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弘升呵呵一笑,“有,酒菜都有,老夫就陪杨总管再喝几杯。”
杨元庆又看了看裴晋,笑问:“不一起来喝一杯吗?”
裴晋犹豫一下道:“我和药师约好今晚去喝酒,我怕他等急。”
“好吧!下次再来。”
杨元庆走上台阶,拱手笑道:“今天就打扰了。”
“说哪里话,杨总管第一天就来我府上,是我的荣幸,请!”
崔弘升将杨元庆请到他的书房,两人坐下,下人端来一点酒菜,崔弘升给杨元庆倒了一杯酒道:“我三天前接到家主的一封信,也就是我兄长,他希望我能全力助你,我猜得出你是奉密旨来清除元家势力,说实话,我对大隋的前景并不看好,从我内心来说,我并不喜欢隋朝,不仅是我不喜欢,山东士族几乎都不喜欢,除了闻喜裴氏,其他士族,你看有几家热衷于官禄?”
杨元庆没有听懂他话的意思,只感觉到他似乎在发牢骚,杨元庆笑了笑,没有说话。
崔弘升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走题了,连忙歉然道:“抱歉,我偏题了,兄长写信让我助你,我当然会尽力而为,其实我有点奇怪,圣上既然有心要清除元氏在幽州的势力,他直接下个调令,把赵元眳调走,这样你不就省了很大的力吗?可他为什么不调走赵元眳?我感觉这里面有点蹊跷。”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八章 突发事件
博陵崔氏从汉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而不倒,历经无数王朝,依然是五姓七望之首,对于崔家,各朝各代的朝廷利益都是浮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这也是各大名门世家的共同特点,他们经历了太多了王朝,对朝廷利益已经看得很淡,就像一个女人经历无数次婚姻后,会更看重自己一样。
正因为这样,杨元庆相信崔弘升真是帮助自己,因为自己身上有着崔氏家族的利益。
此时,崔弘升的怀疑也使杨元庆心中有点犯疑了,崔弘升的分析确实有道理,杨广既然要自己来清除元家势力,那赵元眳这么明显的阻碍为什么不调走,难道仅仅是想留下他稳定幽州的局势吗?
杨元庆本来是这样想的,但崔弘升的提醒却让他意识到,这不符合杨广的做事风格,既然有了李景,又何必再留赵元眳,这里面确实有点蹊跷。
“明公以为这其中的蹊跷在哪里?”
崔弘升轻捋胡须,眯眼道:“我以为这个赵元眳其实是圣上安插在幽州的一根眼线。”
杨元庆沉默了,崔弘升的这句话使幽州的水陡然间深了十丈,半晌他缓缓道:“据说这个赵元眳是窦家的人。”
“你是说窦抗?”
崔弘升摇摇头道:“那是何时的陈年老账了,怎么可能还和窦抗还有关系,虽然赵元眳是窦抗提拔,也和窦家有姻亲关系,但窦家对幽州的影响已微乎其微,本来窦抗就只做了两年的幽州总管,现在又时隔七年,赵元眳还有什么必要再效忠窦抗?”
崔弘升看了杨元庆一眼,又道:“皇帝的心机不是我们能度测,他其实早就开始监视元弘嗣了,我一直在找监视元弘嗣的人到底是谁?现在我明白了,十有八九就是赵元眳。”
杨元庆的心有点发寒,他想起杨广给他看过一份报告,独孤氏控制京城的米市的报告,几年前他就关注独孤氏,那么元氏呢?杨广一直在打压关陇贵族,既然如此,难道他会对元弘嗣不加关注?
杨元庆也回过味来,杨广肯定在幽州安有探子,那么这个暗探是谁,真是的赵元眳吗?
……
离开太守府,杨元庆骑马在大街上缓缓而行,八名亲卫手执巨盾,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形,此时天已黑尽了,严寒笼罩着幽州城,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然从某个角落里传来野狗的哀鸣。
杨元庆还在考虑崔弘升的话,他早已不是人云亦云的年龄,崔弘升说得话虽有几分道理,但他也只是推测,并没有证据,而且杨元庆也知道关陇贵族各有势力,如果窦家在幽州建立势力,也完全正常。
更重要是人心之复杂,赵元眳可能是杨广的眼线,但他也可能同时效忠窦家,或许他还可能再效忠元弘嗣,做一个三面人,来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他杨元庆不就这样吗?帮杨广打压关陇贵族,又为山东士族效力,但根本却是为了自己,他杨元庆能这样做,为什么赵元眳就不能?
杨元庆在综合了罗艺和崔弘升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观点,他的思路便渐渐清晰起来,赵元眳极可能就是一个三面效忠之人。
杨元庆思路豁然贯通,他抬起头,可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感到一线光芒闪过,伴随着‘咔!’的一声,这是弩机声,在寂静的黑夜中格外清晰。
一种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出来的第六感觉,使杨元庆忽然意识到了危险来临,他几乎是一种本能,猛的一低头,整个人趴在马上,头部向下降低了半尺,只见一支蓝汪汪的毒箭强劲地从他盔缨上穿过。
“有刺客!”
他的八名手下同时拔刀,两边围墙上跳下三十几名黑影,有人大喊一声,“杨元庆,把命留下!”
三十几名黑影猛扑上来,杨元庆勃然大怒,他拔出战刀,催马冲上去,迎面一刀劈下,刀势凌厉,‘喀嚓!’一名刺客的人头被一刀劈飞。
他反手又是一刀,刀速快如闪电,另一名刺客措不及防,被他迎面一刀劈开脑门,鲜血四溅,惨叫声在夜空回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