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向崇祯皇帝抱怨的时候,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崇祯皇帝命令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曹化淳去查问事情的时候,同样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曹化淳命令手下的一个太监调集了一大帮番子和锦衣卫到南城侦缉案件的时候,他自然也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只有锦衣卫南城千户所的千户胡元化在接待东厂和镇抚司上司人员的时候,心里暗暗叫苦。
其实事情真是要多简单有多简单。抢劫周国丈家粮行的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虽然不知道那些参与者具体都是谁,可是那个领头的人,无论是五城兵马司还是锦衣卫南城千户所的人,都知道是谁。
除了人称“及时雨宋公明”,麾下有着成百上千的忠诚小弟的南城著名社会人士,流氓喇唬中的首席人物宋狗子以外,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
五大车据说是现在已经难得一见的湖广稻米,可是在青天白日里众目睽睽下的就被近百人拉到了南城的平民窟里的。胡元化可是接到了手下人的明报,这帮子胆大包天的京卫军户们,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挨家挨户的分发了抢劫而来的粮食。
胡元化手里甚至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证据存在。
周国丈家的粮食和一般的粮食不同。他家的粮食都是用非常高档的麻袋装的。那些几乎可以媲美布匹的细麻粮袋子上加盖着了颜色字迹非常鲜明清晰的红色大印。那上面分明的标注着粮食的产地“枝江县”和粮食的生产商“枝江王府”。这也和周国丈与湖广的枝江王府关系密切的传闻相符合。
毕竟现如今湖广的粮食有多么难得一见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胡元化原本觉得事情并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他在把差事派给手下最厚道甚至可以说软弱的百户刘长生的时候,想的就是希望这件事情通过刘长生这种喜欢委曲求全的处理问题的人,能把这个差事办的软和一些。
他可是知道刘长生和宋狗子的关系不一般,所以他希望生性仗义声名远播非常注重名声意气的宋狗子,会忌惮刘长生在锦衣卫里的前程官位,最终主动就范。
胡元化还对给自己出主意的师爷能够想出这样的妥当的主意来而对他非常赞赏呢。
可是让胡元化没想到的是,原本一直以软弱可欺而闻名的刘长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一次居然硬气了一次。他在胡元化的私下召见里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这个差事他不仅不想办而且也不会去办。甚至于他还明确的向胡元化提出了辞职。
这可把胡元化气得倒仰。
别说锦衣卫都是世代传承的世职,根本就没有辞职一说。就是刘长生不想干了,那也只有千户所把他开革出去的道理,根本就没有他自己主动辞职的道理。
关键是,现在刘长生撂了挑子,南城千户所里剩下的那帮只知道敲诈勒索欺软怕硬的鼻涕虫里面,就根本找不出一个敢在手下有成千上百的小弟,在京城几十万京卫军户中都有“及时雨宋公明”名号的宋狗子面前敢站直了说话的人。
要知道在平日里,南城千户所的那帮子锦衣卫,在街面上见了宋狗子,也只有点头哈腰的称一声“宋爷”的。和他“老人家”硬碰硬,可能还没等他们把已经锈死的腰刀拔出来呢,就被宋狗子身边的小弟乱棍打死了。
可问题是,还没等胡元化安抚好了刘长生让他出面处理事情的时候,宫里的上差,锦衣卫和东厂的大爷们就已经到了自己的衙门了。
虽然胡元化跟文官官僚们沾不上任何关系,可是欺上瞒下的道理他还是精通的。他根本就不敢和上面的人说自己的治下有“及时雨宋公明”这样的江湖大豪。不然宋狗子的身份被暴漏出来,第一个要被追究的就是自己。
就这样,东厂的番子和镇抚司的锦衣卫们没有从胡元化这里得到任何的有效信息。他们掌握的消息就只有周国丈的粮食在南城平民窟里的军户们手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魏忠贤不掌权了所以东厂和锦衣卫的办案能力都衰退了。反正几十个番子和锦衣卫,就那么如狼似虎的跑到南城的贫民窟里面兴风作浪起来。
看到南城平民窟里的鬼哭狼嚎,作为坐地炮的锦衣卫南城千户所的千户胡元化,心里面是一片冰凉。
他清楚的认识到,按照这帮人的搞法,一场大乱就在眼前了。
...
第五二一章、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
在原本的历史上,农民造反军是在不断的与明王朝政府军的作战中,逐渐的成长和发展,最终统合起来的。
也就是说,原本的农民造反军力量分散,各自为战。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就是在后期阶段里,农民造反军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分裂。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势力就是互相对立的。
不过在本时空里,因为复兴党占据湖广,并把势力范围向陕西和河南地区渗透,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基地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场,使得在复兴军面前几次碰壁的农民造反军选择了挑软柿子捏的策略。
他们一方面通过裹挟的人口和复兴党交易军事物资和粮食,一方面把活动范围控制在北部地区,丝毫不敢触碰复兴党的势力范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