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不能总是靠别人,没有了高颎,难道总管在政治上就会输吗?没有了高颎,总管便只能靠自己,踏踏实实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礼贤下士,善待民众,厚积薄发,这样积累的名声不是高颎的名声,而是总管自己名声,大家不再是因为高颎而来投靠,而是因为总管的名望而来投靠,高熲的离去,其实是搬去了总管依赖的大石,百利无一害。”
这些话在杜如晦心中压抑了很久,不吐不快,杜如晦的话使杨元庆的心也慢慢亮堂起来,他默默点头,他觉得自己的心变得沉静了,高颎离去所产生的沮丧和压力,也在这一刻消失了。
杨元庆笑道:“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给了我教训,不能因顺利而忘乎所以,我们还是要低调行事,只要朝廷不触犯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也不要再做刺激他的事,埋头积粮存钱才是王道。”
……
时间渐渐进入十二月,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整个关陇地区都被大雪覆盖,原野空旷,人迹难寻,到处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在弘化郡合水县北约四十里,又有一座小县城,这座小县城就叫弘化县,县城很小,城池周长只有八里,人口五百余户,若不是有城墙包围,这就是一座镇子。
在弘化县以北两里外的马岭河边,修建着几十座巨大的仓库,这是元家造反时修建的仓库,储存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元家储存的财富,一大半都耗费在准备这些物资上,平定元家叛乱后,大部分物资都被运去长安,大部分仓库也被毁掉,但还是有不少物资留下,由一营士兵看守。
这天上午,弘化县平安客栈前来了一名中年男子,此人姓赵,叫赵三保,是弘化县有名的地头蛇,长得瘦小干枯,一双眼睛异常灵活,他是本地人,手眼通天,关系极广,黑白两道他都有路子,甚至连奴贼白瑜娑他也能找到,专门给人牵线搭桥,收取佣金度日。
赵三保走进客栈,贼头贼头问:“老掌柜,找我的人在哪里?”
掌柜不高兴地指了一指后面院子,“第一个院子便是。”
赵三保像黄鼠狼一般溜进第一座院子,今天有人给他带话,一名大商人想要和他做笔买卖。
他走了院子,见两名随从站在院中,他连忙拱手道:“在下赵三保,是不是有人找我?”
一名随从看了他一眼,“你随我来!”
随从带赵三保走进一间屋子,只见屋子里坐着一名中年男子,满脸和善,身穿黑色绸缎长袍,头戴八角帽,典型的商人打扮。
“李东主,他来了。”
这位李东主正是李靖装扮,他奉杨元庆的命令,扮作商人来弘化郡做一笔买卖。
李靖笑眯眯道:“你就是消息人脉极广的赵三保?”
赵三保拍了拍胸膛道:“这弘化县和合水县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只要你出的起价钱,我什么都能办到,就算你想娶县令的女儿,我也有办法。”
李靖笑了笑,一摆手,“请坐吧!”
赵三保坐下,一名随从又给他端来一杯热茶,热茶下肚,赵三保立刻精神百倍,“这位老爷请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李靖沉吟一下问:“县北那十几座元家仓库,你去过去吗?”
“怎么会没有去过?”
赵三保笑着摆摆手,“我给那个马校尉不知拉了多少关系,那座十几座仓库,我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哦?一般人是去买什么?”
赵三保猜到了几分,估计这个商人也是来买东西的,他便道:“主要是买粮食、布匹还有帐篷,那些仓库里值钱的就是这三样,其他都是不值钱的杂货,没人要。”
“有兵器吗?”李靖问道。
赵三保吓了一跳,慌忙摇头:“兵器没有,已经被运走了,生铁也运走了,其实大部分钱粮布匹都被运回长安,只是剩了两万石粮食和几千匹布匹,以及很多没有用的杂货,要的话就要赶紧,明年春天就没了。”
其实李靖要的就是那些杂货,他们得到消息,弘化郡的元氏仓库里堆放着大量制造弓箭的原料,干、角、筋、胶、丝、漆、箭杆、羽毛等等,朝廷正陆陆续续将元家仓库里的物资运回长安,因为冬天来临,便暂停了运输,到明年春天这些物资将全部远走,这些制造弓箭原料都是丰州需要的战略物资,无论如何,丰州要把这些物资弄到手。
李靖又问:“那些杂货有什么?”
“都是些牛筋、牛角、胶水、油漆之类,估计是造弓箭所用,还有不少旗帜锣鼓,反正堆得像山一样。”
赵三保忽然反应过来,小声问:“莫非你想要这些杂货?”
李靖点点头,“替我找到看守物资的校尉,少不了你好处。”
……
负责看守元家仓库的校尉姓马,是弘化郡的郡兵校尉,率领三百士兵守卫仓库,所谓靠山吃山,这位马校尉通过倒卖仓库内的粮食和布匹发了大财,他听赵三保说,有人居然对那些杂货感兴趣,他便让马三保把人带来仓库。
马校尉长得又黑又胖,外表粗鲁愚蠢,但他实际上却是个极为精明之人,他知道那些杂货原料都是军用物资,一般商人平民都不会要,来买它们的人,必然不是普通人,极有可能是中原的哪一路反贼,高鸡泊还是瓦岗寨?
其实对于谁买这些东西,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价钱,乱世将至,底层军官们大都考虑怎么自保,各地军府盗卖兵器军资的现象十分严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