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沿着上山石阶向灵塔上奔去,杨元庆和三名侍卫迅速收集弓矢,也跟着飞奔上山。
这时,从小门内无数士兵蜂拥而出,向山顶追去。
……
灵塔叫阿阇梨塔,是杨坚为纪念抚养他长大的智仙尼姑所修,一共修建七层,采用东海白玉石为材料,防火防震,坚固异常,塔内里面供奉阿阇梨的铜像,另外还有她的一张画像,是挂在杨坚书房。
为了保持安静,灵塔内只有两名年迈的老尼照料,塔四周有围墙,杨元庆带着八名侍卫冲进院子,两名老尼姑见过杨广,吓得连忙合掌施礼,“不知太子殿下驾临,有罪!”
杨广一摆手,“速把院门锁上,再把塔门也封锁!”
片刻,白玉塔的铜门关闭,铜门坚固,里面用铁栓插门,极难撞开,他们迅速上了顶层,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惊心动魄的逃亡,使杨广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依然牢牢抱住紫玉匣,不肯放手。
杨广喘了几口气,稳定住了情绪,对给他治脚上的杨元庆笑道:“元庆,今天多亏你在,否则孤今天在死在仁寿宫,你的护驾之功,孤会铭记于心。”
杨元庆用供桌上的灯油将药丸浸泡,敷在杨广脚踝上,他指着旁边几名侍卫笑道:“多谢殿下,这是卑职份内之事,其实他们才是功臣,请殿下重重赏赐他们。”
八名侍卫都感激地向杨元庆望来,杨广心里明白,这是杨元庆让自己笼络这八名侍卫,他们才会更加卖命,杨广对他们笑道:“今天你们都有大功,孤自会重赏你们。”
八名侍卫一起跪下,“卑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命!”
这时杨元庆走到一堆弓箭前,整理弓矢,一共是十八把弓,二十几壶箭,大多是步弓,只有三把骑弓,杨元庆自从武艺突破后,力量大涨,他已经能开三石强弓,已超过他师傅张须陀,而眼前这三把骑弓,最强也只有一石,不是很顺手,但只能勉强凑用,他又捡了四壶骑弓箭。
“你们都来挑选弓箭!”
八名侍卫得到杨广的亲口许赏,心中振奋,纷纷上前挑弓箭,片刻,人人都已装备,杨元庆沉思了片刻,对杨广道:“殿下,微臣要部署了。”
杨广点点头,“孤已经说过,孤的安危就交给你,一切由你负责。”
杨元庆立刻开始部署,塔高五层,底层反锁后就不用管,第二层安排四人,第三层两人,第三层也是两人,第五层由他护卫杨广,众人一一领命,纷纷执弓拿箭下楼去了。
杨元庆走到窗前,注视着塔外的情形,这里视野极广,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脚别宫和仁寿宫的情形,他看见了,山中从林内出现了大群左卫士兵,正迅速向白玉灵塔围来,其中混杂一名身着紫袍的文官,格外显眼。
“那人就是柳述!”杨广咬牙切齿道。
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十六章 仁寿宫变(八)
塔内一时安静下来,杨广从墙角拾起一支木炭,在光滑的白玉墙壁上重重写下了‘大业’两个字,他久久地凝视着这两个字。
“元庆,你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杨广回头问道。
杨元庆靠在墙壁上,默默地望着杨广写字,他知道‘大业’是什么意思,他也能体会到杨广此时的心情。
“卑职想,这应该是殿下心中的梦想。”
杨广赞许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这确实是我的梦想,这将是我登基后所用的年号,这也是父皇对我的期望。”
杨广凝视着墙上的‘大业’二字,又像是对杨元庆说,又像自言自语,“父皇将国号定为开皇,也就是开创之意,他就像汉高祖,开创了新的大汉江山,又像文景之治,登基二十年,积累下雄厚的国力,在开皇二十年,父皇立我为嗣,他便改年号仁寿,父皇将安享晚年,将江山交付予我,对父皇是仁寿,而对我却是大隋中兴之开始,所以我决定将年号定为大业,我要建立前所未有的丰功伟业,建立一个强盛的大隋帝国,我杨广也要成为千古一帝。”
杨广慢慢回过头,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杨元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元庆不知不觉也被杨广的雄心壮志所感染,他想到历史上杨广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以及他最后悲惨死去,落下千古骂名,使杨元庆的热血沸腾起来,他竟生出一种慷慨赴义的勇气,他克制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殿下有雄心壮志,卑职深为敬佩,但想建立大业谈何容易,大隋王朝其实已危机四伏,关陇权贵是锐矛,北方士阀为冷箭,北齐杂胡是利刃,还有突厥、吐谷浑的外患,殿下的大业必将会四面树敌,身临险境,殿下可曾想过,何为盾?何为铠?何以御之?”
杨广眼前一亮,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这名年轻的小将,杨元庆竟然看透了他所面临的危机,他的话字字说在杨广的内心深处,使杨广竟产生一种知己之感。
“那你说,何为盾?何为铠?”
“卑职以为,民心为盾,缓图为铠。”
杨元庆单膝缓缓跪下,他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即将登基的君王根本不是什么荒淫无耻,荒淫无耻不会一生只有三子两女,而且基本是皇后所生,更不是昏庸无能,昏庸无能开凿不了运河,创建不了科举,开拓不了西域,修建不了长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