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颜贺达干说话轻言细语,非常和蔼,但和蔼的笑容里总藏着那么一丝难以捉摸的冷意,就像一朵美丽的花下,藏着一颗小小的尖刺一样。
对方说得是突厥语,但杨元庆却用汉语笑道:“宰相依然有勇力,只是你的勇力不在战场上,而在谈判桌前,你的一句话可以抵上十万大军。”
“殿下太高抬我了。”默颜贺达干依然是用突厥语。
“呵呵!我哪里抬举宰相,事实如此嘛!”杨元庆用汉语笑道。
这是一种无声的斗争,默颜贺达干精通汉语,但他用突厥语,杨元庆精通突厥语,但他却用汉语,一种语言的选择,就是主动权的争夺。
接下来双方沉默了,杨元庆含笑喝着茶,默颜贺达干也端起茶杯,这里没有喷香的热奶茶,只有刚煎好的绿茶,清淡悠长而没有草原茶的浓冽。
沉默良久,默颜贺达干终于选择了汉语,他微微欠身道:“这次我代表可汗前来,一来是表达突厥对大隋的敬意,二来是想通报大隋,颉利可汗已经登位,很期待隋使前去祝贺,以维护我们两国恒久的友谊。”
杨元庆却淡淡道:“当年启民可汗登基,是亲自来大隋接受大隋皇帝陛下册封,始毕可汗登基,也是亲自来大隋,接受大隋皇帝册封,处罗可汗是因为两国相争,但去年两国已和解,突厥承认我们是前隋的继承,那么为什么颉利可汗却不想前隋一样,来大隋接受册封?”
杨元庆的语气虽然平淡,但话语却十分锐利,一句话刺中本质,为什么颉利可汗不接受隋朝册封?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令默颜贺达干表情有些尴尬,半晌,他干笑两声方道:“我们突厥有句谚语,奴隶有一天种会弑主,只有兄弟才能情谊永恒,我们愿和大隋结为兄弟,永不侵犯。”
杨元庆呵呵笑了起来,“草原的兄弟也未必可靠啊!当年处罗可汗杀死始毕可汗,乌木扎毒死乌图,我可没有体会到草原兄弟的情谊在哪里?”
说完,杨元庆哈哈大笑,站起身向大堂外走去,他只是来寒暄,具体谈判是由崔君素负责,默颜贺达干脸一阵红一阵白,像座石雕一样僵坐在座位上。
……
杨元庆回到自己官房,他并不是无礼,而是他对突厥使者施的下马威,在他桌上摆放着一封刚从长安送来的紧急情报,情报上说突厥使者和唐廷进行了会谈。
虽然不知道会谈的内容是什么,但结果是唐朝用隆重的礼节送突厥使者离开长安,这说明唐朝和突厥的会谈成功了,极可能是唐朝答应了突厥的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突厥的首鼠两端,一方面和唐朝相好,另一方面又和隋朝谈判,利用隋唐之争捞取最大的利益,或许它和唐朝能达成什么协议,毕竟唐朝和突厥无仇,也没有领土相邻,没有利益矛盾。
但隋朝可以吗?就算隋朝答应突厥的一切条件,突厥就不会入侵隋朝吗?答案显然是不。
杨元庆和突厥交往多年,对突厥了解实在是透彻,这是一个很务实的民族,只认利益,而且极为记仇,丰州之战的数十万冤魂,突厥人绝不会忘记。
羊群和狼谈判,无论送给狼多少羊羔,羊群最终也逃不掉被狼猎杀的命运,无论隋朝送给突厥多少利益,也阻拦不了突厥南下掠夺的事实,对付突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消灭它。
在现阶段,隋朝还一时没有这种实力,只能想办法牵制住突厥,而牵制住突厥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它的另一个敌人,以前是乌图部,现在是西突厥。
杨元庆坐在官房里静静地沉思着,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殿下,是我!”这是魏征的声音,他是崔君素的谈判副手。
“进来吧!”杨元庆知道他是来给自己传递消息。
魏征匆匆走进,他脸色凝重,看得出谈判并不顺利,“说吧!突厥开出了什么条件?”杨元庆冷冷道。
“回禀殿下,突厥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是确立双方不再是附庸从属关系,是平等两国,第二是全面放开贸易限制,不再限制货物类别,也不再限制民间贸易。”
“那第三呢?”前两个条件都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他想知道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第三个条件便是要求我们把乌图余部交给突厥。”
“好大的口气!”
杨元庆忍不住怒极而笑,“那他能答应隋朝什么?突厥能给我们什么好处?”
“他们答应两年之内,绝不南下侵隋!”
房门口传来崔君素的声音,他走了进来,向杨元庆施一礼,“双方实在难以谈下去,所以暂时休会。”
杨元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大隋之主,是最高决策者,他如果不冷静,就会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
杨元庆背着手走到窗前,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当他心情烦躁时,他就会来到窗前,看一看远处的田野,看一看天空中的蓝天和白云,他的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
“还有什么?”杨元庆的声音变得平静了。
魏征和崔君素对望一眼,他们都感受到了杨元庆的平静,这是他们希望看到情形,只有杨元庆冷静,他才会做出有利于大隋的正确决策。
崔君素连忙躬身施礼,“他说如果双方都能友好的达成共识,他们的可汗愿意迎娶隋朝贵族之女为突厥第一侧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