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映登已经摘下弓箭,暗暗扣上一支箭,待卫玄走到三十步时,他张弓便是一箭,谢映登的箭法也能排进天下前五,可谓百步穿杨,他用两石弓,劲力极大,一支狼牙箭强劲射去,疾快无比,卫玄做梦都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形,他反应不及,‘噗!’的一声,箭射中咽喉,直透后颈,卫玄脸上笑容僵住,身子慢慢歪斜,倒在地上。
谢映登大吼一声,“卫玄企图谋反,奉旨诛贼!”
这便是信号,一千士兵喊杀声四起,向城门守军杀去,杨巍挥动大锤,锤势凶猛,一连砸死十余名守军,其余守军见他凶狠异常,皆发一声喊,四散逃去,杨巍守着城门大喊:“卫玄造反!”
他中气十足,声音在夜空中传出很远,一里,杨玄感听见喊声,他回头对众人大喊:“卫玄造反,三军随我平乱!”
一万五千人一起向城池杀去,很多士兵都糊里糊涂,只听见有人造反,要去平乱,他们齐声呐喊,跟着自己的将领向城内杀去。
杨玄感的大军杀进了长安城,队伍兵分数路,分别去夺取各个城门,杨玄感则率五千守军杀向代王府。
代王杨侑并不住在皇宫,而是在代王府,也就是从前他父亲的府邸,有上千驻防左右,杨侑年少贪睡,杨玄感军杀进城他并没有听见,而是被宦官推醒。
“小王爷,外面有喊杀声!”
杨侑愣住了,“李公公,出了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外面杀得很厉害。”
杨侑今年十二岁,已稍稍懂事,他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人造反了。
“快!穿上衣服去皇宫。”
皇宫守卫众多,要比这边安全得多,他穿上衣服,刚跑到后院,后面大门轰地被撞开,无数士兵涌入,将杨侑团团围住,杨玄感提槊大步从外面走进,他冷笑一声道:“代王殿下,臣前来救驾!”
“你是何人?”杨侑惊得后退两步。
“臣杨玄感,殿下还记得否?”
‘杨玄感!’杨侑一下子被惊呆了。
……
大业十一年十一月中旬,沉寂两年的杨玄感东山再起,他利用宇文化及偷袭长安得手,抓住了代王杨侑,迫使杨侑下令守军投降,由于主将卫玄被杀,五万长安守军无主混乱。
守卫皇城的虎贲郎将孙健率三千军奋起反抗,在混战中被谢映登一箭射杀,士兵被杀散,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丞骨仪等人投降了杨玄感,跟着他们投降者不计其数,长安落入杨玄感之手。
杨玄感整顿军队,得精兵三万余人,他命上洛太守张济为京兆尹,任命其弟杨玄奖为九门大将军,控制京城局势,他亲率两万人向潼关进军,潼关守将宗室杨祁鸿率一万军迎战杨玄感,被杨玄感一槊挑于马下,三军大败,投降者不计其数,潼关失守。
杨玄感挥师广通仓,守将刘石不战投降,杨玄感遂开仓放粮,募关中之兵,饥民从四处聚集,踊跃从军者不计其数,十天内,杨玄感募兵得八万余人,他用长安兵甲武装,声势浩大。
杨玄感遂再告檄天下,历数杨广罪恶,斥其为昏君,宣布废除其帝位,立代王杨侑为新君,改年号新业,杨侑被迫封他为楚王、尚书令相国,总揽国事。
杨玄感东山再起,攻克长安的消息震惊天下,此时杨广已到江都,黄河冰冻,无法再返回。
……
【从本章开始,历史便被更改了,老高就不会再照历史写,一些关键处,尽量符合史实,但剧情走势和人物命运就由老高天马行空,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写。】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十八章 投票表决
江都宫,宇文述匆匆走向御书房,他心中忐忑不安,杨玄感东山再起之事他已听到了详细的汇报,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化及竟然是落到杨玄感的手中,这令他又惊又怒,但此时他更担心的是如何向杨广交代。
宇文述昨晚一夜未眠,想了几十个理由,但所有理由都有漏洞,没有时间再让他想下去,一早,杨广便派宦官来宣他,他只能硬着头皮匆匆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前,宦官李忠良脸色惶恐,不敢和他多言,可见杨广正在大发雷霆,宇文述叹了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只能面对现实了。
“宇文相国已到!”小宦官在门口向他禀报。
“宣他进来!”
房间里传来杨广冷冷的声音,这使宇文述心中又生出一线希望,至少杨广没有直接喝令将他拖下去杖打,还肯听他解释,这就说明杨广心里也有数。
宇文述走进御书房,只见杨广负手站在窗前,脸色铁青,地上还有瓷器的碎片,一片人参镶嵌在地板缝隙里,宇文述腿一软,跪了下来,“老臣宇文述特来领罪!”
杨广目无表情地看着窗外,心中的滔天怒火俨已失控,烧得他的心都麻木了,杨玄感竟然攻占了关中,这简直要令他疯狂,此时他心中已经不能用恨来形容,他在心在滴血,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在他心中蔓延。
杨广没有回头,声音嘶哑着道:“宇文述,你可知罪?”
“臣知罪,臣教子不严,导致他又闯大祸!”
“朕没有说宇文化及之事,两年前你没有能剿杀杨玄感,导致今日之祸,你知罪吗?”
宇文述的心蓦地一松,原来是为两年前之事,他连忙道:“臣两年前已经知道他藏身在伏牛山和上洛郡一带,臣反复寻找,却做梦也想不到上洛郡太守张济竟然包庇杨玄感,后来是杨智积替代臣,后来之事臣确实不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