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女真方面在第一次入关中获得的巨大劫掠,甚至无法从山西汉奸商业家族手中买到足够的粮食。辽东地区的粮食价格已经突破了五十两一石的大关。陕西、山西、河南等目前属于农民造反军的统治区域里,已经没有任何粮食在市面上流通了。而山东和直隶地区即使依靠着大运河,平均粮食价格也超过了三十两一石。
北京城因为是大明朝的首都,所以朝廷使用了一定的行政力量抑制粮价。但是即使在二十五两到三十两一石的价格状况下,北京城内那些背景深厚的各大粮行也是保持着“惜售”状态。市面上根本就见不到粮食。
毕竟按照现在这种状况,是个人就知道粮食价格肯定会一直涨下去的。
后世有一些历史学家都认为,张居正改革后的大明王朝经济处于一种彻底市场化的状况。他们认为,明王朝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明王朝政府在这种市场经济的状况下失去了对粮食的控制,从而导致了王朝灭绝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保守僵化被利益集团绑架的明王朝政府失去对市场化的国民经济的控制,最终灭亡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只不过这些研究者都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明王朝灭亡的过程中,不能适应这种市场化状况的大明百姓经历了一个怎样悲惨的过程。
宋狗子在乎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吗?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城市平民的宋狗子其实是在乎的。
可是作为一个要照顾自己身边的几百兄弟和他们的家人的“流氓“无产者,作为一个明确的了解目前的所有小民百姓生存危机的平民领袖,宋狗子并不在乎似乎非常强大和有力的大明王朝的国家机器。
“刘兄弟,不是我想抢那个周国丈家的粮行!而是弟兄们家里面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好几家的弟兄家里都已经出了人命了!我在五城兵马司里挂了号,我在锦衣卫那里挂了号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宋狗子不会为难你这个兄弟。等我们的事成了,弟兄们家里都有了吃食。我自己就和你去锦衣卫领罪!”
“刘兄弟,你我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你就信我一回吧!”
看着宋狗子那坚定的眼神,锦衣卫百户刘长生不得不艰难的点了点头。
刘长生不知道的是,他的所作所为,即将改变历史。
———————————————————————————————
正文
第五二零章、敲响丧钟的人
和农民不同,城市平民对于统治阶级的认识要更加清晰一些。《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农民们对于统治者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他们面对的统治者是在阶级划分上非常纯粹,但是在官方身份上比较模糊的地主们。
可是对于城市平民来说,他们大部分都能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王朝的统治者就是朝廷。朝廷就是站在自己这些升斗小民的对立面的存在。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也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好,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总是通过生存斗争体现出来的。
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广阔农村里,掌握着生存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人是地主们。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农民造反者会把矛头对准地主。他们一方面对于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封建王朝的认识比较模糊,一方面对代表了正统地位的朝廷缺乏真正的认识。
城市平民们则不同,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对他们进行剥削和压榨的人,就是朝廷的官员以及官僚贵族集团的附庸势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非常清晰的把矛盾的矛头对准封建王朝。
不过从现实的角度讲,不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平民,他们本身虽然都明确的意识到统治阶级的反动性,可是在一般情况下,在生存危机没有爆发出来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在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规则和秩序下过平静的生活的。
造反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生存危机实实在在的爆发,如果不是生死存亡摆在眼前,如果不是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打破统治阶级的规则和秩序才能获得生存物资的情况下,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平民,他们都是不愿意采用暴力手段反抗统治阶级的。
不过就像农民们在清醒的认识到占有生产资料和生存资料的地主已经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之后,发动暴力手段打击地主获得生存资料一样。城市平民,因为生活在统治阶级的核心区域,他们可以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统治阶级对于他们的态度。并针对这种态度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充分的认识到统治阶级毫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之后,在充分的认识到除了使用暴力手段打破现有秩序才能获得生存资料以后,城市平民的表现,要比农民们的表现更加坚决更加彻底一些。
孟子“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观点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解释和分析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的。但是这样的辩证关系,也适用于城市平民和封建朝廷之间。
因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明王朝的城市平民和统治阶级的关系也是在不断的被简单化的过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