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答应就是了,但书面没有,只能口头保证。”
独孤怀德分开众人,翻身上了马,对一群老者道:“我可以答应你们,就算战争爆发我也会约束军纪,不会滥杀无辜,仅此而已,各位保重了。”
说完,他狠狠抽一鞭战马,扬长而去,众老者面面相觑,一起望向最年迈的老者,“甲翁,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者满脸忧色,慢慢道:“他的意思就是说,会抢我们的粮食,也会夺我们的房子,最多保证不杀人,但他也没保证士兵不糟蹋民女,家有女眷可能也难保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众人大惊失色。
“依我之见,大家还是尽量把粮食藏好,值钱的东西也藏起来,年轻女眷最好送走,战乱一起,这些大将说过的话连屁都不如,我们不自救,还指望谁来救我们?”
“甲翁说得不错,我们赶紧回去收拾粮食钱物吧!”
众老者各自骑上毛驴回乡去了,独孤怀德怎么也想不到,这二十几个老者实际上代表着司竹园二十几个乡,他一个不太靠谱的承诺没有稳住当地民心,反而引起了民众恐慌,恐慌从司竹园开始发酵,渐渐向京兆郡各地蔓延,关中大地上出现了愈演愈烈的逃难潮,人们藏匿粮食和财物,扶老携幼,逃离家园,躲避即将爆发的战争。
第1174章 天下大战(三十二)
关中的风起云涌,吸引了天下人瞩目,也使整个唐王朝的危机集中在长安,从而忘记了外围的危机,就在关陇联军进军长安的同一时刻,十万周军兵临成都,将成都东、西、南三面包围,仅留北城给城内守军逃亡。
这次进攻巴蜀之战有三个将军参与,徐世绩、来护儿和刘兰成,但徐世绩是主将,来护儿为辅将,刘兰成为副将,辅将在地位上和主将一致,也独立统帅军队,在作战方略上必须服从主将安排,即使违抗主将命令,主将也无权处罚辅将,但可以上报军机台,由张铉处罚。
而副将则是主将下属,必须严格遵从主将的命令,若不遵令,主将可以在军前直接斩杀副将。
不过来护儿也知道这次攻打成都事关重大,拿下成都,他们便将攻占整个巴蜀,所以来护儿表现得十分配合,听从徐世绩的统一调度。
而且徐世绩精明善战,围三城留北城之策非常高明,令来护儿不止一次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全心辅助徐世绩拿下成都。
唐周成都之战,兵力对比十分悬殊,周军有水军、骑兵和步兵,总兵力达十万之众,而唐军的兵力只有两万五千人,原本成都有一万五千人,李渊得到巴蜀急报后,又抽调了三万军队赶赴巴蜀支援,但目前只有前锋一万军队赶到从成都,而另外两万军队还在汉中,已经来不及赶到成都了。
兵力悬殊,唐军目前只依靠成都高大坚固的城墙来和十万大军对峙了。
南城大帐内,徐世绩正和来护儿以及凌敬商量破城之策,徐世绩属于智将类型,武艺一般,但统帅力强,同时极为智谋,一般不需要谋士,凌敬只是监军,不过他本身智谋很高,给徐世绩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我之前放开北城让唐军撤走,主要是考虑到李神符在江夏时的表现,此人平庸胆小,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我希望他能弃成都北逃,但从近三天看来,他似乎并没有北撤的意图,难道我的判断错误了吗?”徐世绩有些忧心忡忡道。
来护儿微微一笑,“这和打狗一样,你不拿出根粗大的棍子,或者不把它打疼了,他是不会跑,我觉得我们还缺乏一点霹雳手段。”
旁边凌敬也道:“将军的思路没有错,老将军提醒也很到位,我觉得不仅要外打,还要内劝,李神符不敢弃城北逃,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柴绍也在城内,他毕竟是李渊最倚重的女婿,在李渊身边的地位比李神符更高,如果柴绍坚决不肯撤退,估计李神符也没有办法。”
徐世绩点点头,“那么有什么办法把柴绍从成都调走呢?”
凌敬笑了笑道:“我们或许没有办法,但我相信,李神符一定有办法。”
徐世绩和来护儿的精神同时一振,异口同声问道:“监军有何良策?”
凌敬低声对两人说了几句,两人连连点头,一起竖大拇指赞道:“监军果然高明,是个好计策。”
……
下午时分,周军参军从事章懿代表徐世绩来到了北城之下,他身后还跟着十几名随从,一名随从上前向城头大喊道:“奉徐将军之令,特来面见李神符将军。”
城头士兵急奔进城去禀报,此时,李神符正在军衙内和柴绍商议粮食集中管控事宜,李神符出任益州大都督,主管巴蜀军事,而柴绍是益州行台尚书,主管巴蜀政务,两人各施其责,互不干涉,但自从周军攻进巴蜀,一路势如破竹,渐渐向成都逼近,柴绍坐不住了,时常来找李神符商议对策。
李神符的态度不明,总是含糊其辞,但柴绍的态度却很坚决,他上书朝廷,恳求李渊增兵巴蜀,正是在柴绍的坚决要求下,李渊终于答应向巴蜀三万,不过三万人最终只到来一万,另外两万人在汉中便止步不前了。
成都粮食不足是个大问题,之前成都官仓内的数十万石粮食都被调去长安,而去年秋收的粮食还在各郡县的仓库中,没有来得及运到成都,结果十万周军便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杀到成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