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小孩子进了军营之后,立即就被警卫连的战士送到军医院的营地里去了。在复兴军里,军医院里的女性士兵是最多的。在整个复兴会的机构里,除了纺织厂以外。所有的女性基本都集中在卫生部门。
明朝末年的年轻女子们,可不是现代社会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女孩子。她们不可能看到一群小孩子就说什么“好萌啊”之类的话,然后做出各种“千姿百态”的花痴状。当然了,这群明末时空里严重营养不良,全身肮脏不堪的小孩子,也不可能看起来很“萌”。反而一个个干巴瘦小。像一群土耗子似的。
一听说来了一群小孩子,女卫生员们二话不说,先是把这群小孩扒了个精光,然后就把他们赶进军医院的洗澡房里了。之后,一群本身也不过十几岁的女卫生员,像洗衣服一样,用肥皂和刷子把十二个小孩从里到外刷了一遍。
等到一群小孩子穿上了新衣服(复兴会纺织厂出产的产品。就像带袖子的麻袋一样,用粗布制成。穿的时候往头上一套,之后收紧腰间的麻绳子就可以了。)的之后,才被组织起来吃饭。
今年十一岁的莫大头是这群小孩子的首领。这十二个小孩子,都是没爹没娘没人管的孩子。普通人家没有多少存粮,往往灾荒一发生,年纪大食量大的大人就会被先饿死。
是的,在现代社会里,有很多人在只喝水不吃饭的情况下,能够健康的活十几天的时间。但是。这种情况是有前提的。现代人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往往都是营养过剩的状况。可是,古代人,特别是古代的平民就不是这样了。
以明朝末年的这个情况来看,老百姓是普遍的营养不良的。在没有饥荒的情况下。其实他们就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一旦发生了饥荒,不用很长时间,顶多四五天的功夫,一个人就饿死了。莫大头带着的这些孩子,就是父母兄弟早就已经饿死了的。
整个李家店这里,除了地主家早早的就把粮食和细软什么的一起带进了县城。其他的人家,在饿死了三分之一后,也都被迫成了流民,现在聚集在县城外面等死。
莫大头本身是个孤儿。作为一个孤儿,能够用乞讨等办法活到十一岁,他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的。作为一个乞丐,莫大头在十一年的生活中积累出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早在三四月份的时候,他就预见到今年恐怕是个荒年。在这之后,他拼尽了力气,慢慢的储存了一些吃的东西。
靠着这点吃的东西,和他练就的一身在江边逮鱼,在山上狩猎的本事,他不仅坚持到了现在,还断断续续的收拢了十几个和他一样的新晋孤儿。不过即使这样,莫大头等一干孤儿们也早就在三天前弹尽粮绝了。直到今天复兴军突然出现,这群小孩子才产生了一些活下去的希望。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有家庭还是孤儿,在这个时代里,看到有组织成队伍的大规模的人群出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一样的,那就是恐惧。
别说像复兴军两个人营一千多人这么大的规模了。就是几十个人的队伍,绝大多数古代人也是很难见到的。你看古人在说到某家某家的什么事情的排场很大的时候,这个排场很大,指的就是人很多,不是说他家出动了多少辆汽车之类的事情。
但是,和无比恐怖的饥饿相比较起来,一大堆有组织有纪律,行事明显带着规矩制度的军队,它的可怕性就明显的下降了。
作为孤儿头领的莫大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机警,他没有领着大家直接上前乞讨。他根据经验,带着大家在天黑之后,准备偷偷的进入复兴军的驻地,悄没生息的弄些吃的东西。
原本他还准备领着大家等一等,等到天再黑一点儿的时候,再溜进去。可是,复兴军吃饭的时候,飘散出来的食物的香味,打破了莫大头的计划。不仅是那些年纪小的孩子,就是他自己,也被香味干扰了判断,早早就摸上来了。
说起来,这群小孩子,在半乞丐半猎人半渔夫的莫大头的领导下,潜伏渗透做的还是相当的出色的。至少复兴军驻地的瞭望塔就没有发现他们,最后他们还是在接近第一道铁丝网边缘的时候,被巡逻士兵带着的狼狗发现的。
饥饿是对人类尊严最大的挑战。这句相当文青的话,说的还是比较实在的。虽然不管男女,十二个小孩子都被刚刚进行完的一套净化程序,弄得相当的失魂落魄。可是,当他们每个人领到一碗加了午餐肉的糊糊的时候,他们都忘记了刚才的有些屈辱的经历,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
看着他们吃饭的卫生员相当的细心,这些糊糊都是比较稀而且已经晾凉了的。看着他们的吃相,这些刚刚脱离流民生活不久的年轻女子,也动了点恻隐之心。年纪最大,曾经有过一个孩子的护士长,还温声的安慰了他们几句。
王书辉看到这十几个身上穿着很肥大的套头袍子,脚上穿着草鞋的小孩子,心里有些不舒服。说实话,到了明朝末年这个时空里,王书辉虽然已经见到过非常多的模样可怜,很像现代媒体里的那些非洲难民的老百姓了。可是,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年纪这么小的难民孩子。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能被吸纳到复兴会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已经经过一次或者几次淘汰后的青壮年。这样的小孩子,在灾荒当中是很少能够坚持下去,等到复兴会的吸收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