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沉默了,圣上病倒,皇后又要仙去,大唐可谓命运多舛,时局什么时候才能平静下来?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这时,泾州总管段德操匆匆走来,段德操是陇右人,属于关陇贵族系后裔,年约三十五六岁,长得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好读兵书,最近才被太子渐渐重用,他参与攻打西秦国,率五千军击败了三万吐谷浑军队的支援,被封为柱国,出任西海郡太守,可谓文武双全。
但由于他在河西时得罪了李神通,一直被打压,不得重用,最后是萧瑀把他推荐给太子李建成,求贤如渴的李建成在调阅他的卷宗后,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说服李渊,把他调为泾州总管,这次李建成北征关内道,他被任命先锋大将。
正是段德操的及时率军赶回,才使唐王朝逃过了一次奇耻大辱,在关键的时刻,段德操立下了救驾大功。
赵文德听旁边人说,此人就是段德操,他急忙道:“段将军,圣上要见你,请随我来。”
段德操点点头,跟着赵文德进了养心殿……
病房内,李渊身体极为虚弱,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他正向封德彝低声交代一些事,“关于咸阳令韦义节之事,你安排人去一趟咸阳,要详细了解白天杨元庆在咸阳做了什么,韦义节又做了什么?这件事调查详细后向朕禀报。”
李渊有点怀疑韦氏家族和杨元庆有什么暗中交易,否则杨元庆不会把韦义节拉出来说事,他记得几年前丰州第一次科举时,韦家有两个子弟高中,这次杨元庆敢如此大胆亲自带兵入关中,是谁给他提供的消息?极可能就是韦家。
其实李渊的骨子里也是一个比较偏执之人,杨元庆把韦义节作为条件之一,明眼人都看得出,杨元庆是在故意挑拨韦家和唐朝的关系。
其实李渊也感觉到了一点,但他认为韦家和杨元庆肯定有什么事情,否则杨元庆为何不说独孤家,不说窦家,偏偏要提韦家。
不管怎么说,他心中对韦义节极为恼火,就仿佛韦义节在和杨元庆联手羞辱他,官复原职?哼!还想再担任礼部侍郎吗?
封德彝之所以极被李渊信任,就在于他摸透了李渊的心,当年他可是虞世基的心腹,对虞世基观心术学习得很透彻,运用到李渊身上,也是得心应手。
封德彝知道李渊心中其实很悔恨,悔恨不该答应杨元庆的条件,早知道援军会来,他就强硬一点,也不至于被杨元庆羞辱,还被迫答应了让他心不甘的条件。
但李渊作为皇帝,他是金口玉言,又不好反悔,心中恼羞成怒,就拿韦义节来出气,这就是李渊的心思,封德彝摸得清清楚楚。
封德彝眼珠一转,低声道:“陛下,其实关于三个条件,陛下也可以变通,避实就虚,比如韦义节官复原职,陛下可以让他为礼部侍郎,然后过两天再查出他在咸阳的问题,把他免职甚至问罪,再比如撤出洛阳,可以撤出,然后再回头占领,或者留一座空城在那里,把人和物资全部转回关中,这些都是可行的手段。”
李渊闭上了眼睛,半晌缓缓道:“你去安排人吧!好好调查。”
“微臣明白了,这就去!”
封德彝躬身施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李渊又闭上了眼睛,封德彝的建议,可谓说到他心坎上了。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段德操将军到了。”
“宣他觐见!”
片刻,段德操匆匆走进御书房,深深行一礼,“臣段德操参见陛下,愿陛下早日龙体康健。”
李渊微微一叹道:“要是每一个大臣都像爱卿一样替朕分忧,朕就不会生病,这次长安城破就是一面镜子,让朕看到了很多忠臣,也看到了很多并不很忠心的大臣。”
段德操心中惶恐,圣上和他说这些,可不是什么好事,他连忙又躬身道:“他奉太子之命,日夜兼程,赶来救驾,可惜没有能阻止隋军破城,臣心中有愧。”
“你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因为爱卿的到来使杨元庆不敢再攻皇城,保住了朕的性命,有救驾之功,所以朕一定要好好封赏爱卿。”李渊的声音很微弱,但语气中却充满了赞誉,尽管他心中有些悔恨答应杨元庆的条件,但他却是从心中感激段德操及时到来,使他躲过了被俘之耻。
“臣宁可不要任何赏赐,也希望陛下的龙体能早日康复。”
“多谢爱卿关心,朕加封你为左屯卫大将军,封爵陇西郡公,赏金一万两,赐长安美宅一座,良田五十顷。”
段德操有些惊呆了,在他记忆中,好像还没有哪个大臣获得如此厚赏,他当即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含泪道:“臣愿为陛下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李渊笑了笑,又道:“这次招募的五万新兵虽然没有能起什么作用,但好好训练以后,会给朕立下功绩,这五万新军朕就交给你训练,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遵旨!”
段德操心里明白,这就是圣上对太子的赏赐,实际上就是把五万新军拨给了太子,这一次自己给太子争脸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轻微骚乱,紧接着有人哭起来,李渊一怔,对身边宦官道:“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宦官奔了出去,片刻,宦官满脸泪水走进,他终于忍不住,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