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侄子韩驰的控诉,使李忠良心中充满了恨意,他已经告诉杨广,他侄子被杨元庆清洗掉了,但杨广却是一笑了之,根本就不当回事,失去了利用价值,他的侄子就变得比狗还不如,冷酷的现实他心中充满了报复的渴望,但这种报复他不敢针对杨广,他的目标就转而对向了清洗他侄子的杨元庆。
李忠良快步离开了御书房,御书房内外一片凌乱,宦官们正在忙碌地收拾装箱,准备明天出发前往辽东。
他来到紫微宫外殿,老远便看见一名侍卫军官坐在白玉栏杆上,腿有点不便,此人便是宇文述次子宇文智及,他以为父亲的功绩而重新入宫为侍卫,做了直殿将军,但背后却被人戏称为‘瘸腿将军’,他的瘸腿便是当年武举案中留下的纪念。
“宇文将军在想什么呢?”李忠良出现在宇文智及笑道。
宇文智及回头见是李忠良,他吓了一跳,慌忙施礼,“原来是李公公!”
李忠良眯着眼笑问:“你父亲呢?他几时出发?”
“父亲明天和圣驾同时出发,李公公要找我父亲吗?”
“我是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他。”
李忠良见左右无人,便低声对宇文智及道:“告诉你父亲,圣上其实对杨元庆非常忌惮,他想找一个能监视住杨元庆的人。”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十五章 少年双猛
次日一早,三十万禁军护卫着大隋皇帝杨广以及上千文武百官离开临朔宫,浩浩荡荡开往辽东。
幽州总管杨元庆和暂代太守李渊一直将杨广送过了鲍水,这才返回幽州城。
“李使君,大军这一离开,涿郡终于安静下来,你说说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
在回城路上,杨元庆骑马和李渊慢慢地走着,商议着下一步的安排。
李渊望着一望无际被搁荒的田地,苦笑着摇摇头道:“现在本应是农忙时节,可你看看这些土地,几百里的土地都荒芜了,到夏天怎么办?依我看,还是想办法发动农民种点什么吧!否则涿郡夏天闹饥荒,民心不稳,影响到辽东战役大局啊!”
“其实从前年就开始搁荒了,很多军队和民夫都驻扎一年多,涿郡当地农民大都集中到了永济河以西,这片几百里的土地已经被朝廷征用,现在归官府所有,我建议李使君可以把流民集中起来耕种土地,官府免收他们租子,既可以使土地复垦,又能将流民集中起来,以免他们闹事,李使君以为如何?”
李渊点点头,“这倒是可行的办法,只是我手上缺人。”
杨元庆呵呵一笑,“要人还不简单吗?明天我调五百士兵给李使君,听李使君吩咐。”
李渊大喜,“那就多谢杨总管了。”
“使君不用客气,稳定住涿郡局势,不仅是李使君一人之人,我也有责任。”
两人谈得颇为投缘,对过去的事情,两人却丝毫不提,这时,李渊又关心地问:“杨总管,上次刺杀的事情后来有什么说法吗?”
“不了了之,当时崔太守专门写了奏疏向圣上禀报了这件事,就石沉大海了,就像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
“这件事我倒知道一点。”
李渊沉思一下道:“当时圣上让内阁七相讨论这件事,听说最后的结果是内阁七相否决了崔太守的奏疏,他们认为指控元家证据不足。”
“其实那次刺杀案我也知道和元家无关,元家若要刺杀我,刺客身上就不会有什么元家令牌,而且元敏也不会抛头露面,肯定不是元家所为。”
“那会不会是王拔须和卢明月这些乱匪所为?”李渊又问道。
杨元庆笑了笑,“也有可能,说到乱匪,我倒是要考虑趁圣上北伐辽东的机会,铲平这两支匪众,决不能让他们在幽州坐大”
两人正在说话时,前方疾奔来两名骑士,马速极快,杨元庆看得清楚,是两名少年小将,后面还有一名年轻将领,老远便听他们大喊:“爹爹!”
李渊捋须笑了起来,“这是我的两个犬子元吉和玄霸来了。”
杨元庆精神一振,李元吉和李玄霸来了吗?他知道历史上李渊有个病儿子叫玄霸,十六七岁便死了,就是眼前这个少年吗?
两名少年将军飞驰而至,两人一高一矮,年纪才十二三岁,前面一人身高近六尺,长一对豹眼,皮肤黝黑,头戴金冠,身披细银甲,手执一柄方天画戟,此人正是李渊的四子李元吉,今年十三岁,师从长孙晟,弓马娴熟,武艺高强。
杨元庆听说过他,在京城很有名,有个绰号叫‘小吕布’,虽然《三国演义》是后来才成书,但关于吕布的民间传说在隋唐便已流传。
后面一人比李元吉矮半个头,长得尖嘴猴腮,面色发黄,一脸病容,他长得有点畸形,头很小,肩膀却极宽,双臂粗壮,显得力大无穷,他便是李渊的三子李玄霸,今年只有十四岁,天生蛮力,也有个绰号,叫‘病雷公’,他的一对兵器便是雷公锤,因为年少的关系,他的两只雷公锤只重百斤。
李玄霸是胎里病,先天不足,得名医孙思邈医治,病是治好了,但因先天不足留下的后遗症却治不好,使他身材畸形,头脑有些愚钝,不过他却有练武天赋,被于仲文看中,五岁时收他为弟子,学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李渊的五个儿子各有特色,长子建成学文,次子世民文武双全,元吉和玄霸练武,五子智云也是学文,这个五个儿子一直是李渊的骄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