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坚吓出一身冷汗,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箭速,而且是双龙出水,箭法之快、准、狠,令他叹为观止,他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只能靠本能来防御,胯下战马被杨元庆的箭吓得唏溜溜一声暴叫,前蹄扬起,箭变成了射向马腹,就在箭即将射中马腹的一瞬间,张仲坚右脚踢出,疾快无比,一脚将箭尾踢偏,箭擦着马腿而过……
但射人的一箭,张仲坚却躲不过了,箭已到脸上,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张口硬生生咬住了箭头,‘嚓!’的一声,牙齿迸裂,箭射进了他口腔,在这生死的一瞬间,箭尖紧紧抵住他的口腔内腭停住了。
四周围观的士兵都一片惊呼,都以为张仲坚必死无疑,张仲坚慢慢从口腔里拔出箭,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此时他已是浑身冷汗,几乎要虚脱了,他觉得自己就是从阎王殿前打了一个转回来。
他在外闯荡十年,这样的比箭不下二十场,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凶险,使的性命悬于一线之间,不仅是因为杨元庆箭法高明,更重要是张仲坚上了当,杨元庆的第一箭给他留下了力道强劲的深刻印象,对箭的速度反而有点忽视了,而后面两箭却改成了速度,直射他忽视速度的弱点,几乎让张仲坚命丧当场。
张仲坚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这是他从未有过的重挫,他忽然有点恼羞成怒,抽出一支箭,下面该轮到他了。
卷五 龙腾虎跃斗京华 第十六章 欲盖弥彰
杨元庆的铁箭和双龙出水的神技令周围的左武卫士兵叹为观止,一名身材偏瘦年轻火长胀得满脸通红,高声大喊:“大丈夫若不学此弓术,练弓何用?”
他的叹息却没有引来其他士兵共鸣,众人都对他报以不屑的神色,此人光喊不做,徒有虚名,在左武卫士兵中是出了名。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回了校场,下面是赤髯汉的三支箭,他的身手不凡,居然敢用牙齿咬住箭,那么,杨元庆能躲过他的三支箭吗?看着杨元庆那漫步悠闲的姿态,众人目光中都闪过一丝忧虑,已在不知不觉中,杨元庆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偶像。
杨元庆放慢了马速,在六十步和八十步之间徘徊,他并不用刀,每个人有不同的应对射箭方式,像张仲坚喜欢用兵器格挡,但这也说明他的控马技术不到火候。
杨元庆却没有固定的方法,他是因地制宜,他身经百战,战场经验远远超过张仲坚,在战场上,冷箭会从四面八方射来,他不仅需要眼睛看,耳朵听,更多是要凭一种直觉,这个时候,他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一根神经。
杨元庆的马步不快,实际上他已经在寻找那种混战时的感觉了,几乎不看张仲坚一眼。
张仲坚也并不因为杨元庆漫不经心而手下留情,他武艺极高,经验也很丰富,虽然他没有杨元庆那种从大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实战经验,但他也看得出,杨元庆并不是真的漫不经心,而是在寻找一种感觉,张仲坚也不会等到杨元庆准备就绪后才发箭,他忽然纵马疾奔,和杨元庆平行而奔,只奔出二十几步,张弓搭箭,‘嘣!’的一声弓弦响,一支口翎箭闪电般的射向杨元庆的脖颈,引来四周左武卫士兵一片惊呼,这个赤髯汉的力量竟也如此强劲。
所有人的眼睛刷地向杨元庆望去,却惊讶地发现,杨元庆已经不在马上了。
多年的战场经验使杨元庆掌握了很多难以言述的细微之处,一般人是听弓弦躲闪,而杨元庆从马蹄声便可分辨,不可能在高速奔跑中射箭,在射箭的那一瞬间,必然有一个减速,尽管这个减速非常微小,但在边塞磨练了五年多的杨元庆却听得出来,在减速发生的一霎时,杨元庆的人已经从马背上消失,而这时,张仲坚的一箭也同时射出。
在马肚下,杨元庆目光如电,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一箭的射来,他在体会这一箭的速度和力量,去和射入车厢的那一箭对比。
杨元庆有一些失望,这一箭他感觉很涩,虽然速度疾快,力量也大,但很不圆熟,没有刺杀之箭那种一气呵成,沛不可当的气势,就像一个普通弓箭手射出。
不知是他换了箭的缘故,还是自己躲闪太快,令他射箭的瞬间犹豫一下,或者是他刻意保留了实力,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箭术?
箭从空马鞍上破空而过,引起四周左武卫士兵的一片嘘声,正是这个嘘声让杨元庆忽然有一种明悟,不是前面两个原因,那两种原因只能是稍有影响,不至于让围观士兵们发出嘘声,只能是他刻意保留了实力,那他为什么要保存实力,仅仅是一种比箭的策略,还是怕自己识破他的箭势。
高手之间比武,从箭势上便能看出很多微妙东西,比如风格,比如力量和速度,还有一些难以言述的东西,就像后世的网球或者乒乓球比赛,仅从球路便能知道对手是谁?
他杨元庆明白这一点,张仲坚这种高手也同样明白,他的刻意掩盖就和他临战换箭一样,欲盖弥彰。
杨元庆不露声色,继续骑马缓行,手却摁在横刀之上,这一次他不准备躲了,他要感受一下张仲坚的力量。
张仲坚斜奔几步,第二箭嗖地射出,这一箭却是取杨元庆的战马,杨元庆已拔刀在手,当张仲坚的箭射至,雪亮的横刀闪电般劈出,‘当!’一声撞击,箭被劈飞,这一箭气势更弱,和练了一两年的弓骑手毫无区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