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枭雄_高月【完结】(790)

  杨元庆在二百余名士兵的护卫下,跟随着王县丞快步向林记酒铺走来,酒铺外,店东主林鸿正在维持秩序,他一转头,见王县丞又来了,心中不由一阵紧张,就这么不肯放过自己的酿酒道士吗?

  但对方是县丞,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弯腰行礼,“小民林鸿参见县丞大人。”

  其实王县丞也是一样糊涂,对方不过是个酿酒道士,怎么总管一听到他的名字,便跳起来,茶也不喝,饭也不吃,一阵风似的赶来,他怎么也想不通,难道总管想学这个道士的酿酒技术,把蒲桃酒卖给突厥人吗?

  不管王县丞怎么想,他想到原因也只能是总管要卖酒给突厥人。

  王县丞得杨元庆嘱咐,事先不要透露他的身份,他也不介绍杨元庆,笑呵呵问:“林东主,酒道士还在吗?”

  林店主紧张异常,结结巴巴道:“回禀县丞,他已经走了。”

  王县丞心中有些失望,回头向杨元庆望去,杨元庆却看出了店主眼中的紧张和狡黠,他给旁边亲卫使给眼色,亲卫猛地一拳将店主打翻在地,抽出战刀顶住他喉咙,“你好大胆子,竟然敢欺骗我家大将军!”

  林店主一下子明白这个年轻的军官是谁了,吓得他魂不附体,连连苦苦哀求,“饶命!总管饶命!”

  就在这时,一名道士从酒铺中走了出来,年纪约三十四五岁,身材高大,穿一件杏黄色道袍,头戴竹冠,长得鼻直口方,目光湛然,颌下三缕长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他上前作揖行礼道:“无量天尊,杨总管何必对一个卖酒商人动怒?”

  王县丞连忙对杨元庆低声都:“就是他,那个善酿酒的道士。”

  杨元庆上下打量他一眼,问道:“你就是钜鹿人魏征?”

  这名道士正是魏征,躲避征兵而逃到丰州,因为林记酒铺东主和他是同乡,几年前在家乡见过一面,他便逃到大同镇,暂时在林记酒铺落脚,他酿酒技术很高,很快便使道士酒名声传出,甚至连大利县丞也慕名来请他去酿酒。

  魏征之志并非酿酒,他婉拒了王县丞的邀请,却没想到,时隔几天,幽州总管杨元庆亲自来请自己,难道自己真是酿酒匠的命吗?

  他苦笑一声问:“杨总管是要请魏征去大利城酿酒乎?”

  杨元庆却摇了摇头,肃然道:“五原郡下个月将举行秋试,公开选拔才俊,我想请先生去做九原县考官。”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连王县丞也瞪大了眼睛,各县的考官至少要主簿以上才有资格,总管居然让这个酿酒道士去做考官,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是去烤酒,而不是考官。

  魏征也愣住了,他虽然胸怀大志,但知道之人寥寥无几,他酿酒的名气可比他文才的名气大得多,杨元庆怎么会知道?难道是恩师推荐?

  魏征曾经在大儒王通那里做过几个月挂名弟子,但王通学生太多,有数千人,他连正式学籍都没有,王通根本就不认识他,更不用说向杨元庆推荐他。

  半晌,魏征叹了口气道:“蒙杨总管抬爱,恐怕魏征要让总管失望了。”

  他又想婉拒,但杨元庆却笑道:“今天先生无论如何要跟我回去,我有两个位子给你选,一个是大利城酿酒匠,另一个便是九原县主考官,你自己选一个吧!”

  魏征望着杨元庆诚挚的目光,其实他心中也十分感动,以杨元庆丰国公,幽州总管的身份,竟然亲自上门来请自己,不管他是怎么知道自己,但这份诚意却让他无法拒绝。

  魏征深深施一礼,“总管不嫌魏征愚钝,愿效犬马之劳。”

  杨元庆大喜,他求贤若渴,没想到竟然一个边远小镇请到了魏征,他重重拍了拍王县丞的肩膀,赞道:“你推荐有功,我会重重赏你。”

  王县丞心中一阵苦笑,他推荐的不过是个酿酒匠而已。

  ……

  林记酒铺内,魏征请杨元庆和王县丞到自己房中坐下,又给他们斟了一杯自己酿的酒,笑道:“总管请喝一杯我蒸的酒,看看口感如何?”

  杨元庆端起酒杯喝了口气,只觉酒味醇厚,而且酒劲更大,便笑问道:“先生酿酒是跟谁学的?”

  魏征笑了笑,“是跟我出家时师父所学,他云游天下,跟一名大宛粟特人学会了蒸酿酒法。”

  旁边王县丞好奇地问:“魏先生现在不是道士吗?”

  王县丞见杨元庆对魏征颇为敬重,他也不敢怠慢,语气间便多了几分客气。

  魏征微微一笑道:“不瞒县丞,我六年前便已还俗,穿这身道士服只是为了躲避兵役罢了。”

  杨元庆沉吟一下问:“我的情况先生应该知道吧!”

  魏征点点头笑道:“有所耳闻,听说总管自立而不反隋。”

  杨元庆又问:“假如有一天,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若我也有意谋天下,我该怎么办?”

  其实杨元庆这个问题,魏征酿酒无事时也替他考虑过,他微微一笑,“只怕魏征见识粗陋,说了让杨将军贻笑大方。”

  “先生但讲无妨!”

  魏征不慌不忙道:“我的意见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三个字,向东走!”

  杨元庆精神一振,连忙道:“先生请细说。”

  “其实丰州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向南走,二是向东走,向南是夺关陇,向东是取山东,关陇虽然人口众多,但杨总管是裴家之婿,是关陇贵族之敌,取关陇并不明智,而且夺取关内诸郡极容易引起皇帝的警觉,而榆树郡也属于河套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稀少,且南有沙漠阻隔,北有大青山和长城护卫,突厥铁骑难以入内,总管可将大量北逃之民安置在这里,同时占据此地也不容易被朝廷察觉,更重要是,这里是通向河东、河北的跳板,一旦中原大乱,总管便可率军迅速进入河北,占据幽州,得幽燕之地,便有了争霸天下的根基,又有山东士族支持,何乐而不为?所以我的意见就只有一条,取关内之民,占河套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