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众人一起躬身行礼。
王世充当即调兵遣将,五万郑军兵分三路南下,一路由杨公卿率领进攻襄阳郡,一路由郭士衡率领进攻竟陵郡,第三路是主力,由王仁则和王行本率领四万大军进攻南郡。
当然不可能是同步进军,三路大军先集中攻打襄阳城。
两天后,五万郑军在新野县集结完毕,浩浩荡荡杀进了襄阳郡。
襄阳郡丞周廷安以飞鸽传信方式紧急向长安和江夏求救。
……
在南方的战争中,一年一度的科举在中都和长安结束了,和上一次科举相比,这次科举略显平淡,一是没有比较出彩的人才,其次科举也比较中规中矩,更重要一点,战争的气氛大大冲淡了人们对这次科举的兴趣和关注,这一点在长安表现得尤其明显。
自从隋唐两国在南方进入了战争状态后,整个长安便笼罩一种隐隐的不安和动荡之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物价在缓慢上升,虽然不是暴涨,但支撑力相当大,而且物价是全线上涨,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的各个行业都在价格上涨。
其实这也是必然,一旦爆发战争,必然会耗费大量资源,比如粮食、肉食、生铁、牲畜、布匹等等大宗物资,这些资源都要大量供给军队,在民间自然就少了,物价上涨就难以避免。
不过大家也习惯了这种因战争带来的对生活的影响,但战争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物价,更重要在于民众的信心,在于朝野的舆论,当隋军攻占巴陵郡、李孝恭被迫从豫章郡向江夏撤军的消息在朝野传开后,民间一片大哗,唐军北撤江夏,这便意味着唐军东征失败了,街头巷尾到处充斥着对唐军的不满之声。
这天中午,青云酒肆和往常一样挤满了前来吃饭的官员,在三楼一间雅室内,七八名兵部官员正聚在一起小酌,这些官员的职务都不高,郎中、员外郎、主簿、录事、都事都有,众人点了十几个菜,三壶酒,一边喝酒吃菜,一边低声议论着朝政。
一名员外郎问道:“江使君,你的消息最广,现在南方战局到底怎么样了,只听说赵郡王率军去了江夏,但最后结果怎么样,却没有半点消息了,难道现在还在对峙吗?”
这名姓江的官员叫做江庆德,四十余岁,官任驾部郎中,是所有官员中职务最高的一个,而且他和兵部侍郎赵慈景私交颇好,能搞到一些绝密消息。
或许是酒喝多了几杯,头脑有点发热,也或许是众人的期待满足了江庆德的虚荣心,使他觉得不透露点消息就显示不出他的高人一筹。
江庆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连声冷笑道:“现在居然还在谈李孝恭北撤江夏,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告诉你们,江夏那边早就出大事了。”
第1071章 艰难决定
“使君,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七八个人都望向江庆德,目光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江庆德犹豫一下道:“南方的战局情况是被绝密封锁,我也只是偶然听到一点点,我可以给大家透露一点,但这些事听听就行了,可千万不能出去乱说,否则大家都要丢官的。”
“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使君快说。”
江庆德这才压低声音对众人道:“江夏的局势非常不妙,听说张铉亲率大军在富水拦截北撤唐军,唐军粮食断绝,李孝恭被迫率领部分军队向西撤退,其余数万大军全部投降了隋军,李神符紧急向朝廷求救,今天上午还传来另一个消息,王世充率领大军杀进襄阳郡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消息使他们都惊呆了,竟然如此惨败,半晌,一名官员结结巴巴问道:“那朝廷怎么决定?”
“谁知道呢!估计武德殿那边还在紧急议事,谁都没有心思吃饭了。”
江庆德嘟囔一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将酒杯在桌上重重一顿,愤愤道:“王世充那样的小丑竟然也敢趁火打劫,如果朝廷还不出兵,真的没法向天下臣民交代了。”
话音刚落,雅室大门被砰的一脚踢开,冲进了十几名带刀侍卫,身着黑色盔甲,他们便是李元吉麾下的玄武精卫,专门抓捕诽谤、妄议以及背叛朝廷的民众和官员,横行于长安,权力极大,到处偷听民众和官员的谈话,他们就躲在隔壁,正好听到了一群兵部官员的议论。
为首校尉一指江庆德道:“竟敢妄议朝廷,将他们抓起来!”
七八名官员惊得站起身,一起大喊道:“有没有搞错,我们是兵部的官员!”
为首校尉举起一支金令冷笑道:“奉楚王殿下之令监视百官,妄议朝廷者一律抓捕,给我抓起来!”
带刀侍卫一拥而上,这些文弱官员哪里是这群彪形大汉的对手,一个个像小鸡一样被捆绑起来,江德庆气得大喊:“我们没有妄议朝廷,你们不能随便抓人。”
“有什么话去精卫楼交代,给我带走!”
一群文弱官员被带刀侍卫押解着推了出去,整个青云酒肆的官员们都震惊了,李元吉的玄武精卫竟然敢公开抓捕朝官,但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没有人敢出头说话,这个时候谁也不想惹祸上身。
官员们默默望着一群官员像鸭子一样被推进一辆密封的马车,马车随即离去,所有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堂堂的朝廷命官在吃饭时闲聊几句便被抓走,他们的朝廷竟然已经黑暗到如此地步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