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瞧不起满清汉奸文人伪造出来的康乾盛世,但是,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手腕上来说,满清虽然出现了什么咸丰、道光、同治、光绪等丧权辱国的东西,不过在整体上,清王朝的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当然,在野蛮化的封建制度肯定会呈现出死水般的平静。虽然满清统治者的野蛮性和封建制度的落后性结合在一起,基本上摧毁了中华文明进步的基础。但是,现实就是现实,被彻底阉割的满清封建官僚集团,至少比明王朝的官僚集团要老实的多。
至少,在王书辉的印象中,刚刚追随着极度不喜欢自己的父皇,差不多是一起死掉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就是被明王朝的官僚集团折腾死的。
作为明王朝官僚集团中的重要一员之一,户部尚书张问达自然也是在北京全身心的投入到那通大折腾中。这就是他在九月和十月整整两个月中,在明知道自己的侄子一直和枝江郡王有着严重矛盾的情况下,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的原因。
目前,张问达正处于有可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或者是阁老或者是吏部天官,这两个职位对于张问达来说都很有希望。虽然张问达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侄子作为传人。可是,别说是侄子,就是亲儿子的事情,又哪有自己加官进爵的事情重要呢。更何况,在张问达想来,一个偏远小县的郡王,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处理,自己的侄子应该完全能够应付的了。
虽然后世的自然科学已经明确的证明了,至少在政治能力和经济能力上,遗传基因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可是,无论是在明王朝这个封建社会,还是在后世的工业社会里,很多人仍然觉得血统论在一切范围内都可以应用。
自然而然的,作为高级衙内,资深官二代。张天禄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自己天然的应该享受种种特权和优待。虽然,张天禄面对着私盐生意的大面积萎缩,盐业收入急剧减少的现实。不过,因为张问达的仕途,在两代皇帝接连死亡的严重政治变化中,仍然处于上扬趋势。所以,整个湖广地区的官僚集团都对张氏家族进行了相应的,大规模的,整治投资。所以,从总体上,张天禄没有感受到私盐生意萎缩带来的对经济收入的冲击。
作为一个资深衙内,生意上的事情,只不过是张天禄生活中占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叔叔行情看涨,张天禄把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和湖广官场的迎来送往上。而迎来送往这种官场上的事情,是古今相通的。金银财宝等现金往来是一个部分,纵情声色则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部分。
肖文龙在荆州府张家已经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不停履行自己的医生职责,给张天禄张大少爷配置了不少强腰补肾的药物之外,他始终关注着枝江县的事情。前不久,张天禄派遣锦衣卫去打探枝江王府的事情,还是张天禄在肖文龙的强烈推荐下才去做的。只是,没想到锦衣卫并没有肖文龙想象中的那么灵光。半个月都过去了,居然连个屁大的动静都没传回来。
一方面焦急的等待着锦衣卫的消息,一方面对张天禄每日间沉迷于声色犬马感到失望。可以想象,肖文龙处于怎样一种煎熬之中。就在肖文龙即将陷入绝望的时候,张天禄突然召见了他。
在大堂中看到张天禄的时候,肖文龙心里是相当的不屑的。脸上苍白,眼底发青,肖文龙一看张天禄,就知道这段时间的纵情声色对张天禄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过,他还是没有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废话,只是老老实实的站在下面等着张天禄发话。
张天禄最近接到了自己的叔叔张问达的来信。在信中,张问达告诉张天禄,自己吏部尚书的职位基本上被确定了下来。他告诉张天禄,马上结束荆州的事情,准备搬到京师去。
就张天禄本人来说,搬到京师这件事情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荆州府,甚至在整个湖广地区,即使把藩王算在内,能够让张天禄这个中央委员、财政部长的子弟感到忌惮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在整个湖广地区,张天禄可以做到,说什么就能做到什么,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不仅没人会阻拦,还会有大批的人主动帮忙的地步。
可是,张天禄就是再怎么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无恶不作。他也知道,到了京师,自己只不过是众多官二代中的一个,众多衙内里的一头而已。对于到了京师就要装三孙子、扮乖儿子这一点,张天禄是完全知道的。
在接到叔叔的信之后,张天禄先是纵情玩乐了一段时间。眼看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才想起要把自己手里的生意归拢一下了。看到最近半年的账册之后,张天禄才发现,自己的整个私盐生意,基本上已经关门大吉了。最近半年,私盐买卖基本是处于持平状态中,既不赚钱也不赔钱而已。
张天禄就是虹猫说的那种“上上下下都会认为,对他们有利的道理就是天下的道理”的已经彻底腐朽了的世家子弟。在他眼中,私盐生意是他在张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成绩。虽然无论是具体的采购、运输、贩卖等等环节,都是由张家的家奴配合湖广各地官员完成的。但是,张天禄仍然觉得,这项工作既然是他作为名义上的领导的,取得的成绩就全部都是他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