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枭雄_高月【完结】(1071)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上岸赶去河内郡了,杨元庆感到很庆幸,今天幸亏拦截住了这两艘船,否则他将来和罗艺交战时,就会面对对方火油的袭击。

  杨元庆赞许地对巡哨校尉道:“这次你们拦截有功,每人赏百吊钱,记你甲等功一次!”

  校尉大喜,两次甲等功即可升一级,他单膝跪下谢恩,“谢总管封赏!”

  船主脸都吓白,原来这位将军就是传说中的杨元庆,他砰砰磕头求饶,“杨总管饶命啊!小人再不敢给他们运货了。”

  杨元庆随即吩咐校尉:“把火油卸下,这两艘船就地征用,让他们立功赎罪!”

  ……

  虽然李渊也拥有了火油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但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慨,一次火油风波使他意识到了军事技术在战争中传播的迅速,像火油,一旦它在战争中发挥了威力,那么所有势力都会急切地寻找它;还有沙盘,他听说王世充也开始使用了,那么李渊的军队中肯定也会出现。

  再比如在河内郡确立的医护兵方案,它能大大减少士兵的死亡,那么不久以后,其他势力中也会出现女医护兵的身影,这些都是无法避免,关键还是看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统帅能力,以及钱粮支援,运输能力,兵源富足等等硬实力,这些才是打胜仗的保证。

  火油迟早会被各个势力普遍用于战争,这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火油只是一种资源型武器,不是什么秘密,李轨就使用了火油和薛举作战。

  但他还有真正的王牌部队,他的陌刀重甲军,那才是别人难以学会的杀手锏,重甲的炼制和新型陌刀的打造,这才是他的绝密技术,他决不能让任何人学会。

  杨元庆的行军元帅府位于河北县县城内,由县衙临时改成,他刚走到府门前,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启禀总管,从前的杨太守回来了,正在军衙内等候。”

  “杨师道吗?”杨元庆微微一怔。

  “正是他!”

  杨元庆大喜,杨师道居然回来了,这个消息顿时将火油风波给他带来的不快一扫而光,他翻身下马便快步向军衙内走去,一进门便正要遇见了杨师道。

  杨师道也看见了杨元庆,他眼睛里的神情有些复杂,有一种重回的尴尬,也有心中的忐忑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他慌忙上前施礼,“师道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连忙扶住他,轻轻在他肩头捶了一拳笑道:“这次回来,若再想逃可就没门了。”

  杨师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杨元庆并没有因为他这几年的离去而变得冷淡,就仿佛他昨天才离去,他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笑道:“我离去时你曾说过,假如有一天我想另找一条出路,就来五原郡,太守的位子依然给我留着,我可以随时来就任,所以我这次回来了,继续去当我的五原郡太守。”

  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你不用去五原郡,我有更好的位子留给你,你跟我来。”

  杨元庆转身向官房走去,杨师道也跟了进来,两人坐下,杨元庆又命亲兵上了茶,这才坦率地问他,“这次你来,是投奔我杨元庆,还是投奔杨侑?”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杨元庆必须要丑话说在前面,因为杨师道的身份不同于一般人,处理得好,他将来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助力,但处理不好,他也会成为自己的阻力,他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不容含糊。

  杨师道微微笑道:“你看我是先来找你,还是直接去太原找杨侑?”

  杨元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只是要把话说清楚,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以杨师道的智慧,他不可能去助杨侑,尽管他是皇族,他也会向前看,而不会去留恋一个旧王朝。

  “好吧!先给我说一说洛阳的情况。”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二十四章 临战增帅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救援弘农郡的紧急朝会正在这里召开,两仪殿是内朝,是举行小朝会之地,只有一些重要大臣才有资格出席这里的朝会。

  李渊坐在高高的玉阶龙榻上,因为昨晚一夜未眠的缘故,他双眼里布满了血丝,精神显得有些憔悴。

  “各位爱卿,先议第一件事吧!关于军属换重臣之事,各位爱卿觉得是否可行?”

  两天前,杨元庆命太常少卿薛收出使长安,提出用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以及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首,换取在李叔良一战中被俘的一万余关中士兵的家眷。

  这件事在大朝上商议时争论很激烈,几乎是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李渊本人是赞成的,窦诞是他女婿,宇文歆和刘政会是他起兵时的心腹,李叔良和夏侯端的尸体他更想接回来厚葬,只是他若独断决定,显得他有点过于自私,所以他希望重臣们支持他。

  裴寂对李渊的心思极为了解,窦诞、宇文歆、刘政会三人都是李渊的心腹,窦诞还是他的女婿,而一万多士兵的家眷大多是老弱妇孺,光耗粮食,不事生产,除了让杨元庆有点难受外,留着也无用,不如和杨元庆交换。

  裴寂站起身道:“陛下,臣闻窦诞、宇文歆和刘政会身陷敌营,却坚贞不降,此忠烈之臣我们若不能善待,不闻不问,冷漠待之,不知会寒多少大臣的心,阻止多少人才俊杰前来投靠,而一万多士兵都降了北隋,甘心为杨元庆卖命,他们的家眷我们却替北隋恩养,忠贞者冷之,背叛者厚之,这岂不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之事?陛下,反对者无非是不想让杨元庆如意,可他们却没有想到我们的坚贞之臣还在北隋的狱中饱受折磨,古人有千金买骨之说,我们却心怀狭隘,一叶障目,厚叛卒而轻忠臣,孰轻孰重,陛下当自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