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又有点担心父皇的态度,“可是父皇已下旨三个月不准动兵器,这会不会让他认为自己是出尔反尔?”
房玄龄微微笑了起来,“任何事情只须要一个理由和借口,现在朱桀吃掉唐使,已激起朝野极大愤慨,这个时候圣上顺应民意,出兵攻打朱桀,不仅不是出尔反尔,反而会赢得民望,属下认为,陛下一定会欣然同意。”
“会不会在时间上来不及?”
李世民很谨慎,“隋军为河北之战进行一个冬天的战备,而我们没有任何战备,我能否坚持得住?”
“殿下,此一时彼一时也!隋军要进行战备,一时因为冬天严寒,其次河北已满目疮痍,饥民遍野,他们的军队根本得不到补充,同时隋军还救助饥民,所以他们必须要进行战备,而我们则不同,我们在春天作战,气候宜人,更重要是荆襄是富庶之地,不愁军粮,更不用赈济灾民,我们不需要什么战备,需要的是兵贵神速!”
房玄龄的分析使李世民毅然下定了决心,“先生所言极是,我这就进宫说服父皇!”
二月十五日,唐帝李渊以不伦之罪强烈谴责朱桀食人,并封秦王李世民为征东大元帅,率十万精锐唐军出武关讨伐南阳朱桀,同时暗令西安王李孝恭率十万驻巴蜀之军走秭归道,向夷陵进军。
就在隋军大举进攻河北之时,唐军也发动了南方战役,出动二十万大军进攻荆襄。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六十二章 激战七里
在乐寿县以北约十里外有一片低缓的丘陵,东西走向,长约七里,故名七里坡,横亘在乐寿县和河间城之间,在广袤的冀中大平原上,这样的丘陵极为罕见,它突兀大平原上,在乐寿县的北面形成了一座天然屏障,同时也是一处制高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丘陵长七里,宽一里,高约十余丈,丘陵顶部平坦,传说这是汉朝献王的陵寝,数百年来不断有盗墓贼来这里挖掘,使丘陵上布满了一个个的盗洞,许多盗洞内涌满了地底的泉水。
由于大战爆发,丘陵上原本茂密的树木已被砍伐一空,使这座丘陵成为一座光秃秃的土丘,砍伐的树木变成了营栅,窦建德的夏军在这座丘陵上驻扎了两万精兵,由大将王伏宝率领,在丘陵南面数里外,便是窦建德军队的数十里连营。
营寨内有清泉,有粮食,有大量弓矢巨木,更有后方大营援军,使得这座丘陵成为了隋军的拦路之虎。
这天上午,隋军十万大军缓缓抵达了七里坡以北数里,大军就地扎下连营,树起营栅,埋下鹿角,筑造起十二座四丈高的眺望塔,分布营盘四边。
在一座眺望塔上,杨元庆凝视着远处的七里坡,身后站着十几名重要将领,坡上隐约可见密集的营栅,这座丘陵他必须拿下,否则敌军从高处冲下,会令他十分被动。
不用杨元庆开口,身后罗士信上前一步,躬身道:“末将愿请缨拿下七里坡。”
罗士信之所以主动请缨,是因为他听说山坡上的敌军主将是王伏宝,他早有心和王伏宝再战一次,以雪当年轻敌之耻。
这时,裴行俨也上前道:“末将也愿意领兵一战,请总管准许!”
早在大业二年,裴行俨便在齐郡历城县和罗士信比试过一番武艺,那时罗士信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当时,裴行俨略占上风,只是被杨巍破坏,比武没有出结果,后来罗士信在突厥蒙兀部大显神威,挑杀蒙兀部第一勇将,从那时起,裴行俨就想再和罗士信比试一场,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而杨元庆却严禁他们二人比武,那么比试带兵作战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较量。
杨元庆看了他们二人一眼,微微一笑道:“就由罗将军先率一万军攻打七里坡,如果罗将军攻不下来,再由裴将军上!”
罗士信用眼角余光微微瞥了裴行俨一眼,心中冷笑一声,武无第二,有自己在,他裴行俨休想有任何机会!
“末将遵命!”
隋军大营内轰隆隆的鼓声敲响,营门大开,一支由两千骑兵和八千步兵组成的军队在罗士信的率领下向数里外的七里坡浩浩荡荡杀去。
七里坡虽然延绵七里,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坡原,由于风雨侵蚀和河流影响,它也形成几个陷落带,夏军大营便位于中间最大一片坡原上,长约四里,几乎被整个营盘占据。
此时,营栅上方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他们手执弓弩,紧张地注视着隋军缓缓开至,主将王伏宝站在士兵之中,魁梧的身材使他明显高出士兵一大截,俨如鹤立鸡群。
王伏宝年约四十岁上下,长一张国字方脸,俨如刷子般的粗眉下,一对豹眼炯炯有神,充满了男人的坚毅。
王伏宝最早是高士达的部将,大业七年窦建德起事后他便投奔了窦建德,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累累战功,被窦建德视为左膀右臂,但在上个月的幽州大战中,他因为救援窦建德来迟,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众将皆迁怒于他,说他欲死窦公而自立。
王伏宝当然知道,这是他平时功高引起将领们嫉恨,但他确实没有办法,他本身的任务是袭击上谷郡,因为罗士信阻路才改为北上涿郡,但窦建德是在一夜之间便被隋军攻破,他长翅膀也飞不到。
虽然窦建德口口声声说不会责怪他,但命他来守七里坡,王伏宝便明白,窦建德还是对自己不满,或者说对自己有了猜忌,否则不会让他这个头号大将来守七里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