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枭雄_高月【完结】(1455)

  窦皇后是窦氏家族嫡女,当初李渊父亲早逝,导致李渊家族在关陇贵族中地位低下,几乎要被赶出关陇贵族行列,就是因为窦家和独孤家在关键拉了李家一把,才使李渊得以入仕,而李渊娶了窦氏之妻,更使他有了后台。

  李渊入主关中建立唐朝,也离不开关陇贵族的全力支持,其中以窦家和独孤家的支持最大,才使李渊要兵得兵,要粮得粮,迅速建立了势力,作为投桃报李,李渊自然要立结发妻子窦氏为皇后。

  窦氏为人宽厚,待人以善,宫中上下都很敬爱她,自从李渊母亲独孤太后去世后,窦氏更成为后宫之主,李渊的众多嫔妃都由她掌管。

  在丈夫的众多嫔妃中,窦氏惟独不喜欢张婕妤,认为她使圣上费神过多,每次幸临她的寝殿后,圣上总是一身疲惫,窦氏认定她是狐狸精,不懂得爱惜男人。

  只是圣上极为宠爱此女,令窦氏心中虽恨,却也无可奈何,表面上装得对她宽容关爱,只待寻找机会收拾此女,此时趁丈夫转移了注意力,窦氏冷冰冰的目光向张婕妤瞥去。

  此时李渊头上裹着病巾,一脸疲态,正躺在榻上看一本秦王李世民刚刚送来的奏疏,李世民建议朝廷火速在巴蜀和荆襄募兵,以防止荆襄被萧铣和杜伏威乘虚杀入。

  同时建议朝廷暂时采取防御之势,巩固关陇荆襄,不要再急于扩张,而李世民又指出,隋军虽取得中原之胜,实际上已精疲力竭,国力耗尽,还要填河北和中原两个大窟窿,暂时也无力攻唐,请父皇不过过于担心。

  次子李世民的这些建议和劝慰,句句打在李渊的心中,使他心中大为宽慰,扬了扬奏疏对窦氏笑道:“二郎确实不错,很有见地,难怪皇后这么宠爱他。”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八章 宫乱之根

  李渊的四个成年儿子都是窦氏所生,在四个儿子中窦氏最喜欢次子世民,这也是正常,在连生几个女儿后,终于又生下一个儿子,而且聪明异常,怎能不令她疼爱。

  更重要是,窦氏家族支持秦王李世民,总在窦皇后面前美言李世民,久而久之,窦皇后对次子除了疼爱之外,更多了几分偏心。

  窦皇后听丈夫夸奖世民,她立刻满脸笑容,“那孩子从小就聪明能干,十几岁就为圣上分忧,圣上忘了吗?”

  “朕当然没有忘,朕还记得……”

  李渊话没有说完,殿下有宦官高喝:“太子殿下觐见!”

  这一声喝喊打断了李渊的话头,他点点头,“宣他觐见!”

  窦皇后却有点被扫兴了,她冷冷瞥了一眼张婕妤,“太子前来,你不懂回避吗?”

  张婕妤一惊,连忙放下汤药碗,“婢妾这就回避。”

  她连忙向李渊行一礼,从后面走了,窦皇后极为不悦地哼了一声,“宫中有些人越来越不懂规矩,看来是我太宽容了。”

  李渊知道妻子是借题发挥,而且张婕妤不及时回避,确实有点不妥,他心中只好苦笑一声,不敢多言。

  这时,太子李建成快步走了进来,却发现母亲也在房间里,心中一惊,慌忙上前跪下,“儿臣建成,叩见父皇母后!”

  窦皇后对长子远没有对李世民那样疼爱,不过毕竟是亲生儿子,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皇儿是来探望父皇的病情吗?”

  “是!儿臣担忧父皇龙体,特来探望。”

  李渊也点点头,“皇儿平身!”

  “谢父皇。”

  李建成站起身,他心中有点犹豫了,母后在这里,他再告二弟的状是否合适?他知道母后很疼爱二弟,自己说多了,恐怕反而引起母后的不满。

  李渊是何等老辣,他一眼便看出太子神情有异,似乎有话要说,便笑了笑,“皇儿有什么重要之事吗?”

  李建成还是要说,若不说出来,临津关和永通仓的势力都会保不住,他便含蓄道:“儿臣一直担心隋军会进攻潼关,但今天儿臣听罗艺说起,潼关现由二弟亲自担任主帅,统领潼关之军严密防守,这样一来,隋军将无懈可击,父皇可以放心了。”

  母后住在深宫,未必知道军中的势力之分,李建成便用这种办法含蓄地向父皇告了状,窦氏果然没有听出来,兄弟二人不和之事她也从娘家那里听闻一点。

  但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争夺帝位继承权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宫中没人敢把这件事告诉她。

  窦氏还以为长子在夸奖兄弟,她也欣慰地笑了起来:“你们兄弟都是为父皇分忧,刚刚你二弟还上了奏疏,深得你父皇赞许,你主文,世民管武,文兄武弟,可保大唐江山永固。”

  李渊却明白了,次子世民在趁机夺取潼关的兵权,打乱了势力平衡,这无疑是在乱上添乱,他心中有些恼火,但现在他也需要次子为他守住关中,还不是兄弟翻脸的时候。

  李渊沉思片刻,事情已经发生,再让世民退出潼关兵权已是不可能,为今之计,只能另给太子利益,平息这场兄弟之争。

  其实李渊也考虑过,太子必要掌一定军权,以平衡秦王在军中一家独大,现在大半关陇军势在秦王手中,孝恭又独占巴蜀和荆襄两大势力,过于宽了,须分割给太子一部分,正好这次中原大战,孝恭兵败,便可趁机调整他们之间的势力分配。

  想到这,李渊淡淡道:“隋军占领中原,野心未必肯止步,朕很担心隋军会进攻关中,朕考虑让世民全面负责防御关中,另外孝恭也须全力以赴在荆襄募兵,巴蜀和汉中就不让他过问了,他也没有这么多精力,朕想让你推荐汉中和巴蜀总管,你看何人比较合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