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发言的是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这是唯一一位没有打过仗就成为美军高级将领的人。美国在世界各**事与战争的历史上,骁勇善战于沙场而后逐步得到最高军衔和职位的指挥官不尽其数。马歇尔从未亲自带兵打仗而仅仅凭藉在作战图上挥动小小一支红蓝铅笔,后来就众望所归地获得了五星上将的最高军衔的参谋军官却格外与众不同。这是一个有着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思想的美军将军。
马歇尔大声道:“总统先生,我认为目前应该全力帮助欧洲各国,先把德国打败才是正确的选择。目前我们实在不宜两头开战,日本帝国虽然势头很猛,但是我相信现在日本帝国暂时是无力再扩大战场的。所以我们正好可安心打败德国。目前最重要是在北非战场上先打败德**队,这样将为会我们创造进攻德国本土的机会。只要德国败了,一个小小的日本又如何能阻挡盟国的合力进攻呢?”
马歇尔此言一出,会场上顿时就议论纷纷,现在将军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马歇尔的意见,那就先全力打败德国,因为德国才是最难对付的一个国家,只要德国灭亡了,收拾一个小小的日本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毕竟在大多数美国将军眼里,日本这个亚洲小国根本不足以让他们高看,他们早就忘记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美**队被日本打得狼狈不堪的情形。当然,全力打败德国再收拾日本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美国虽然强大,但是两面作战的话,必定会大大分散军力,就像像一个人,如果集中力量在一只拳头上打出去,肯定会比两个拳头都同时打出去要强得多。
虽然支持马氏的将军占了多数,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此人便是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一名美国海军上将,现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因为原来的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上将引咎辞职,他便接替了金梅尔的位置。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舰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为了重建太平洋舰队并战胜日本海军,尼米兹并未急于惩处失职人员,而是选拔重用英勇善战的军官,重建指挥系统以协调太平洋战区的海陆空三军力量,承接调拨给战区的人员、武器和补给物资,参与华盛顿的最后决策以制定横跨太平洋而战胜日本的战略计划,亲自筹划切实可行的作战行动。所以他是一个坚持先对日发动大规模反击的将军,他想要打败日本海军,一雪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耻辱。
尼米兹大声道:“我不同意马歇尔将军的意见!要知道现在日本帝国已经急剧扩充起来它的武装力量,如果不迅速打垮日本,那么就算是我们打败德国,最后回过头来,就会发现日本帝国已经变成一个难以战胜的国家!现在日本所占领的地区总面积已经大在超过美国领土面积,而且一旦让日本在这些被占地区站稳了脚跟,想要打败它就更加困难了。我认为现在就是要趁日本军队立足未稳,全力打败他们。这样才能为最后的全面胜利创造条件。”
第三百章 美国的抉择
尼米兹的话音一落,不少美国将军又觉得他们的意见似乎也有道理。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觉得,现在的确应该集中精力对付日本才是正确选择。日本帝国的前进势头如不阻止,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缓缓道:“各位同僚,现在我们美国已经成为战胜轴心国最为关键的国家,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将深刻影响这场世界性战争的走向!现在日本人已经快打到我们的家门口来了!想想看,如果让日本人的飞机从太平洋的岛屿上起来,对我们的国家进行轰炸怎么办?或许有些将军认为这不可能,日本人的空中力量的确还不足以我们的相提并论,但是据可靠情报日本人开发的喷气式发动机已经完成样机制造,如果让日本人的喷气式战斗机闯入我们的国家,结果会是怎样呢?”
阿诺德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说下去,而是默默在看着众人。整个会议室顿时陷入安静当中,阿诺德的话深深的触动了这些美国将军的心。的确,现在日本人逼得很近了,如果日本人真的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作战飞机,那么美国就相当危险了!因为美国现在距离搞出喷气式飞机还很远,他们从英国那里获得的一些喷气发动机技术,并不是太完善,所以一时半会还不能搞出可用的喷气发动机来。美国人当然知道喷气式飞机在战争中的厉害之处!日本人如果真是跑到美国前面,把喷气作战飞机搞出来,那就麻烦了。
麦克阿瑟大声道:“嗨,伙计们!难道你们把华夏给忘了?日本人虽然在喷气发动机方面比我们美国还搞得快,但是华夏却更胜一筹。我听说华夏的喷气发动机都已接近定型!现在他们的涡喷甲喷气发动机在两架轰炸机改装的试飞平台上,表现良好,据信用不了多久就将装上他们的歼甲喷气式战斗机。喷气时代马上就要来临,可是我们美国却远远落在了后面!伙计们,咱们难道还不该警醒吗?”
罗斯福沉吟道:“麦克阿瑟将军,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与华夏进行深入合作吗?可是这样的技术,就连英国和德国搞了多年都未成功,华夏会同我们分享这样的尖端技术么?即便是他们愿意提供,现在我们还是要做出一个抉择,是立即组织力量反击日本还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欧洲战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