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不少后世的研究者和业余历史爱好者以及各种“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都有许多林林总总褒贬不一的看法。
作为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生长和生活在国有大企业环境中的人,王书辉对于土地改革政策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土地改革政策,是在土地国有政策这个大的框架内的一个阶段性政策。因为党在当时复杂混乱的历史环境下,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不能够全面的推行土地国有政策,把土地这个生产资料通过国家层面进行经营和运作。从处于阶段性革命的实际出发,也就是因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实际需求,党才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改革政策。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讲,自家干自己的活,自己耕自己的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种小农生产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原始非常落后的生产方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实际上是农业文明的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想象。而在事实上,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完全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所导致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之后,所有的工业国家都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了主动或者被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工业化改造。英国的“羊吃人”运动,就是工业资本家对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压迫,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被迫成为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的工业社会的环节的一个过程。
“羊吃人”运动确实对于英格兰的农民们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残忍的灾难。可是这个运动不仅使得英国的农业生产进入了工业化范畴,更通过这种残忍粗暴的手段,使得大量的无地农民不得不变成工业工人,为英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里,也因为工业化对于农业活动的要求,爆发了南北战争。
把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变成纯粹的为工业化服务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把束缚在奴隶种植园中的黑人,解放成为“自由人”,进而把他们送进比奴隶种植园更加黑暗和残酷的工业企业中接受工业资本家的剥削。撕开了自由民主的画皮,这就是南北战争的本质。
正是因为南北战争中工业资本家的胜利,才使得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这样说,没有这场南北战争,美国的全面工业化就无法实现。在一定阶段内,美国当世界霸主的第一工业国英国的小弟,甚至可能会继续持续个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在王书辉看来,不管是自然进行的社会变革,还是在先进的组织推动下进行的被动的变革,对于身处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来说,都不会是个舒服的过程。
有些人对于苏联和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对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损害喋喋不休泼污喷粪。可是,英国和美国等等一切在自然的节奏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它们进行工业化的过程难道就会对当时的农民们有半点的仁慈么?
后世的中国人对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横加指责。他们却不想一想,一切的先进工业国,没有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小农生产的。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他们的农业生产都是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经营的大农业,是主动积极紧密的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化农业。
人民公社会运动其实就是党在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充分认识下,才进行的全面落实国有土地政策,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运作的一种尝试。
第二五五章、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 2
后世的不少糊涂的中国人,想不明白农业工业化是国家全面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道理。在洋奴卖国贼和一些政客、投机分子和阴谋家的煽动下,他们对于农业集体化进行大肆诋毁。对此,来自后世的王书辉是有深刻的体会的。
可是,到了明朝末年这个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可以在一张白纸上肆意作画的时空里,王书辉可不准备把进行大农业生产,利用现代化的组织方式用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机会给浪费掉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后世的中国要不是因为有大量的从小农家庭中出身的官员进入党和政府的机构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封建主义的糟粕在中国横行。利益既得集团、官僚资本主义、买办资本主义这些肮脏落后影响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滋生在小农生产这个封建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土壤中。
当然了,王书辉的这种认识,是没有办法直接和复兴会的土著干部们解释的。第一,他们不像王书辉那样对后世中国的历史现实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第二,他们也没法真真正正的理解什么叫先进的生产方式。
在这个时空里,英国还是个刚刚有点儿起色的,开始跟着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帝国的步子发展着的,在封建主义泥潭里苦苦挣扎着的落后国家。美国现在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广阔的北美大地还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印第安人和各种野生动物的地盘呢。
所以,王书辉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从一个比较灵活的角度进行了。
孟离的话实际上给了王书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