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说,我没有害你父亲,我绝没有这个想法!”
王世充一边躲闪,一边争辩,“此事我也不知,我拨下钱粮命官员好生善待,这是他们克扣粮食,害死了你父亲,若是我所为,我怎么还会让你领兵,怎么还让你兄弟出去办事?李君羡,你想想清楚。”
李君羡当然知道是下面人所为,但罪魁祸首是王世充,是他把自己父亲关起来,他已经恨透了王世充,决意要杀他。
李君羡一言不发,挥戟又刺,这时他已把王世充逼到角落,眼看王世充已无法再躲过这一劫。
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厉喝:“住手!”
门口士兵纷纷闪开,百余名唐军涌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刚刚接到消息,李君羡去刺杀王世充了,这令他大吃一惊,现在还不能杀王世充,王世充被杀,南方的各路诸侯就没有人再肯投降唐朝。
他急忙赶来,在关键时刻喝住了李君羡。
李君羡虽然恨极了王世充,但他不敢得罪李世民,李世民掌握着他的仕途,李君羡放下了长戟,狠狠瞪了一眼王世充,将来再杀他。
王世充已经愣住了,呆呆地望着李世民,他认识李世民,几年前李世民率军去雁门郡救驾时,他们打过交道。
一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涌入王世充心中,他终于明白李君羡为什么敢杀他,已经洛阳城已经被攻破了,甚至就是这个李君羡献了洛阳城。
他无力地靠着墙滑坐在地上,深深低下了头,李世民冷冷看了他一眼,回头给亲兵使个眼色。
亲兵走上前把一顶官帽和一只红色小瓷瓶放在王世充面前一丈处。
“你选择吧!瓶子里是鹤顶红。”李世民语气极为冷淡地说道。
王世充慢慢抬起头,紧紧盯着眼前的两件物品,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向前爬走,李世民的嘴角已经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王世充爬到两件物品前,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了官帽。
……
河东道龙泉郡永和县,这里紧靠黄河东岸,对岸便是关内道延安郡,滔滔黄河水便从县城三里外奔腾而过。
此时天气严寒,大雪覆盖了永和县的官道和渡口,人烟稀少,只有稀稀疏疏几名雪橇行夫坐在渡口边的亭子里聊天,等待着客人上门。
就在这时,一名行夫站起身,指着远方惊讶地喊道:“你们快看,有军队来了。”
其余几人都纷纷站起身,他们也看见了,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向渡口方向而来,一眼望不见边际。
不知谁喊一声‘快跑!’,几名行夫慌忙奔进黄河内,上了自己的雪橇,赶着驴子,向北方逃去……
一支由三万人组成的隋军穿过永和县,正向渡口浩浩荡荡而来,队伍旌旗招展,气势庞大。
在队伍的最前面,一杆赤鹰大旗之下,正是杨元庆的心腹秦琼,秦琼将三万突厥骑兵堵进井陉后,他便接到了杨元庆的命令,命他将中井陉之事交给李靖,火速率三万军赶赴延安郡。
杨元庆当年有十二口用大马士革钢打造的锋利横刀,是从虞庆则府中得来,后来这十二口横刀他分别赐给了十二名大将,并在刀柄上铸上了号码。
这种号码代表着一种心腹程度,虽然杨元庆从来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比如第一号横刀他给了杨思恩,杨思恩双腿残疾后便离开军方从政,目前出任兵部尚书,这把横刀是杨思恩的镇宅之宝。
第二号横刀给了杨巍,虽然杨巍在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方面,似乎还稍差一点火候,但在杨元庆的信任程度上,他仅次于杨思恩。
第三号横刀给了马绍,他从小兵时便跟随杨元庆,虽然能力不著,但忠心耿耿,从无一丝一毫异心,经受二十年的考验。
第四号横刀给了师弟罗士信,而秦琼拿到的是第五号横刀。
秦琼和杨元庆呆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比不上苏定方,也比不上裴行俨,但他的刀号却要比这二人要靠前,这种信任程度让秦琼心中十分感动。
正是因为有这种信任,秦琼才更加谨慎地遵从杨元庆的命令,不管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各地怎么肆虐,甚至突厥骑兵来太原城下挑衅,烧毁了大半个晋阳宫,秦琼依然严令不准出击。
他非常清楚一旦太原城沦陷的后果,也非常理解杨元庆的理念,只保住人,一切财富都可以重新创造。
秦琼深懂做人之道,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的份量,有的人能做枭雄,争霸天下,但有的人只能做大将,跟随创业,而他秦琼没有那种野心和魄力,做不了枭雄,他只能做大将,一同跟随主公创业。
那么跟随杨元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秦琼从来就不看好李唐,他是齐人,关陇贵族垄断的唐朝不会有他的前途。
“秦将军!”
一名斥候从前方飞奔而至,打断了秦琼的思路,秦琼勒住了缰绳。
“什么事?”
“启禀秦将军,我们发现黄河对面的乌云堡有唐军驻守。”
乌云堡紧靠对岸的黄河渡口,是隋军修建来控制渡口的军堡,平时有驻军五百人,秦琼沉吟一下问:“可知堡内有多少敌军?”
“回禀将军,具体唐军人数不知。”
秦琼也知道军堡容量不大,最多也只能容下八百人,他毫不犹豫下令,“立刻渡河,夷平乌云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