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从北直隶到湖广投亲的外地人,想要和武昌府本地人抢生意,这可难的厉害。就单说一个进货的渠道吧。武昌府的本地人都有复兴党的户口,人家凭着户口本和街道上的证明,就能以便宜的价钱从复兴党的粮店里拿货。我这个没户口的人,只能到市面上买那帮江南商人粮店里的高价货,你说我怎么和武昌府的本地人抢生意啊?”
复兴党的粮食管制确实很严。粮食在复兴党的地盘里能进不能出,所以没有户口的人想要买粮食只能到外地人开的粮行里买。那个价钱可是要比有户口的本地人从复兴党的粮店里买的粮食要贵几十倍的。
“我听说在复兴党的官府里上个户口也不难啊?只要有本地人的证明就可以。你是来投亲的,让你亲戚给你写个证明,你不就在复兴党这里上了户口,也能买上本地粮食了吗?”
因为王书辉专门穿了一件复兴党服装厂出品的简易化了的明代样式半短长衫,所以这个小摊老板说话的胆子要大了不少。他小声对王书辉说道:
“听客官的口音,看客官的打扮,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客官是不是从外地来进货的老客儿?嘿嘿,小的我可知道,这复兴党的货卖的满天下都是,价格可是便宜的吓人。不过在武昌进货肯定没有到当地进货便宜,您一看就是个有道的。孝感的棉布价格比武昌还要便宜点儿,您老是不是要去孝感进货?”
“你这眼力不错。”王书辉随口说道。
“看您不是本地人,听口音您也是北方的,所以小的和您老说几句实话。客官说的那话是不错的。可是这话说回来了。现如今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大明的天下是不行了。但是咱们小民百姓的也看不出什么大势来。”
“朝廷毕竟是朝廷,这复兴党现如今虽说坐了湖北的天下,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干的是造反的买卖。我一个外地人,可不想跟这个有牵连。”
“再说了,朝廷虽然不好,可是朝廷也没复兴党治下管的这么严不是?我打听的可是很明白的。当复兴党治下的百姓好是好,但是复兴党管的可是很严的。从家里到外面,就没有复兴党不管的事情。就说我那亲戚家吧。复兴党给他家的老人月月都有米粮发下来不假,可是他家的孩子却一个也留不下,都被复兴党给领走了。”
进一步的压低了声音四处看了看之后,他小心翼翼的对王书辉说道:
“这不就是说书的人说的’质子‘吗?等哪一天复兴党举起事来,复兴党治下的老百姓不管当没当复兴党的兵,可都是反贼一路啦!”
第五一二章、事情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北直隶人,在小摊老板眼里,朝廷还是个无比强大的存在。:3wし
不过像这个小摊老板的观点,湖北本地人都是不会认同的。毕竟,他们都是亲眼看到复兴党的部队是怎样摧枯拉朽的消灭了当地的明王朝政权,俘虏了本地的官府和军队,并且像玩儿一样的就把本地区的各路山大王们都给轻松的消灭的。
甚至于就是农场里的那些普通职工们,他们都是接受了复兴党的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参加过当地的剿匪支援工作的。他们都是亲眼见到不少原本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流民之类的破落户,在成为复兴军的战士之后是如何的能征善战,把过去在他们眼中非常恐怖的官军大爷和土匪大王们打的如何抱头鼠窜的。
王书辉当然不会和这个小摊老板讲这样的事情。类似的事情,本地人肯定都和他说过了。只是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这个外地的小老板根本就不相信罢了。
所以王书辉听了这个小老板的话,敷衍了事的点了点头。
他对这个小老板说道:
“老板从武昌出来到了这个地方,生意怎么也不见好做啊?我听说按照复兴党的规矩,这农场里的买卖,只要是针对本地人的,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很容易就批得到便宜物资的啊。”
这个小老板叹了口气,对王书辉说道:
“客官这话是有见识的。我就是因为农场里有这样的便宜才到农场里来做生意的。可是您猜怎么着?我原本以为在城里复兴党管的就够严了,到了农场之后我才知道,那才哪儿到哪儿啊?这农场里面管的更严!”
“在城里,还有不少人不在复兴党的那些个叫做什么’单位‘的买卖里面上班的。那些不用在单位里吃饭的人,还能经常光顾我们这样的小买卖。而且就算城里到复兴党’单位‘上班的人多,但是武昌毕竟是个码头。像您这样的到武昌做生意的人也很多。他们的生意我也能做不是。”
又叹了口气,小老板继续说道:
“到了这农场我才知道,感情儿这农场里面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的吃喝拉撒,吃穿住用,全都是农场包了的。农场职工的工资是不少,可是他们也得有机会花不是。”
“好家伙,这农场职工比城里面复兴党厂子里的工子们还要忙。除了干活以外,从早到晚的都要被农场里面的复兴党头领们领着操练。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日了吧,还他娘的要出大操,搞什么野战训练。我看着都累得慌,你说这农场的职工,还有功夫到我们这样的地方花钱吗?”
“说真的,要不是这里的粮食便宜,多多少少的还能做做学校学生们的生意,我他娘的早回武昌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