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一支从九江郡驶来的战船队正列队航行,这支战船队十分庞大,至少有数百艘战船,两千石、三千石大型战船比比皆是,在为首的战船上挂着一面战旗,上书一个巨大的‘来’字,表示这支船队是来护儿亲自率领的水军主力。
战船队在栅江口便兵分两路,一路由三百艘战船组成,继续向东,他们负责彻底封锁江夏和蕲春郡之间的江面,防止唐军趁江淮内乱的机会杀进蕲春郡,另一路则由来护儿率领,沿着栅江驶向巢湖,很明显是支援合肥的防御,在中都平叛大军未到之前,水军也只能加强重要城池的防御。
杜伏威在江淮的再次起兵影响极大,受它的影响,历阳郡矿山被迫停产,所有库存的生铁和粗铜全部运往对岸江宁,江都水运暂停,市场上一片风声鹤唳。
连中都也被江淮的乱局震动,蕲春、同安、庐江、淮南、历阳、江都六郡太守派来的八百里加急求援使者连续出现在中都大街上,急促的马蹄声引发了恐慌,粮价一夜之间暴涨百文,迫使紫微阁不得不下令常平仓抛售粮食平抑粮价。
齐王令连续下达,调青州驻军两万人,中原驻军一万人以及中都驻军三万人,共计六万大军,由大将罗士信统帅前往江淮平叛。
……
长安,太极宫武德殿内,李渊正和一班重臣商议最后的东征方略,由于李世民的极力反对使得东征方案迟迟未能通过,当然,不仅是李世民,包括李渊自己也有点不太放心,这毕竟是唐军第一次主动进攻北隋,意义重大,李渊不想以失败告终。
而东征的前提便是杜伏威在江淮的起兵,李渊一直在关注杜伏威在江淮的行动。
从郑善果送来的情报来看,杜伏威在黄梅矿山的起兵非常成功,已经结束了在蕲春郡的活动,杀进了庐江郡,郑善果对庐江郡的情报不太了解,但据说发展得不错,让李渊心中有一丝快慰。
裴寂向李渊行一礼,又对众人笑道:“根据从中都得到的最新情报,江淮六郡均向中都发出了紧急求援快报,历阳郡矿山已经停产,江都水运停止,就连中都的米价也暴涨百文每斗,迫使中都朝廷不得不用常平仓抛粮平抑粮价,据可靠消息,张铉已经下令调青州、中原和河北的六万大军赶赴江淮平乱,来护儿的水军主力已经从九江郡北上。”
李渊点点头,又问道:“这些都是造成的影响,有没有杜伏威的具体情况,朕很想了解。”
这时,李建成道:“启禀父皇,儿臣倒得到一点消息。”
“哦?皇儿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是西市一家绸缎店,店主的父亲叫做金世让,目前就在合肥收购锦缎,他前两天从合肥给长安的长子发来一封鸽信,其中就涉及到了杜伏威在江淮的具体活动情况。”
李建成将一封信呈给父皇,“这是抄写的信件,请父皇过目!”
李渊仔细地看了几遍信件,明显舒了口气,他对李建成笑道:“皇儿给大家说说吧!”
李建成对众人道:“这份信是写在五天前,这名写信的商人叫做金世让,和庐江官府关系不错,他是从庐江郡丞汪吉那里得到的消息,杜伏威在进入庐江郡后兵力迅速扩大,已经有近两万人,目前占据四鼎山为根基,另外在历阳郡和淮南郡也有响应杜伏威的军队,合肥城人心惶惶,已经封闭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水运也停止,这个金世让被困在城中非常担忧。”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李世民问道:“杜伏威为什么不攻下合肥城?却绕城而过。”
裴寂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合肥城的护城河十分宽阔,如果关闭城门,就必须依靠船只才能攻城,杜伏威显然办不到,这是其一,其二是合肥城也有一千郡兵守备,绝不是毫无防备,想攻下它也不容易,其三是北隋水军星夜驰援,依靠合肥城来拒守水军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杜伏威选择了四鼎山,那里攻防兼备,无论水军还是步兵都很难攻山,只要杜伏威准备充足的粮食,他便可以和隋军长期对峙,这才是长远之举,攻下合肥虽得一时之利,但并不长远,杜伏威应该是吸取了前一次失败的教训。”
裴寂的分析有理有据,十分透彻,引来众人的一致赞许,李世民也无法反驳,只得沉默不语了。
这时,李渊兴奋道:“既然杜伏威已经打入江淮,破坏北隋的军队部署,那么东征的条件便成熟了,朕正式决定出征豫章郡,望各位爱卿全力支持,且严守机密。”
第1050章 唐军东征
唐军在攻灭萧铣后,至少得到了八九万降卒,其中最重要的降卒是两万水军和四百余艘大小战船,这便使得江陵唐军达到十五万之众,粮食四十万石,各种兵甲物资不计其数,仅生铁库存便达三千万斤,正是巨大的战争红利和南方唐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使得李渊有点被冲昏头脑了,他野心迸发,开始考虑统一南方的战略。
李渊决定用三到五年时间统一长江以南,使唐朝的疆域大大扩增,而扩展疆域的第一步便是夺取从前林士渠的势力范围,豫章郡和南面的宜春郡首当其冲。
目前北隋并没有在豫章郡和宜春郡驻军,整个南方只有来护儿统帅的三万水军,可以说在安全方面,北隋并不太重视南方,一方面是南方比较稳定,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双方的都城和经济重点都在北方,所以北隋对南方的战略就是尽量保持稳定和平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