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驾着威龙战机去抗日_觉悟的狮子【完结】(165)

  和上下的双翼相比,串列翼的两个机翼大小、形状都比较自由,前后间距也比较自由,既可以拉开,使两个机翼之间的不利气动干扰也减小,也可以拉近,有意识地利用增升效应。最主要的是,串列翼像抬轿子一样,一前一后产生升力,而重心居于两者之间,很容易在产生升力的同时维持飞机的平衡,避免了配平阻力。相比之下,双翼机或者常规的单翼机都像骑独轮车,重心和升力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必须小心控制。串列翼的缺点也是重量和湿面积引起的阻力,在低速飞机上这个问题不大,对于高速飞机就并不是很好。

  雷霆也很好奇,这个时代的设计师是如何想出来这种串列的双层翼布局?如果应用这种布局的话,那么这款大型远程轰炸机巡航速度注定不可能太高。

  潘天寿继续道:“我们准备采用8台500马力活塞发动机,总功率达到4000马力,初步估算可以让这架轰炸机达到380千米每小时的巡航速度,47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速度。”

  刚才说话的那名空军代表又问道:“请介绍一下这架轰炸机的具体参数吧!”

  潘天寿点点头道:“好。我们经过计算,这架轰炸机机长20米,翼展21米,机翼面积130平方米,最大翼载荷175千克每平方米。空重12000公斤,最大载油量8000公斤,最大载弹量4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3000公斤,最大航程5500千米,升限7000米,起飞滑跑距离700米,着陆滑跑距离800米。”

  在场的众人听得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指标已经超过美国的B17轰炸机了,甚至与美国刚刚研制成功的B24轰炸机相当,在某些指标上还略有超出!

  这第一个方案一出来,就震惊全场!甚至有人想,后面的几家飞机制造厂,会不会有更惊人的方案呢?

  第一百四十二章 联翼布局

  周至柔大声道:“不错!不错!咱们航空工业的设计师就应该这样子,要大胆创新,我看这个应龙轰炸机设计方案还是很有特点的。下面请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代表来讲讲你们的设计方案吧。”

  潘天寿见周至柔这样说,心里也有了底,迈着轻快的步伐就回到了座位上。接下来轮到第二飞机制造厂的王子明上场,这个王子明是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副总设计师,同样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参与设计制造多型飞机。

  评委们还在交头接耳议论着刚才那个串列双翼布局方案,因为这种气动布局他们还都没见过,虽然听到潘天寿解说,这种气动布局非常有好处,不过毕竟那只是理论上的,能否真正实现还两说。要知道轰炸机,特别是大型远程轰炸机,最重要的几个参数就是速度、高度、航程和载弹,只有这几项指标达到了,再来看其他的参数。

  王子明双手捧着方案设计图纸快步走到台前,与第一飞机制造厂不同的是,王子明后面还跟着一名设计人员,这人手里也捧着一件红布覆盖着的东西,在没有揭开之前,谁也看不出来。不过,雷霆倒是猜了出来,那红布之下很有可能是一个轰炸机模型,看来这个第二飞机制造厂做足了准备呀!

  会议室里面的大部分人都被那块红布盖着的东西所吸引了,有的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不过有的人已经猜出那可能是一个缩比模型,只是不知道这第二飞机制造厂的方案又会不会是一种独特的方案呢?

  王子明把一副长达3米,宽1。5米左右的图纸挂在了墙上,这才走到讲台前,一把揭开了红布。会议室里的专家和代表们无不失声惊呼,这架飞机又是一架从没有人见过的气动布局!接连两个厂家的方案都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雷霆。他也想不到华夏的飞机设计师们竟然会如此超前,如此大胆创新,这样一来,算上中央航空研究院和重庆飞机工业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已经有三个代表团采用了非常规气动布局,想想都觉得这简直太神奇了,不得不说华夏的飞机设计师们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王子明咳嗽了两声,开始缓缓讲道:“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站在这里为大家演示讲解我们的设计方案,我是王子明。今天我们带来的大型远程轰炸机设计方案,说全厂上下共同智慧的结晶,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模型,它采用联翼气动布局,动力装置采用3台涡喷甲喷气式发动机。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不可能采用常规气动布局,而这种联翼气动布局,又叫盒式布局,它最早是在20年代德国人Platz设计出来的一种前后翼相连的滑翔机,后来又有人设计制造出具有三个相连翼面的飞机,这两种布局可以说为我们的设计团队提供了灵感,因此我们大胆地采用了联翼气动布局,大家看,它就像是一个方形盒子。”

  说到这里,王子明拿起了那个木制模型,向众人展示起来。只见这架轰炸机模型前翼后掠并上反,后翼前掠面下反,后翼翼梢与前翼中段相互搭接,从顶上俯视就好像一个菱形的盒子,两台喷气式发动机吊挂在前翼下,而第三台喷气式发动机则平置于机身尾部上,垂直尾翼就从这台发动机上方与后翼相连,有点类似于著名的三叉戟客机第三台发动机的布置方式。

  众人纷纷慨叹这种设计真是太精妙了,这时王子明又大声讲道:“联翼布局有一个好处——升阻比高。普通的平直机翼不适应较高速度飞行,我们知道1万米高度的空气密度非常稀薄,要飞得高要么提高速度,要么增大机翼面积、减小翼载荷。联翼布局的翼面积比单纯的正常布局要大,翼载荷轻。此外,联翼布局特别是菱形联翼布局的机翼必须采用后掠翼。机翼后掠可以减小高亚音速时的波阻,因此可以飞得更快,飞得快也就意味着可以用更小的机翼和更高的翼载荷。小的机翼和高翼载荷都能大大减小飞机阻力,或者说同样的机翼和翼载荷可以飞得更高。联翼布局的升力系数比普通平直机翼低,但因为相互干扰可以减小诱导阻力,联翼布局的实际阻力系数也很低,总的升阻比还是相当高的,非常适合远程快速轰炸的飞行任务需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