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爱华就是在那节课上一下子搞清楚了他所有的疑问的。落后和进步,这就是为什么王老师虽然对每个党员每个普通群众都亲亲热热平易见人,可是所有的干部和群众,却都会产生一种王老师是威严不可侵犯的人的感觉。
复兴会比大明朝里的所有其他人和其他组织都先进,所以复兴会的党员们无法理解那些朝廷官员和地主老财。而复兴会里最先进的人就是王老师,王老师自然而然的就会给人一种站在天空中俯视众生的感觉了。
闫爱华上了培训课之后,整个人对于世界认识产生了新的提高。他不再单纯的从个人感情的角度来看待地主老财了。因为他知道,这些落后愚昧的人们,根本就不能理解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理论,他们是注定要被社会进步所淘汰的旧时代的垃圾。
从这以后,闫爱华的性情也开始变得专注和从容,宁静和平和起来。他对于世界已经产生了理性的思考。他看待问题已经有了新的角度。
闫爱华从土改工作组转到了军事系统,成了劳改营武装警卫队的政委。他在面对地主老财们也开始变得从容安静起来。在处理非法宗教分子自杀的情况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向警卫队的战士们解释这群人是因为无法正确的认识社会进步的过程,因为被社会进步所淘汰而产生了绝望,从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的。
他那种井井有条态度平和的向战士们解释原因的状态,真的让那些年轻的战士们非常的佩服。毕竟,道理比情绪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四五章、肖文龙的觉醒 4
王书辉在干部培训课程上曾经对学员们说:“对于想要和我们讲道理的人,我们要和他们讲道理。对于那些不想讲道理的人,我们自然就不和他们讲道理。”
在闫爱华看来,只要是个正常人,只要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复兴会的道理都是很简单,很容易理解的。那些不想听复兴会讲道理的人,自然就不必和他们讲道理了。复兴三式(村田步枪)步枪是干什么用的。就是收拾那些不讲道理的人用的。
传统文化修养比较充足,而且能够把儒家的书本知识很人性化的应用到生活中的人,往往都是有着很大的人格魅力的。肖文龙虽然是个中医大夫,可是他的传统文化修养非常的足。无论在和上层人物打交道还是和底层人民打交道的时候,大家往往都会被肖文龙那儒雅博学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可是,肖文龙身上的那种儒雅风度在对上复兴会的时候就不灵了。
复兴会党员闫爱华通过一个星期的接触对肖文龙的理解比较充分。闫爱华深知“有比较才有鉴别”的道理。接触过复兴会近现代医疗体系,亲身感受过复兴军中军医治疗的闫爱华,已经把肖文龙和复兴会人民医院的一个普通大夫作过比较了。
一个复兴会的普通大夫,每天接治的病人一般超过二十个。而肖文龙这一个星期来在劳改营医疗所里,每天接治的病人也超不过三个人。
单单从这个角度上,闫爱华就对被劳改们非常感激和喜爱的中医大夫肖文龙非常的不以为然。
在闫爱华眼中,肖文龙这个人不过是个掌握着落后技术的落后阶层的一个落后的边缘分子。用不少复兴会一线党员们的话说,封建统治阶级的水平真的不怎么高。就是他们的那些狗腿子们的素质,也是相当的糟糕的。
比如说,闫爱华就发现,在各个地主老财家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账房先生们,在最基本的数据统计能力方面,连参加复兴军几个月的普通小战士都不如。非常简单的数据计算,不借助算盘等工具,这些账房先生根本就无法处理复兴会对地主老财抄家之后的统计工作。
当一个专业人士比不上一个业余选手的时候,这个所谓的专业人士面临的肯定是全方位的否定。在闫爱华眼里,肖文龙这个所谓的湖广名医,连复兴会里普通小战士都知道的“细菌”、“感染”的概念都闻所未闻。在处理病患的时候,他连杀菌消炎的概念都没有的时候,在闫爱华心里,肖文龙就已经变成了个不怎么重要的落后分子了。
肖文龙在劳改营卫生所一个星期来的工作,已经在闫爱华的要求下进行了诸多的改进。比如在接触患者的时候一定要用消毒剂洗手。比如在处理外伤的时候,使用的工具,病患的伤口一定要进行杀菌消毒等细节,都是在闫爱华的要求下进行改进的。
闫爱华对于肖文龙的指导工作,进行的是非常小心和谨慎的。对于这些改进的原因和操作方法,闫爱华对肖文龙的指导又耐心又认真。肖文龙作为一个行医经验丰富的人,在认真的琢磨了闫爱华的话之后,也有不少恍然大悟的感觉。
闫爱华的做法让肖文龙产生了闫爱华对自己很重视和看中的想法。毕竟从肖文龙的角度出发,这种医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一般不是门内弟子是不会教导的。他浑然不知道,闫爱华教给他的那些“高深”“独到”的专业医学知识,根本就是每个复兴会党员和每个接受过复兴会教育的普通人都学过的普通常识。
正是因为肖文龙对闫爱华有了这样的误解,才使得他鼓起勇气来像闫爱华讨教问题的。看到闫爱华听了自己的话若有所思的样子,肖文龙有着学生为难住了先生的那种沾沾自喜的感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