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建成也柔声道:“元吉,好好想一想再说,不要再让父皇生气了。”
其实李建成也知道,父皇不过是想要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罢了,能够堵住众人的嘴,安抚住朝臣,那这件事就算过了,这个时候,怎么能打击皇家的威信。
李元吉感激地看了一眼兄长,这才缓缓道:“父皇,孩儿虽然在太原有过一些顽劣之事,那只是年少不懂事,经过太原失守的惨痛教训,孩儿已经痛改前非,潼关抢人,孩儿确实无辜,父皇,人心难测啊!那黄君汉早有投降杨元庆之心,可又不想落下背主的恶名,才想出这个借刀杀人之计,借口是我抢了他的女人,所以他才一怒投降,这样,他是忠烈义士,孩儿却成了卑鄙小人。”
这个解释勉强能说得过去,李渊的脸色稍好一点,又继续责问他:“那你为何不去救孝恭,使他孤立无援,以致大败!”
“父皇,真是冤枉死孩儿了。”
李元吉眼中委屈的泪水涌出,“弘农兵败,所有的罪责都压在孩儿身上,难道孩儿就这么不顾大局吗?杨元庆亲率数万主力抢占阌乡县,潼关援助弘农之军根本就过不去,赵侍郎不顾孩儿劝阻,一定要去救援陕县之军,以至于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这件事孩儿一直悔恨万分,为什么不强行阻拦他?”
说到这里,李元吉的声音哽咽起来,李渊的心软了,这是自己的儿子,他相信儿子说得是真话,他再坏也坏不到这个地步,他也长长叹息一声,为赵慈景之死而难过。
“可是……你应该去救一救慈景,他毕竟是你姐夫,你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战死?”
李元吉眼睛又红了起来,颤抖着声音道:“孩儿不知道他会战死,以为他会突围而逃,若知道,孩儿拼死也会去救他,那个时候孩儿身负潼关重责,杨元庆亲领大军在侧,若是丢了潼关……孩儿真的……真的是不敢轻举妄动。”
说到这里,李元吉失声痛哭起来,李建成也跪倒在地,替兄弟求情,“父皇,四弟的解释完全合理,他身负坚守潼关之重任,确实不能轻举妄动,不能把兵败责任加在四弟身上。”
“你们都起来吧!”李渊长长叹了口气。
……
次日一早,李渊在朝会上宣布,弘农兵败,非齐王不救,杨元庆率屯重兵于阌乡县,引诱潼关之军出击,意指关中,齐王身负潼关之重任,不能轻举妄动,处置得当,有功而无过。
弘农之败,非战之过,是朝廷东进时机有误,窦建德未能牵制住杨元庆,使杨元庆及时回兵援助洛阳,非李孝恭指挥不力,赦李孝恭无罪,所有阵亡将士皆加倍抚恤,以示皇恩浩荡。
一场三万人几近全军覆没的惨败,便以不追究任何人责任的方式告以结束,李孝恭心中悲愤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当天晚上,李世民来到了李孝恭的府上。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三十三章 兄弟生隙
“圣上一味求稳,要影响军心啊!”
书房里,李氏兄弟相对而坐,李孝恭满眼通红,他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搁,痛心疾首对李世民道:“潼关将士人人知道那浑蛋抢了黄君汉的女人,人人知道他是心怀嫉恨不肯出兵,圣上却偏信他的话,当将士们都是傻子吗?”
李世民默默替他倒了一杯酒,叹了口气,“其实有些细节便可说明真相,黄君汉在当天傍晚遣散了五千军队回潼关,这些军队和将领都知道黄君汉要投降了,这个时候离杨元庆发动进攻的时间还早,他完全可以率军去接管阌乡县的防务,阻止黄君汉投降,可是他没有去做,而是坐等杨元庆渡河占领阌乡县,由此便可以看出他是希望杨元庆断了弘农军队的后路,报复你弹劾他之事,这是他的内心狠毒,但不是根本败因,我非常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他明明是率两万军去援助你,父皇却任命他为潼关大帅,这样就混淆了他的职责,这场战役之败,父皇有很大的责任,其实屈突通说得很对,一战确实不能设二帅。”
李孝恭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喷着酒气道:“你说得不错,潼关本来就有一万军驻防,足可以防御十万人进攻潼关,他却用三万人防御潼关,后来赵慈景要去救我,他只给了赵慈景五千人,明显是让他去送死,潼关斥候发现赵慈景军队被围,危在旦夕,他却下令关闭潼关大门,不准任何进出,摆明了是让赵慈景去死,他心肠狠毒,连自己姐夫都可以派去送死,他真以为自己能欺上瞒下吗?”
说到这里,李孝恭高声下令:“带他们进来!”
片刻,亲兵把两名中年男子领了进来,他们跪倒在地,“小民参见王爷。”
李孝恭指着他们对李世民道:“这两人是人证,是潼关外面的商人,亲眼目睹那浑蛋抢了黄君汉的女人,我派人去潼关找到他们。”
“你们说说当时的情况。”
一名商人点头道:“小人当时在西撤的人群中推销干粮,大概离潼关有两里的官道上,我们看见一百多军士骑马冲上来,围住了一辆马车,马车旁有四人和他们恶斗,结果当场杀死了两人,另外两人被围住,那些骑兵便从马车里拖出一个女人,长得很美貌,将她横在马上,向华阴县方向奔去了,后来那些军士回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齐王殿下的亲兵,回禀王爷,当时官道上还有很多运送粮食的士兵,他们也看见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