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彪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要用事实的失败教育自己的老板姚宗文。所谓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戚元彪知道,自己那个不通军务的老板要是不经过失败的教训,是不会全面采纳自己的建议的。既然如此,那就让失败来教育他吧。
陈建业这个人,怎么说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君是个比较仗义的人。
对于自己的同僚,他能够做到利益均沾。不管是哪个人当上了总管京卫后勤的主官,他这个后勤部门的佐贰官都能够把他拉下水。不管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的下级,都能在陈建业倒卖京卫物资的黑买卖里吃上肉喝上汤。
自然而然的,陈建业甚至都不用借助自己叔叔的威势,就能在京卫里获得个“及时雨”的好名声。
陈建业其实算他叔叔的嗣子。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中的一个过继给了他叔叔当孙子。所以说,他叔叔在司礼监当大佬这十几年攒下的百万家资,实际上都是他的。
他在京卫里当了主管后勤的武官,每年的黑色收入也是无数的。所以,陈建业这个人在花钱方面向来大方。他非常喜欢到处撒银子,给人帮忙。他的这个特点,让他在京卫里积攒下了非常好的口碑。
去年的时候,陈建业叔叔去世了。失去了靠山的陈建业居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在京卫里混不下去了。因为他在京卫里的“好名声”,他被新上台的魏忠贤的爪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看上了。
就是因为王体乾的举荐,这个在后勤方面“颇有办法”(王体乾语)的陈建业,才被魏忠贤安排进了湖广武官体系中。
和戚元彪这样的纯粹的书呆子武官还不一样。陈建业这个人的个人风格是非常四海的。从京师到湖广的路上,他就和姚宗文的文武两班幕僚都打得火热。
陈建业也是有他的个人追求的。和深受姚宗文器重的戚元彪争夺武官魁首的地位,最终成为湖广武官第一人,就是他的目标。
第二零八章、连锁反应 8
在现代社会,随便找一所县一级的中心小学或者中学,学生的规模都差不多能够达到一千人左右。
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们,常年的受到队列的训练的熏陶。无论是在体育课上还是在课间操上,他们都要联系集体行进。可是,在要进行运动会之前,这些常年受到熏陶的中小学生,也还是要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排演,才能保证运动会上的检阅活动不出问题。
与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相比较起来。姚宗文通过陈建业从襄阳等四个卫所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来个“样子货”的士兵,无论是从身体素质还是从文化素质上,都是一点儿也没办法和现代社会的中小学生们相比较的。
他们都是纯粹的文盲和纯粹的农奴。他们的平均年纪虽然已经在二十岁左右,可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性的军事训练。都不要求他们能够排着整齐的队列行军,单纯的一个跟一个的走路不掉队,对于他们的难度都不算小。
在现代社会里,身体正常营养充分的一个现代成年人,每小时差不多能够步行十里地左右。连续走上七个小时,连续走路七八天,一般来说都会有太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不需要负重的情况下,从襄阳到荆州这四百里地的距离,一个健康的现代人,最多六天的时间就能走完这个路程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陈建业目前领导着的一千个菜鸟“样子兵”,实际上是完全不能和一个健康的现代人相比较的。
你别看他们是从上万的卫所正兵中挑选出来的。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其他的卫所兵一样糟糕。常年的吃不饱饭,体力常年的透支,让这些看起来比那些年纪大的卫所兵更健康更有样子的年轻士兵,身体状态相当的不好。
别说让这些很多人都穿不到鞋的士兵每小时走十里地了。每小时三里地的速度,他们能不能坚持五个小时,这都很成问题的。
更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什么有经验的底层武官来管理这些菜鸟新兵。怎么组织和带领他们,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陈建业在最初几天里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烦恼着。
陈建业为人四海,能够被上司、同僚和下属称为“及时雨”,他的这种善意可是只针对自己这个阶层的人的。对于普通士兵,他和一切封建社会的武官一样,都认为他们是可以随时替换的消耗品。所以,为人四海的“及时雨”陈建业,根本就不关心士兵的状态如何。
新官上任的陈建业还是按照武官们的潜规则那样,部队成军之后,该怎么吃空饷,他就怎么吃空饷。该怎么克扣粮饷,他就怎么克扣粮饷。
倒是陈建业相对比地方武官算是有点见识。早在离京之前,他就自己出钱,从京师雇佣了三四十个身强体壮武艺不错的镖师当自己的家丁。
这三四十个家丁算是救了陈建业这个草包的急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些行镖保镖的经验。组织起队伍来,居然也算井井有条。不过,相对于正经八百的军官,他们这三四十个人把一千多个新兵当成了趟子手来管理。整个队伍看起来像个大的保镖团队,多过像一支军队。
比如说,正在路上行军的调查团队伍,物资和文武官员们都在马车上。而这些马车,被三四十个镖师,领着各自名下的趟子手(士兵)团团围住,在整个队伍的中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