禄人的进攻,弟兄们一致推举施队正代理校尉才立下此奇功。最后葛逻禄人地撤兵也正是由于施队正一箭射倒敌酋的缘故。”
曹汉臣仰天大笑,他翻身下马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施洋的肩膀,“我就知道你这小子藏而不露,果然又立功了。”
施洋立刻单膝跪下,“卑职不敢居功,请大将军将此功劳给弟兄们和三千战俘,卑职愿和他们一起分享。”
曹汉臣凝视着他半晌无语。他忽然冷冷一笑道:“本将军的决定岂是你一个小小的队正所能左右?你再敢多言,我必治你犯上之罪!”
他手一挥。厉声喝道:“进城!”
下午,唐军大队开始起拔返回碎叶,虽然葛逻禄主动来挑衅,但曹汉臣却没有与葛逻禄人正式开战的权力,甚至安西都护王思雨也没有,此事必须要报皇帝陛下来决定。
施洋也在返回碎叶的队列之中,他因此战被升一级。为第五斥候营校尉,黄队正和杨队正同时被升为副尉,另外所有参战地官兵皆记大功一次,助战的三千战俘则在筑完玄武城后将全部释放,若愿留在碎叶者则享受移民同等待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