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头戴斗笠,和农民一样身穿短褂,裤腿高高卷起,他刚刚插了半亩秧,正坐在地头和几名老农喝水聊天。
一名侍卫给他的大碗倒满了凉茶,递给他,“殿下,请喝水!”
李建成接过茶碗笑呵呵问几名老农,“今天咸阳的夏收怎么样?”
李建成虽是太子,但他平易近人,和农人共同耕种,大家并不畏惧他,一名老农叹口气说:“今年是小年,农作物普遍收成不太好,连树上的果子也稀稀疏疏,今年麦子较去年减产两成,估计秋稻也不会太好,殿下,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建成点点头,“老丈尽管说!”
“殿下,能不能请朝廷在田税上也稍稍变通一下,比如小年减产时,田税能不能也稍稍降低一点。”
老农说出这个建议,其余老农都纷纷赞成,说到他们心坎上了,李建成沉吟一下道:“你们说得有道理,这件事我会回去和大臣们商议,再草拟一个合理的方案,争取圣上同意。”
老农们大喜,纷纷感谢,这时,另一名农人终于忍不住道:“殿下,我有一件事想反映一下。”
李建成笑了笑,“但说无妨!”
“我有个侄子,参加高丽之战被俘,一直在高丽做苦工,几个月前被隋军所救,后来回了家,还带回一匹隋朝送给他的马,这种情况下,他对隋朝心怀感激也是人之常情,偶然会念起隋朝的好处,不料把官府惹恼了,硬说他是隋朝探子,把人抓去官府,马匹也没收为官,现在人还关在县衙,不知殿下能不能……”
“岂有此理!”
李建成的脸当即便沉了下来,取出他的金牌交给身后侍卫,“就说是我的命令,让县衙立刻放人,把马也还给人家,不准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老农顿时跪下,心中感激万分,“多谢殿下仗义相助!”
李建成连忙扶起他,“不必多礼,这件事是我不察,我会着令各地官府,不准再抓捕从高丽放回的士兵,隋朝救人,我们却抓人,这会冷了天下人之心?”
“殿下是宽厚之人,愿大唐的官员都和殿下一样,那便是我们小民之福。”
正说着,一名侍卫跑了过来,禀报道:“太子殿下,齐王来了,说有紧急事情。”
李建成看见不远处的官道上停着一辆马车,旁边还有百余名骑马侍卫,便站起身向马车走去,很快来到马车前,李元庆已从车上走下来,他见大哥建成一身乡农打扮,腿上还沾着淤泥,不由笑道:“大哥怎么变成了老农了?”
李建成叹息道:“不事耕作,不懂悯农,若天天坐庙堂,怎知民间疾苦,算了,不跟你说这个,你有什么要紧事?”
“大哥请上马车详谈,和我的军队有关。”
兄弟二人上了马车,李元吉便把昨晚封德彝找他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李建成眯着眼睛,忽然问道:“你和封德彝很熟吗?”
“和我见过两次,关系很一般,不跟他和宇文谙关系不错,但宇文谙也没告诉过我,我昨晚也很奇怪,他为什么来找我,为何告诉我这件事。”
李建成缓缓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不是找你,他其实是为我而来,你明白吗?他知道你会调头来找我。”
李元吉这才恍然,他顿时有一种被利用之感,半晌恨恨道:“我说他怎么会突然对我热情起来,原来只是托我带话,却又不明说,此人竟如此心机,令人不喜。”
李建成微微笑道:“这很正常,你也不要怪他,他深受父皇宠信,如果他明着来找我,会使父皇生疑,从而影响他的仕途,此人很会做事情。”
“好吧!就算我不怪他,那这件事该怎么办?老二打我新军的主意,我该怎么应对?”
李建成冷笑了一声,“他是想借这次中原之战的机会,把所有军权都夺过去,今天是你的新军,过几天又会调我的关东之军,他动什么心思我清楚得很,哼!他休想如意。”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三十九章 妥协援兵
关中地区一共由三郡组成,西面是扶风郡,中间是京兆府,东面则是冯翊郡,其中扶风郡的军队是李世民的势力,被称为关西之军,而冯翊郡的军队则被称为关东之军,自然是李建成的势力。
冯翊郡的驻军主要有三处,一是永通仓,有驻兵一万,由大将盛彦师率领,其次是蒲津关,也是驻兵一万,由大将常何率领,还有就是潼关,驻兵一万,由大将罗艺率领。
罗艺在归唐后,受到唐廷冷遇,李渊封了他一个闲官,王爵也不了了之,但太子建成却再三举荐他,终于说服了李渊。
在太子的建议下封为潼关主将,罗艺也投桃报李,主动归顺为李建成派系,成为李建成手下得力的干将。
正是盛彦师、何常以及罗艺等三人鼎力报效,使李建成拥有了自己的嫡系军队。
加上四弟元吉的三万新兵和叔父李神通的三万关内军,李建成拥有了近十万军队,还有朝廷百官的支持,使他的势力要强于二弟李世民。
但此时李建成却多了一分忧思,他忽然发现秦王竟然利用中原大战的机会,开始吞噬他的军方势力,令他极为不满,李建成也无心再继续视察夏种,当天便返回了长安。
李建成直接回到了皇宫,此时已是下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李建成站在武德殿前等得满头大汗,这时,一名老宦官匆匆跑来,“太子殿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