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堂是李建成和大臣们商议政务的议事堂,就在偏殿的另一边,不多时,两名侍卫领着杨师道匆匆走进了务本堂,李建成已经先到一步等候他了。
杨师道立刻上前躬身施礼,“隋臣杨师道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李建成微微一笑,“杨相国请坐!”
“谢殿下。”
杨师道坐了下来,李建成也在上首坐下,他笑眯眯问道:“这半个月来,杨相国住得可好?有没有什么怠慢之处。”
杨师道连忙欠身道:“多谢殿下关心,师道住得非常好,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也没有干涉自由,师道深表感谢!”
李建成呵呵一笑,“你是隋朝相国嘛!身份尊贵,当然是我们大唐的贵客,这是应该的。”
停一下,李建成又问道:“不知考虑了半个月,杨相国是否有了新的答复?我希望我们能愉快地结束会谈。”
杨师道淡淡地笑了笑,“事实上前两天我已经接到了楚王殿下的最新命令,一直想找个机会和殿下再好好谈一谈,直到今天才来,让殿下久等,真是抱歉!”
李建成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不知道楚王殿下是什么态度?”
“楚王殿下说,为了表示出我们大隋的最大诚意,可以接受唐朝提出的要求。”
李建成大喜,“也就是说,你们答应关闭会宁郡银矿,是这样吗?”
杨师道郑重地点了点头,“不仅是关闭会宁郡银矿,而且我们正式决定,停止银钱的发行,我可以坦率地说,这并不是为了你们的朝廷,而是楚王不忍剥夺关中和巴蜀普通民众的财富,不忍让他们承受高昂的粮价,在我们看来,关中和巴蜀的民众迟早也是大隋的子民。”
李建成冷哼了一声,“是你们大隋的子民?”
杨师道眯着眼笑了起来,“难道殿下不认为河东、河北的民众也是大唐的子民吗?”
李建成一怔,半晌,他缓缓点了点头,“说得好,将来无论是隋亡还是唐亡,天下民众皆会是对方的子民。”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八十七章 建成态度
李建成亲自将杨师道送出了东宫大门,虽然名义上他可以全权代表大唐和隋朝达成和解。
但实际上,这种隋朝的重大变化他必须要向父皇禀报,如果他真的擅自答应或者拒绝什么,那么等待他的,将是父皇的雷霆之怒。
直到最近李建成才渐渐品过味来,父皇为什么总是对他不满,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有的事情他做得不到位,父皇是把很多政务都交给了他,但并不代表父皇把权力也交给他。
很多政务是他拍板做出决定,但这不应是最后一步,他还有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做,他没有向父皇集中汇报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怎么行权。
正是这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做,使父皇对他产生了猜疑,他有没有越权?有没有隐瞒重大事件等等?时间久了,父皇自然就由猜疑变成了不满。
李建成的这个领悟虽然来得有点晚,但思路是正确的,就像董事长虽然不干涉日常经营,但也要看报表一样,李建成就是忘记了需要做一份旬报、月报之类呈给皇帝李渊。
李建成已经决定每十天做一份奏疏汇总表上呈父皇,让父皇了解朝廷十天来发生的大小事情。
他送走了杨师道,刚回到自己书房,一名宦官便进来禀报道:“殿下,杨洗马有事情要禀报,已经等待多时。”
杨洗马就是出任太子洗马的杨峻,太子洗马是比较亲近太子的一个职务,一般都是由太子亲自举荐,往往是选用自己的心腹。
杨峻虽然是杨元庆的亲兄,又有叛父嫌疑,名声不太好,但李建成并不在意,依然举荐他出任太子洗马一职。
李建成点了点头,“让他进来!”
不多时,杨峻快步走了进来,杨峻今年已经三十四五岁了,他和杨嵘投降唐朝后,因为背叛父亲而被人不齿,更因为杨元庆的缘故,李渊也不用他们,只封他们兄弟每人一个低等的爵位,给一份俸禄就打发了。
但太子建成比较宽容,因为太子妃求情,他便将杨家兄弟养在东宫,杨嵘任侍卫军官,杨峻则出任幕僚。
杨峻比较有学识,而且心机很深,给李建成出了不少主意,深得李建成的信赖,提醒李建成应该给皇帝李渊送奏疏汇总,便是杨峻在三天前的建议。
杨峻无论在做幕僚,还是出任太子洗马,都对李建成一如既往的忠心,所以李建成视他为心腹,把一些重要的隐秘事交给他去做。
杨峻上前深施一礼,“殿下,微臣有事禀报!”
李建成明白他要禀报什么事,便对书房的几名宦官道:“你们都退下!”
宦官们退了下去,房间里只有杨峻和李建成两人,李建成微微一笑,“你说吧!有什么消息?”
“尹公让我转告殿下,最近圣上睡眠很不好,常常半夜失眠,为此很苦恼,如果殿下能够及时表现出体贴之意,必会使龙颜大悦,另外,尹德妃还从圣上的语气中猜测,皇后的身体状况有点不妙,但消息被封锁,不知是真是假。”
尹公就是尹德妃的父亲尹贵平,尹德妃为了寻找外援,便让父亲和李建成搭上了关系,李建成也愿意尹德妃成为自己的宫中内线,他便命杨峻作为自己的代表和尹贵平联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